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52

第52章 抢人头

其实寨子内的战斗比岳荣想象的要顺利,寨门没有打开是另有原因。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明朝的军功制度,明朝的军功制度分为两类,一类叫战功,一类叫首功,先说战功,战功大致可以分为奇功、头功、次功,不同于首功,是按照战场上战士的表现来定功劳。你只要努力奋战,因为你的作战导致战场局势扭转了斩获大将首级了以少击众了出其不意了带头冲锋了舍身炸碉堡了等等此类都是奇功,给重赏可升官,其他随同大军奋勇作战不犯错不胆怯的,算是头功,再次就是跟随作战表现平平的,算是苦劳也给个次功。这样即使整场战役你一颗人头都没拿到,你也是有功之士。这规矩大致是从明成祖朱棣时设立的,武圣童这位爷马上征战多年,知晓军功利弊。他于战阵之上,每每看到有人奋勇作战,杀敌无数奋勇当前,带动部队向前猛攻,却没来的及割首级,战后连个请赏的人头都没。为了不让壮士灰心,便定下这么个赏格,要领兵官、纪功官、督军太监等人,于大战之时注意观瞧,看见有人努力作战就记下给予功牌,相当于领奖证明啥的,战后拿着就可以去大营请功领赏。

就战场公平来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关键是,哪有那么多合格的官员,会天天冒着矢石督战,看哪位壮士英勇作战呢?!他朱四哥是天天战阵上忙活,可其他人不可能都按他这个标准来啊。而且以战场表现为标准的话,这个表现由谁来确认?说白了就是能定夺战功的主官,他的意愿才算是真正的标准了,于是奇功导致的奏带冒功现象也就层出不穷了。明代中期,尤其是成化、弘治年间,很多时候,战功是由领军打仗的主帅、负责督战的太监、随同纪功的御史等人,合计商量来确认的。仗一打完,你就是把自己远在家乡洗锅擦桌子的家奴名字写进去,也只是轻松一笔。尤其是督军的公公们,仗着皇帝信任,把自己亲戚玩命的往里写,根本没上战场没拿过兵刃的公公家子侄们,猛不丁就跟着升官领赏成了锦衣卫的带俸百户了。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明白了吧,皇帝被太监和大臣糊弄久了慢慢也学精了,你他娘的随便写个奏折,就从老子这里大把大把的掏银子,没门!想要银子,你得拿人头出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头。于是慢慢的,大明中后期,这战功不吃香了,首功就当人不让的成了主角。

首功首功,就是以首级作为军功,说白了就是按人头领银子。这是从大秦国开始延续下来的血腥传统,几千年来不知多少无辜平民因其枉死,虽屡经诟病,却因难以替代一直延续下来。大明的首功,一般按照立功地区擒斩对象不同,大致从成化年间,划分为北边【蒙古】、东北边【女真】、西番苗蛮【藏族和南方少数族】、内地反贼【汉地民变】四等,给予不同的奖赏。奖赏简单说就是升官、发财两类。现只就发财谈谈,一般来说,嘉靖以前,一颗北虏人头值银30两,但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嘉靖二十六年(1547)开始,升到了50两标准,通行九边;其次是女真人30两,万历开始也涨到了50两;西番苗蛮则是10两左右不定,杀得多了甚至可以跌到一颗1两;内地民众则只在5两左右徘徊,正德年间民变四起,一颗人头也就2、3两,更惨点的都拿不到钱,只让当兵的自己抢所谓的“贼人”财产去。而且比较血腥的是,幼男妇女的人头,同样是可以领赏的,只是价钱更低一些,攒的多了才可能升官,像成化年间赏格,内地杀贼,幼男妇女要20颗人头以上才有升官的可能,否则只能领赏。因为时代不同,首功常有特例赏格出现,比如因为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临时赏格,像庚戌之变土默特人围了北京城,嘉靖帝就立下过擒斩虏首一级立赏纹银百两的赏格。或者因为新兴威胁而改定赏格,像嘉靖年间的倭寇、万历时期的女真人以及骚扰沿海的西方殖民者,明廷针对他们都曾抬高或新立赏格,女真人原本值30两的人头就涨到了50两,而非常时期的倭寇人头,一颗能值100两。

