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彼岸有幸福
32653400000051

第51章

7月中旬开始,已经有人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

她们六人中,孟非烟和方白荷是S大,江若是Y大,林若水是C大,杨晓是L学院,余燕落榜。另外四个男生,陈造是L大,李璟是Y学院,魏东和张一方落榜。

大学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却是多姿多彩的。最起码接受的不再是应试教育,不再需要为了考试而考试,不再是为了拿高分而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科,不仅有专业课程,还有一些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可供选择,不断地扩充知识面,还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

S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校,前身是西南联大,这个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曾经留下过一大批鼎鼎有名的人物的足迹,例如:朱自清、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钱钟书、华罗庚等。

辅导员是个身材修长的美女,看起来比学生大不了多少,刚本科毕业两年。她做完了自我介绍,又讲了一些基本情况,就开始给学生们讲解S大的历史。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北大、清华、南开的精英都汇聚于此,汇集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融合了北大的‘兼容并蓄’之风,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和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神一般的存在,当时在世界上也是顶尖的、世界一流的大学。

使得当时身处边陲的昆明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引领了当时的思想、文化走向,翻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绚烂一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就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他曾称赞‘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战时,中国大学的物质条件极差,然而,西南联大的师生却精神振奋,以极严谨的态度治学,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还有另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李政道,他也曾经就读于西南联大。

而联大的奇迹远不止这些,一部部著作在硝烟中问世:华罗庚在此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等。

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耀眼成就,抗日救亡的铁流中同样有他们刚毅坚卓的身影。在西南联大存在的九年间,先后共有1200余名联大学子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大军,有十四位学子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献身。

西南联大被人们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数十年来,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心中,并成为热点课题之一——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学习、生活、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西南联大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

也许是联大师生身处逆境时却对正义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并启发和支撑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又或许就如西南联大校歌里唱的:‘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振兴国家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联大师生在被日军摧毁的断壁残垣前仍然精神不倒。当年,三校师生从长沙分三路西迁昆明,其中250名学生和11位教师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几乎是用双脚、历时68天横跨了三省,完成了世界教育史上一次罕见的远征。

联大师生置任何艰难困苦于不顾,教师为国之振兴而教,学生为抗战建国而学,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民族气节。

当年的西南联大条件的艰苦令今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我们难以想象——学生们几十人挤在铁皮屋顶或茅草屋顶、土坯墙的教室和宿舍里。而我们有多媒体教学大楼、有条件一流的学生公寓。

而今天,我给大家讲这些不是要你们携西南联大曾经的辉煌沾沾自喜,而是要发扬和学习联大人身上的那种爱国奉献精神、刚毅坚卓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让自己在这里的四年过得无怨无悔。

而当年在西南联大主持的梅贻琦先生说过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还被许多大学校长因为经典。当年的联大的确有很多鼎鼎有名的大师,在现在这里,也有一批很优秀的教授,给大家传道、授业、解惑。……”

辅导员章老师滔滔不绝地说着,像是在背诵课文。孟非烟旁边的一个同学小声嘀咕:“她怎么会记得这么多啊?厉害。”

另一个同学小声回答她:“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她的母校,她是留校生。据说去基层学校锻炼了两年刚回来。”

孟非烟在来S大之前,对S大的历史没有太多的了解,毕竟也不是重点大学,所以孟非烟有点不以为然。

但从开学第一天就被辅导员带着参观历史遗迹,讲解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涌现的很多英雄人物,立刻让她觉得肃然起敬,也对正对大门的联大路边“刚毅坚卓”的校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当年的热血青年已步入耄耋之年,而西南联大的光芒却仍然长久地留存在世人心中,也留存在孟非烟的心中。

这次开学时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已经给了孟非烟的内心一次不小的震荡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