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居正评传
3265600000041

第41章 适可而止,别把失势的对手逼到死角

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种优秀品质,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一般胸怀开阔,为人做事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从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所以,他们才能立大业、成大事,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而张居正正是这样一位心胸宽广的人,在打败高拱后,他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给他留了一条活路。

在接到高拱罢相的圣旨后,张居正立即向皇帝上疏请求收回成命,虽然遭到万历小皇帝的拒绝,但我们不能忽视张居正为挽留高拱所做出的努力。一个人能这样对待昔日的对手,的确非常难得。

当别人都还在为政变而惊恐,对高拱避而远之时,张居正想到要为高拱请求“弛驿行”,好让他的回乡之路能够体面一些、舒服一些。

当高拱拒绝张居正的好意,狼狈上路时,张居正不忍看到他这样艰辛,于是请求皇帝答应让他从驿道走,减轻了不少痛苦。

后来,冯保利用“王大臣之案”想要置高拱于死地的时候,张居正又一次站出来救了他一命。

在得知高拱回乡后生活过得很凄凉,张居正不禁动情落泪,立即派人送去价值千金的玉带、银两和日用品。

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更是积极为他请求给予恤典。要知道,恤典是朝廷给去世官员以追封、树碑、立坊、建祠的示哀典礼,非有功之臣,很难得到这种待遇。张居正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满足高拱临终的一个心愿。

张居正这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精神,在那个混乱残酷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政治家,亲朋故旧一旦沦为政敌,便赶尽杀绝的,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为了争夺权力,刘邦诛杀了患难之交韩信,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朱元璋在建国后也杀害了很多功臣。

张居正的这种宽厚,可能是继承了恩师徐阶的处事态度。徐阶虽然斗倒了严嵩,但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朝廷的长治久安,并不是立足于私人恩怨。所以,在严嵩罢相后,徐阶并没有赶尽杀绝。在严嵩被抄家后,徐阶向皇帝上疏请求每年给严嵩拨一些粮食,让他的日子能够好过一点。

张居正也是如此,用宽大的胸怀去宽恕自己的敌人。与“痛打落水狗”式的赶尽杀绝相比,这更是一种智慧。把对方逼进死地往往会使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其所迸发出来的反弹之力可能十分难缠,倒不如放他一马。给对手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要知道饶人之后必有后福。我们或许可以因此争取到一个朋友,如若不能,我们也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一个潜在对手的存在,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给自己留有余地,使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措置裕如,也便于我们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变通地处世,让三分,留余地,否则逼人太甚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身在职场,也是如此。处处与人为敌,只能惹得狼烟四起,使自己四面受敌。所以,我们应该适可而止,不把失势的对手逼到死角,这是职场生存的一大原则,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一种美德。正像霍元甲所说的“武术最厉害的不是要打倒别人”,任何事情的最高境界,不是置人于死地,偏偏是那些明明可置人于死地,却又放人一马的藏拙之笔,战胜了对手的苦苦相逼,还需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

刘墉大学刚毕业时,一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一个节目,那节目的导播看他文笔不错,又要他做编剧。可领酬劳的时候,导播不但不给他编剧费,还扣了他一半的主持费。

当时,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不露声色地签了合同。后来,那个导播又找他了他几次,他还是“照样”帮他做节目。直到最后一次,导播没扣他的钱,而且变得对他很客气,因为他被总经理看上而成为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播。

年轻的刘墉本来想去老板那里揭发那个导播克扣员工工资,给自己出口气。可是后来,每次那个导播见到他都有点尴尬,看到他已经知错了,又想到没有导播他也不能获得总经理的赏识,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了那个导播。

刘墉的宽容不仅为他赢得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也为他赢得了好人缘。那个导播知恩图报,一次次将刘墉推荐给业界的知名人士,刘墉也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了解内幕的人知道刘墉如此大度宽容,都更愿意和他交往。

所以说,真正有“心计”的人是有度量的人,以宽容之心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阿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部经理,能力突出,加上已经在外贸市场上打拼了好几年,有非常稳定的客户源,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阿伟在每个月的业绩评比中都是名列前茅,深得老板的赏识。