首功制的弊端不言而喻。第一肯定是杀良冒功,虽然明人规定生擒和斩首一个价码,但俘虏还是不方便的,说妇女小孩还可以弄回家做奴隶,男人的话嗯!算了吧不太现实。北虏人头一直是明军最爱。土木之变后的明蒙对峙期间,明军与蒙古各部作战,妇女儿童的人头和一个成年男子是一样价钱的,所以历史记载中,还常将军兵”于窝铺内斩获幼小首级一颗”这种血淋淋的杀婴记录流传下来。不过明蒙对战,一般是蒙古各部冲进明朝领土洗劫掠夺,明军能够主动进入蒙古地区杀获妇孺首级的机会不多,加之蒙古各部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战阵之上尸首也常有没等割首就被抢回的情况,所以九边明军能得到北虏首级还是比较难的,而且主要以男子首级为主。于是明代北边查验首级,如果遇上把喉结、耳朵砍掉,或者把脸砍得稀烂的首级,还专门搞些法子把关,像把人头放进水里,后脑勺朝上是男人,后脑勺朝下就是女人头,如果查实是女子,那绝对会招致怀疑,一般来说肯定是杀的内地无辜女人来冒功。反正当时为了获得一颗北虏首级,边关的兵爷们是想方设法的整啊,乘着蒙古军入关砍些被乱军杀死的百姓人头或者直接杀百姓割人头都只是普通行径。其他人为了搞到首级也是各展其才,于是你要是个要饭的、做小贩行商的,千万不能去九边讨饭做买卖,人生地不熟没人认识你,走在野外很可能就给边堡的军人合起伙杀头冒功了。有些地方人刚去世,坟墓都要让人日夜守着的,不然指不定哪天还热乎的死人头就给割走了。有的远离边墙的外围墩台守军,会和蒙古军私下用违禁物品交换人头。有的军官、士卒割取阵亡官军首级,诈称敌军首级邀赏,到时将阵亡官军以病死名义除名,分一部分钱给阵亡者家属,相比低廉的抚恤金家属更倾向于拿头换钱,于是大家皆大欢喜。还有军官专门找个地方养着一批智障啊乞丐啊流民啊犯人啊从蒙古逃回来的明人啊啥的。然后天天盼着打仗,一开战立马把这些人脑袋砍了报功,跟羊圈里的羊似的,这次割三颗下次割四颗都有计划着呢。当时好些被蒙古部落掳走到草原上的明朝人,千辛万苦逃回来,结果却给人抓去砍头冒功了,你穿着明人衣服都没用,他能给你剥了换身破羊皮袄,顺带添补点弓刀啥的平素攒下的武器。

边境的杀良冒功已经够惨,但相较内地而言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英宗天顺年间的曹钦之乱,北京城里明军平叛,砍头领赏把街边的乞丐都杀绝了,吓得京城百姓好几天都不敢出门,这可是帝都啊。。平息内地民变、苗蛮起义,明军更是收不住刀的杀,这不像跟蒙古各部作战,根本找不到村镇妇孺,而是遍地的百姓村寨,都可以指为贼巢。男的砍头女人小孩能抓走抓走抓不走也砍头房屋财产抢的一干二净让抓来的妇孺奴仆给抬回家去,战乱时期,妇孺都可以算功拿钱的时候,谁能知道她们生前是良民还是叛贼家属呢?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恍然大悟了,这哪里是剿匪啊,这分明是挖金矿嘛,卧虎寨早先斥候已经探听的很清楚了,老弱病残一共才六百多人的乌合之众,明军光正规部队出动多少人?两千多人,平均一个人头三个人分还不够,再说了,这寨子里除了一两百真正的土匪以外,大都是些没有一点杀伤力的“老贼,”“女贼”“小贼”更何况,出发之前的战前动员已经说的很明白,不论男女老幼,一颗人头十两雪花白银。十两雪花白银啊,够一家老小大鱼大肉吃一年的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到底谁傻,你当老子傻么,虽然大帅三令五申,冲进去后,首先打开寨门,哦!合着老子大年夜,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寨墙,冲进寨内,再打开寨门,然后手持鲜花红旗夹道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把你们放进来收人头,结果老子毛也没捞到一根,你真当自己是ADC?

这也就是为啥岳大帅在外面急的跳脚,冲进寨子里的官军关起寨门,在里面乱杀乱砍的原因了。甚至里面的官军乐得哼起了小调:“一个和尚收呀吗收人头,两个和尚分呀吗分人头,三个和尚没呀没人头呀......啊没呀没人头呀。”

最后朱赝想吐槽两句:“穿越有危险,投胎须谨慎”那些大神们一支生花妙笔,刚一穿越就把猪脚安排在最危险的地方,准备以一敌十,然后一通手机,招来三五个好友,于千军万马中往来冲杀,生擒清酋努尔哈赤,我估计真要是现实情况下,恐怕你的猪脚还没弄清状况,就被人家割了首级,杀良冒功去了。一边军百户一脸神秘道:“瞧瞧,这首级,是穿越来的,怎么着也值50两吧........”那监军丢下十两银子:“顶多十两,要就收着,不要立马滚蛋,爷不伺候!”那百户怒道:“曹监军我日你全家祖宗十八代,你好好看看,这个首级可是与众不同,少一两银子,休怪爷跟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曹监军冷笑一声:“张大你的狗眼看看,这颗首级是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