【鉴人原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侍于君子有三衍: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论语》
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察其应赞。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白也;不善言应,玄也;经纬玄白,通也;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微忽必识,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馀也。
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痰之色,乱而垢杂。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
——刘劭《人物志》
然则,何以知其兼偏,而与之言乎?其为人也,务以流数,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陈以美,欲人称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返,反则相非。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以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博;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异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后乃悦;于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此偏材之常失。
——刘劭《人物志》
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历之不动则不说也,傍无听达则不难也。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是说之三失也。
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
善攻强者,下其盛锐,扶其本指以渐攻之;不善攻强者,引其误辞以挫其锐意。挫其锐意,则气构矣。
善蹑失者,指其所跌;不善蹑失者,因屈而抵其性。因屈而抵其性,则怨构矣。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仓卒谕人;人不速知,则以为难谕。以为难谕,则忿构矣。
夫盛难之时,其误难迫;故善难者,征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讳不解则怒构矣。
——刘劭《人物志》
【评析】
言语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大部分时间里,借助语言的力量,人们才得以把自己内心的见解和心理活动状态呈现出来。
事业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决定于某一次谈话,这话绝不是过分夸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正因为语言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些识人高手,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中窥探他的真实想法和人生的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的表情显露无疑后,总是言辞相随。一个人的言辞极为欢愉而神色不相符的,内心必然有被违背的地方;他如果表达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然而神色是可以相信的,是他言辞不敏捷;话未出口已经怒形于色者,是他内心的愤怒充溢出来的表现;将要说话而以怒气表达出来的,是他勉强要做出自己认为不对的事。凡是这些情况,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已经表露无疑,是不能够掩饰的。
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些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言辞识人
古人说,言为心声。观察一个人说话,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关于言语辨人,古人早有论述。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衍: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你在真正地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孔子给出了君子说话的三个原则:第一,没轮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却先说,是急躁的表现;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听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一个话题时,你渐渐道来,这才是合适的。第二,话已到,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未尽,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是隐瞒的表现。第三,一个人说话时不看别人的脸色,这叫瞎子。通过一句话就可以听出一个人是不是聪明,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相传,项羽初次见到横扫六合的秦始皇的时候,说道,“彼可取而代之”;而刘邦在目睹秦始皇的风采以后,叹了口气,说道:“大丈夫该当如此。”不同的话语,证明了两个人不同的个性。项羽是真性情、真个性,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而刘邦则含蓄得多。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本来项羽在实力上要高刘邦一筹,可是经过三年多的战争,项羽最终败在刘邦的手下,其中原因何在?答案是,这与两人的性格密切相关。项羽为人鲁莽,说话直来直去,遇事也不多加思考,而且刚愎自用。例如,他轻易地听信了范增通敌的谣言,当范增劝其尽快攻城时,项羽勃然大怒道:“我并非不想依你,只怕攻下城后,我的命却被你断送了!”范增一时摸不着头脑,听到项羽这番疑心的话语后,生气地回家了。
一场鸿门宴,更彰显出两人不同的性格。鸿门宴,本是一场预设的陷阱,准备一举端掉刘邦,不料经过一番巧言令色,刘邦不仅全身而退,而且用一句话就从项羽口中套出自己内部的奸细:曹无伤。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更显示出项羽的直率。
刘邦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韩信在刘邦被困于荥阳,情势危急的时候,请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假装客客气气地说:“大丈夫平定天下,要当就当真王,干吗当假王?”于是就派张良去韩信处,封他为齐王。韩信得到安抚之后,和彭越分进合击,击败项羽于垓下,刘邦也因此坐上皇帝的宝座。
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从他们说话上就能听出来。项羽难有容人之量,做大事总免不了会有顾虑;刘邦计谋深远,所以能够驾驭手下的将士们为他出生入死。
语言与声音不同,声音出自丹田,语言出于嘴唇。从相术上讲,说话的时候以唇舌匀停、和缓不露齿为妙。
如果说话急躁,且无条理,必将一世无成;喜欢自言自语的人,难以堪当重任;说话吞吞吐吐,喜欢说半截话的人,做起事来有头无尾。言语柔,不露锋芒的人,是善辩之人;喜欢多嘴的人,气量狭窄;喜欢大声说话的人,性格直爽;男子声音像女声的人,怀****之心;女子声音像男声,不吉利;说话高低音夹杂,忽高忽低之人,尖巧而刻毒也。
