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彼岸有幸福
32653400000069

第69章

当江若和赵小幺、孟非烟、曾瑜、张畅卉他们八卦陶运的桃花运顺带想起和张漾那段短暂的超同学的情谊的时候,嘴上讲着笑话,心里却有着一丝隐隐约约的伤感。但一切终究都是要过去的。

她们的蹭饭活动依然抽空进行着。

其实说是蹭饭还真不是蹭饭,只不过是一种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活动,谁叫中国人都是讲究这一套呢,来来往往中总是离不开吃。还把饮食和男女连在一起。

学生当然是没有钱大吃大喝,但学生们也有学校食堂的几十种菜可供选择。

而且因为大家都是学生,自然也就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所以大家相互来往中遇到吃饭,大多都是在食堂里解决。

也有一些男生,大大方方地请七八个、十个老乡、老同学吃两三顿之后把一两个月的伙食费吃光,然后就面临着借债度日的困境。

更有一些男生,开学的时候已经带了整个学期的生活费用,然后前半学期过得潇洒自在,后半学期艰难度日。

在大部分高校里,富二代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家庭,给孩子的生活费用都是有数有度的。

而在孟非烟的同学中有些男同学几个相处得好的,一开学就把全部生活费用凑在一起统一支出、统一开销,一帮男生凑在一起就难免经常下馆子、喝酒,大家都酒量好,啤酒一箱是不够的,起码三四箱,每吃一顿光酒钱都是不小的花销,还有烟,一堆哥们在一起集体抽烟,就要抽好一点的。

而当大家的伙食费都花得差不多,也不敢再向家里开口要,怕父母问起寅吃卯粮的理由来,说不出一个合理合情的子丑寅卯,反倒会让经常和一帮同学鬼混的事情露馅,这样一来,也是前半段吆五喝六大碗喝酒,后半段米线馒头咸菜白开水。偶尔,也让女同学们接济顿正常的饭菜。不过,这倒也算得是哥们儿几个同甘共苦。

相对来说,女生在这方面就要好得多,吃穿用度都计划得很好,也较理性,又不用像男生一样撑面子,所以偶有吃同学或老乡们去外面吃饭也都是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这样下来,不但不存在生活费用青黄不接的问题,而且还会每个月都有结余。所以,在大学里,男生和女生借钱的事情算不得新鲜事。因为男生和男生基本是借不到的。

也不是人家不愿意借,情况往往是这样的:男生A对男生B说:借点钱给我,没钱吃饭了,还有一星期生活费才会上卡。

B回答:我这还有八十块,借你五十,我自己留三十吧。

A:那算了。

于是A把目光望向C,C貌似更大方地说:我饭卡里钱还多,你每天吃饭跟着我走吧。

A:……

基于对以上情况的了解,当孟非烟、江若她们去找的同学提出去外面吃的时候,她们往往很善解人意地说:“就在食堂里吃吧,还没吃过你们食堂的饭菜呢,去看看味道怎么样。”

或者说:“听说你们食堂的饭菜味道不错,就在食堂里吃吧。”

又或者说:“上次吃了你们食堂的饭菜一直念念不忘啊,必须在食堂吃。”

你看,多好的姑娘啊!

被找的男同学会一边在心里感叹,一边半推半就也就带着他们几个来找他的同学往食堂去了。

至于食堂饭菜的味道其实就是个为对方省钱的托词。味道如何还倒是其次了。

其实同学之间相互走动也就是还念着年少时的同窗之情,相互看望,联络下感情。吃饭这事还真的一点都不太重要。

而且高校食堂毕竟算得上是良心企业,人均花费不到十块,特别女生六七块也就解决掉一顿,对于谁都算不得是什么负担。

所以把同学、老乡之间相互走动来往、保持联系叫做蹭饭,只是他们赋予这项人际交往活动的一个婉转而简洁的俗称,实际上是几个人约在一起去另一个学校找另一个中学同学或老乡玩。

当然了,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什么关系,都是需要经常在一起聊天说笑的,要不然,原本很好的感情都会疏远,很久不聚在一起,就算感情还在,但总觉得少了些话题,因为彼此都错过了参与对方的生活,变得不再相互了解。相互之间不那么了解了,还能聊什么呢?顶多就是问问情况,然后就只剩下客套了。

所以,之后的他们,毕业离开学校后,同学之间相聚不如在学校时容易了,才会想起那段相互蹭饭的日子是多么的纯粹、简单、温暖而令人怀念。

不过,现在他们还有很多时间去享受这种简单的快乐。

因为现在的他们,才上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