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绝情剑客胡蝶传
32654500000006

第6章 深入虎穴

晌午时分,胡蝶到了泗洲府。

其时泗洲府乃是淮北最繁华的所在,街面上真可谓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胡蝶行至府衙不远处,在一个卖馄饨的面摊子前坐下,要了一碗馄饨,边吃边打量,只见府衙门上高挂一块鎏金匾,上书“泗洲府”三个烫金大字,朱红的两扇大门紧闭,门上镶了四十八颗大铜钉,门前一对石刻大狮子,旁边分别立着个执棍的衙役,东面一个鼓架,托着硕大的一面鸣冤鼓。

胡蝶正吃着,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跌跌撞撞的冲到鸣冤鼓下,摘了鼓槌,一下紧是一下的砸在鼓上,口中连连喊道:“冤枉啊!……冤枉啊!……”

两个衙役梦中惊起,怒道:

“好个大胆的老婆子,扰了老爷的美梦!”不由分说,架起妇人,自鼓下扔将出去。老婆子神情恍惚,兀自啼哭喊冤。

胡蝶冲上前去,扶老妇人坐下,道:

“老人家,有什么冤屈,能跟我说说么?”

老妇人好似梦呓一般,口中喃喃道:“还我的闺女来……”

原来,又是因了这知府大人的少爷赵虎。

老妇人夫家姓宋,在南门外开了一间布店营生。老夫妻膝下无子,只有一个闺女名作阿兰,自幼识得几个字,甚是乖巧。一家三口虽不是大富大贵,倒也富足平安。这两年阿兰出落的婷婷玉立,眼见到了出阁的年龄,上门提亲的倒也不少,那宋老掌柜正准备择一佳婿将阿兰嫁了,谁曾想那日赵虎带了几个下人闲逛,行至布店,撞见阿兰,那赵虎本是个好色之徒,见了阿兰花一般的容貌,便要纳何兰为妾,那宋老掌柜是个本份人,知那赵虎不是个东西,自然不肯的,谁知那赵虎是横行惯了的,三言两语不知,竟将宋老掌柜痛打一顿,硬是将阿兰强抢了去。

当晚,这赵虎便强要与阿兰行房,谁知这阿兰是个刚烈的性子,便一头撞死在墙上。那宋老掌柜闻听噩耗,当即卧床不起,没两日也归了西。只剩这个老婆子疯疯癫癫的,每日都来这府衙喊冤。众人都知赵虎是知府老爷的少爷,这老婆子的事,却是无人敢问的。

胡蝶行至鸣冤鼓前,不顾衙役阻拦,拿起鼓槌大敲起来。

约莫一盏茶工夫,知府杨大人升堂了,胡蝶扶了老妇人跪在堂下,两旁衙役齐呼“威武”。

杨大人将那惊堂木重重的一拍,道:

“堂下何人,有何冤屈,从实道来。”

胡蝶道:

“小民胡蝶,盱眙人,与宋刘氏素不相识,只因听了宋刘氏的遭遇,深感冤屈,代宋刘氏状告泗州人赵虎,强霸民女宋小兰,****不成,致宋小兰撞墙自尽身亡。请大人作主,为民伸张正义。”

杨大人冷冷道:

“大胆刁民,岂可胡言乱语。你既非宋小兰亲属,又非状师,怎可代讼?是为无法。你偏信宋刘氏一面之辞,未调查取证,是为无智。公堂之上,跟本大人讲话,毫无规矩,是为无礼。似你等无法、无智、无礼之人,讲话怎么可信?”

“来啊!将此人并宋刘氏轰出去!”

胡蝶挣脱衙役道:

“好大的官威啊!杨大人,你拿朝廷的俸禄,不能为朝廷分忧,是为不忠;你纵容侄子赵虎作恶,愧对祖先,是为不孝;你对百姓疾苦视若无睹,不闻不问,是为不义。如你这般的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怎配坐在这大堂之上?你对不住头上“明镜高悬”这四个大字。”

杨大人何时受过此种侮辱,扔下一根签大怒道:

“好个大胆刁民,如此咆哮公堂,真是闻所未闻,给我狠狠地打!”

众衙役将胡蝶按在地上,奉起皂棒,重重打将起来。

却不知胡蝶运起易筋经护住全身,那皂棒打在身上,当真如中败革,几个衙役轮番打将起来,直累得气喘方才住手。

却见胡蝶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扶了宋刘氏,朝杨大人拱拱手,慢慢走了出去,只惊得杨大人及众衙役目瞪口呆。

半晌,衙役张三对李四讲,这是怎么一回事?打了半天怎么没反应。

多亏李四见多识广,答道,傻了吧!这是极厉害的武功,叫作横练十三太保,我听说书的先生讲过,当年武当山的张真人就会这个,还有我们大明的常遇春元帅也是会的。

这李四倒真说对一半,这横练十三太保确是常遇春的绝技,横练十三太保乃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练到最高境界,当真是金刚不坏之体,可开碑裂石,生劈虎豹,是外家功夫的巅峰。只不过,张三丰所学为九阴真经,胡蝶所学易筋经,均是旷世绝学,乃少林内家功夫心法。其妙处自与横练十三太保等外家功夫不同。好比被棍棒击打,练习横练十三太保者,可使棍棒折断;而练习易筋经者,不必使棍棒折断,却可安然无恙。

却说胡蝶扶着宋刘氏出了府衙,嘱道:“老人家,再也不必来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的仇迟早会报,赵虎那厮定遭天谴。”言罢,从怀中摸出几块铜元放入宋刘氏手中。扭头见一旁蹲着个老乞丐,面黄饥瘦,形容枯槁,着实可怜,便将手中剩下的几块铜元给了老乞丐。

待那老妇人慢慢走远,胡蝶自去寻着一处客栈住下。等到约摸亥时,偷偷从窗中跃出,直往泗州府衙而来。

已是深夜,只有一轮残月挂在中天,不时被乌云遮盖,大地就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胡蝶摸到府衙内院高墙之下,看那围墙高三丈许,胡蝶一个燕子三抄水,脚在墙面上点了两点,便跃上墙头。

只见院内数十排房子黑漆漆的一片,独有最北面的一间屋里,亮着一支蜡烛。

胡蝶行至该处,飞身下了墙头,来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内看去。

屋内一张花几,上面燃着一支蜡烛,几旁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子,正是小蝶的妆扮。女子头枕臂上,双目微闭,似睡着一般。

胡蝶急忙推窗跃入,轻声唤道:“小蝶!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