有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性格。性格不同之人,说话也有不同的特点。
一、性格刚直之人
说起话来直来直去,语气急促,给人以疾言厉色之感,与人谈话的时候不肯有丝毫的屈从退让。这种人服软不服硬,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子,难免固执偏激。
二、性格粗犷之人
说话的时候大大咧咧,言语少有顾忌;谈论问题头头是道,谈论大道理更是宏博高远,气派很足。表面上看起来这种人具有很强的话语强势,实则逻辑不清,语无头绪。当谈论具体事物时,则不屑深谈。做起事来往往粗枝大叶,大事干不了,小事干不来,难免夸夸其谈。
三、性格张扬之人
出言迅疾,应变能力强,好与人争辩。虽云善辩,也难免以偏概全,强词夺理。兴趣广泛,博而不精,杂而不纯。其中不乏心直口快,失于偏激,并无恶意之人。
四、性格浮躁之人
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喜欢旁征博引,极善表达。乍一接触,貌似博学,容易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久之就可发现,过来过去老一套,不时加上些流行语、新名词,官话、套话,其实是漫谈陈说,难免华而不实。古人有云:“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
五、心胸狭隘之人
善于诘难对方,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言语尖刻,心胸狭窄,谈论的话题往往对人不对事。更有甚者,专好揭人短处,自恃己之长处,意气用事,为逞一时之快,很少顾及对方反应。此类人也轻薄无形,众所共恶。
六、生性温和之人
这种人在谈话的时候,很少用偏激的词汇。与人谈话,言语温和,语速迟缓,讲道理头头是道,解疑难则迟缓而不及。说起话来,有时难免无论之论,客套话多,实用的话少;绕弯子的话多,切题的话少。
七、性格懦弱之人
性格柔弱之人,说话的时候也能反映出来。他们的声音往往低而细,语句迟缓,话多重复。心中缺乏主见,言语上也喜欢随大流,即使与自己意见相左,也甘愿附和。这也与其性格相关,一般是由于怕得罪人,怕在人面前说错话、难为情。
八、性格稳重之人
言语温和,说话不紧不慢,有理有据,敏于观察形势。说话注意掌握“度”:看不准的事情,不轻易发表意见;看准了的事,也注意把握分寸,不肯尽言。所以在说话的时候,难免模棱两可。
九、善言之人
语言会影响思维,思维反过来也会影响语言。脑筋反应快的人,在表达上,言语清晰,机敏善辩,趣言妙语,娓娓道来。说话的时候也会留有余地,理足则止。注意观察对方反应,避实就虚,不断变换方式,善于找出话题与对方沟通。
十、善听之人
听得多,说得少,言语温和,出语迟缓,话语平淡,言简意赅。话不多,似为对方设计,泻人之所怀,扶人之所能,达己之所思,“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善听之人乃大智之人。
无论古今中外,言谈都是一个人抒发心志、陈述主张的立业之本。古代有古希腊的辩论比赛,战国时候的士子们在诸侯国之间的游说;近代在各行各业打拼的人,都需要将言谈作为生存的资本。
言谈,首先要围绕一个“理”字而定,言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讲道理。从对道理的不同追求,也体现出不同性格。
《人物志》将理分为四类:一曰道理,究天地自然之变化。二曰事理,规范社会行为。三曰义理,礼仪教化,育人以德。四曰情理,推崇人情,秉性情而行事。
重道理的人,追求的是以天地间的自然法则为“理”。这类人善于对事物的条理进行分析,追根溯源,正黑白、释微妙。凡事都要弄清来龙去脉,说出个子午卯酉,不分出青红皂白,得不到满意答案决不罢休。这类人质性平淡,思维清晰,看待问题冷静客观,但处事刻板、固执,难免小题大做,或舍本逐末。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这类性格适用于科技人员。
重事理的人,善于在繁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排解纷争。他们计谋权变,应变能力强,敢于承担责任。重原则,轻细节;重大局,轻曲直。
重义理的人,凡事讲道德规范,以道德规范为“理”。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形象,重礼义,重教化;重名誉,守承诺,不哗众取宠,以礼教辨其得失,严于律己;对道德败坏行为也深恶痛绝,有谦谦君子之风。这类人也容易失于保守、迂腐。
重情理之人,情感丰富,乃性情中人。为人行事往往从性情出发,很少顾忌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更不愿顾及周围的反应。好感情用事,生活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之中。热爱生活,行为浪漫,情绪变化大,喜欢标新立异。多生活散漫,不修边幅。这类人不易为社会所理解,社会往往对其行为多有指责,自己则我行我素。这种人适合向艺术家方向发展。
从说话的姿态来看,也表露出不同的性格。与人对语,目光射人胸者正;目光炯炯射人者威。对人频频偷视,多是小人,不可与交。说话摇头、缩颈、看瞻不一者难与交。与人交谈,喜两手摆弄手势者,言多夸大。交谈时,若对方手部做平面运动,可能心口不一;若做上下运动,说明心口如一。
言语辨人之优劣
人的智商有高下,才能也有优劣。通过一个人的谈话就可以来辨别他的才能的高下。刘劭在《人物志》中说:“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体察一个人回答别人的问题,赞许什么样的观点,就是看他的智慧能不能应对。看一个人的说话和对答,就可以辨人之优劣。言语清晰,语气充足,说明这个人思维清晰,说话有自信;语言含混,逻辑不清,说明这个人的思想也是一团乱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语言是鉴识别人的重要依据。人的思想及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人的品格是粗鲁还是优雅,会在粗鲁或优雅的措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生活中多数人谈吐漫无边际,说话不得体,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他都一味空谈,最后必然是言多必失。
试看那些善于言谈的人,把生活弄得随时随地都很快乐。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可以和朋友或家人快快活活地过一个晚上,使大家得到更多的乐趣。这些人在需要说几句话的场合,往往能说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因此,善于运用口才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都有很大的成功。
会说话的人才
一、奇思妙语者
这种人机智风趣,谈吐幽默,灵感的火花常常在只言片语中迸发。他不论走到哪儿,都能给那个地方带来笑声,带来愉快和欢乐。
二、转守为攻者
这种人心思细密,关键时刻能稳住阵脚,应变能力强,攻防之间都能做到随心所欲,任意切换,不拘一格。这种人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点,就是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凡事总是先求不败,再求胜机。
三、善于倾听者
一个善于静静聆听别人谈话的人,必定是一个富于思想、拥有缜密见识和品行、具备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中,最先也许不大被注意,但最后必定是最受人敬重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每个人所喜欢;因为他善思,所以为每个人所信任。
四、随机应变者
这种人头脑反应迅速,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电子计算机,在一秒钟内能正确分析自己目前处境的优劣并设法为自己找到开脱的理由,巧妙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