阿伟的部门里有一个叫李峰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进入这家公司。这个李峰从事外贸服装销售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不仅缺乏经验,而且为人处世也不够圆融,不懂得对客户说好话,因而经常达不到公司要求的业绩标准。作为李峰的上司,阿伟觉得李峰拖累了自己的整个团队,就一次次地跟老板提出辞退李峰的建议。但老板觉得李峰还很年轻,锻炼两年就好了,就没有同意辞退李峰。

有一次,李峰因为在工作上犯了一个错误,使公司丢失了一个客户。老板本打算批评一下就算了,毕竟这种失误是很多从事销售行业的人都会犯的。可是,阿伟觉得李峰给自己的部门“抹黑”了,坚持要辞退他。老板考虑了一下,同意了阿伟的意见。

一年后,因为阿伟所在公司的外贸服装主要出口俄罗斯,而俄罗斯政府出台了新政策,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对进口服装进行了限制。看清了形势发展,老板决定将公司关闭去投资其他行业。阿伟也因此失业了,不得不重新找工作。

阿伟的工作经验和客户源局限于服装这一部分,而且心高气傲的他也不愿意做一个小职员,过了三个月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天,他接到一个机械外贸公司的面试电话。面试中,他一眼就认出了面试官,不是别人,正是昔日被自己“排挤”出去的李峰!

原来,李峰被辞退后就来到这家公司,因为李峰大学学的正好是机械专业,为人踏实诚实,又很能吃苦,在新的岗位上很快得到发展,并得到重用。不久前,前任销售部经理辞职而去,李峰就顺理成章地升任销售部经理。

看着面前的李峰,阿伟想起了从前的事情,不由得面红耳赤,心想这份工作又没希望了。就在阿伟面试结束后准备离开的时候,李峰站起来走到他身边,笑着说道:“你的能力我很清楚,我代表公司欢迎你的加入,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合作愉快!”

阿伟被李峰宽容大度的心胸所折服,来到李峰所在的公司后,工作更加卖力,销售业绩节节上升,半年后就得到提升。李峰在阿伟的倾力帮助下,也是如虎添翼,事业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李峰与阿伟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中给别人留一条后路至关重要。如果睚眦必报,将人逼上绝路,也就堵死了自己的路;如果宽容大度,给别人留条后路,也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

与人共事就像下象棋,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年轻人,才会连赢对方七八盘,眼见对方已涨红了脸、抬不起头来,还一个劲地喊杀。这种“得理不饶人”的做法,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不顾后果。我们不必非要“乘胜追击”,在别人失势的时候,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会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大不可能与你为敌。要学会放对方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所以,我们在职场中要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为自己积累人际资本,这才是真正有心计的职场“政治家”!

在一家著名的合资公司,行政部和财政部的两名部门经理都是硕士,年龄和经历相仿。两个人能力出色,非常有才华,都是公司重点培养的管理人才。

行政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分寸得当,恩威并施。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当下属偶尔犯了错误,他也是为他们着想,主动承担责任。每次出差回来,他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送给下属。当下属遇到什么困难了,他也总是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因此,他很得人心,不仅下属工作更加努力,而且对他也是非常尊重。

而财务部经理工作能力也很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候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有一次,一位下属的父亲得了急病。当这个员工把自己的父亲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公司时,还是迟到了几分钟。虽然这个下属向经理解释了原因,而且他平时工作勤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财务部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处以相当数量的罚款。这件事弄得员工怨声载道,这位经理也大失人心。

后来,在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中,由于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业绩颇佳,而且口碑甚好,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顺利提拔为副总经理。然而,那位财务部经理虽说工作能力也不错,但他过于严厉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看来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只好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所以,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给老板面子,更要给员工面子。不要总是抓着下属的小辫子不放,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在给自己面子。

其实,宽容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宽容同事背后的中伤,能使同事之间更加团结;宽容领导暂时的失察,能使上下之心协调一致;宽容下属无心的犯错,能使下属自觉规范。要知道宽容产生于宽容,刻薄产生于刻薄,留一点余地给自己的对手或得罪过自己的人,不但不会吃亏,还有助于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平坦。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铭记这个原则:凡事都应适可而止,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张居正这位宰相正是借着他的宽容大度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在工作中,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得饶人处且饶人,总会感动一些人,同时也为自己减少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