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23

第23章 儿子,不管你信不信

潘夫人见儿子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赝儿,是不是岳姑娘,我听人说,前几日岳姑娘听说你去攻打土匪,飞马前去支援,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为娘猜测,肯定是你们之间有了什么误会,我儿一向胆小,性子柔弱,是不是当日有什么丑态被人家姑娘家看见……”

朱赝悻悻道:“儿子哪有那么不堪,纵容平常有些懦弱,现在已经好多了,孩儿跟岳姑娘之间,哎!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岳姑娘人是不错的,当日这件事情我还和你爹商量过,你爹是不大同意这门婚事的,其一,你爹想给你找个朝廷重臣的千金,其二,岳姑娘出身武将世家,难免有些粗野。其三岳姑娘整日抛头露面,不修女红。所以你爹就一直压着这事。为娘倒是觉得这位岳姑娘颇有英武之气,是个女中丈夫。何况你性格柔弱,若是和岳姑娘成了夫妻,相互补益。也是好的,再说了,赝儿你常常行事偏颇,常常惹祸,有岳姑娘照顾你,娘就放心多了。”

“她是不会照顾我的,她不拔剑杀我就阿弥陀佛了。”“赝儿,岳姑娘长你五岁,今年已经虚岁19了,再不嫁人,就成了老姑娘,他父亲岳荣已经找人旁敲侧击在我这里探听了好几次,俗话说的好,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朱赝摇头打断道:“我看是女大五,赛老虎吧!”

朱赝便把当日在裴家祠堂,自己如何找到裴大庆的藏银,又如何误进裴三媳妇的屋子,最后夺门而出,刚好被岳姑娘撞见。等等误会一一说了出来。以至于后来岳姑娘拔剑相向,最后愤然而走。听得潘夫人又是惊讶,又是好笑。“在这种场景下,只怕是十有八九都是要误会的,你是为娘的心肝,娘一点点把你抚养成人,你的心性,娘且能不知。”最好潘夫人斩钉截铁道:“儿子,不管别人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朱赝一楞,心道:“这句话怎么听起来好耳熟呀,就是想不起来是哪个孙子的经典名言。”

不管怎么样,潘夫人从儿子的言语中还是觉察出一些蛛丝马迹的,起码儿子对岳姑娘还是很上心的。潘夫人暗暗打定主意,有机会一定要跟王爷好好商量此事。

转眼到了十一月底,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滴水成冰,幸亏经过这几天的突击,所有的窝棚都已经就绪,流民们终于都有地方安置了。这样严寒的天气,如果是在旷野之中,恐怕很难有人能熬的过。很多流民暗暗给朱赝树了长生牌位,早晚拜祭。人算是安顿好了。可是朱赝的养殖场还没有头绪。朱赝指示建造养殖场。按说这个季节是不太适合的,但是很多东西现在迫在眉睫,只好强行施工。许用是个老实人,不敢违抗朱赝的命令,无论有多困难总是想办法尽量完成。所以无论是建养殖场还是拓宽道路这两家事事情,虽然进展缓慢,但是还是有条不紊。

朱赝此事心情还是有点焦躁,这几天没有得到侦缉队的消息,总让他有些不安心,按说这个时候魏忠贤已经倒台。魏忠贤一日不倒台。朱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一天不能落地。想来想去还是找熊兆玉来问问。熊兆玉手下的几个侦缉队员也没有反馈什么又用的消息。倒是有一则消息引起了朱赝的注意。

那就是辽东旅顺参将黄龙手下有几个小卒居然趁渤海冰封,偷偷逃到登州。上岸以后因为饥饿难耐。抢劫百姓,结果被打死一个,打伤两个。余下的不知道逃往何处。按说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却深深挑动了朱赝的神经。登州和莱州和辽南一水之隔,对面就是后金控制的金州和复州。所以朝廷是很看重这个地方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要说下。他就是袁可立。

袁可立是明朝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历苏州府推官,万历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罚俸,二十四年正月终被罢官。他不阿附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是“四朝元老”。

袁可立和孙承宗一起主持辽务,二人都对莱登的战略地位十分看重。二人都认为平了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能及时支援前线的后方基地。而这个后方基地非莱州登州不可。天启二年袁可立任莱登巡抚。主持辽务多年,参与并指挥明清战争。在袁可立任莱登巡抚期间,全力支援毛文龙开镇东江,并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莱登水师的各种大小战船一度达到四千条,既可以及时运输各种战略物资支援前线,还能时刻威慑后金的沿海和朝鲜。

在孙承宗和袁可立联手主持辽务期间,基本上稳定了辽东局势,而且战略势态慢慢由守转攻。很可惜的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害怕孙袁会威胁到阉党的利益。天启四年十一月,袁可立被罢免,第二年孙承宗也饱受阉党攻击。心灰意冷之余,自请罢官。接替孙承宗的是兵部尚书高第。接替袁可立的是又副都御史的武之望。自此孙袁主导的辽东策略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武之望任莱登巡抚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时间,这期间前线的形势急剧恶化。天启五年,努尔哈赤派兵六千,攻破旅顺。将旅顺城毁去,搬师而归。努尔哈赤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派兵驻守旅顺,后来黄龙收复旅顺,在后金背上扎了一个根小小的钉子。

武之望没有袁可立那样的战略眼光,毛文龙的东江镇是隶属莱登巡抚衙门。武之望是毛文龙的直属上司,毛文龙的东江镇是个孤岛,完全不能自给自足,之能依赖后方补给。毛文龙为了吃饱肚子常常动手抢劫,抢朝鲜,抢后金,抢自己人。你毛文龙抢后金也就算了,但是你抢朝鲜,抢自己人事情就搞大了,为了控制毛文龙,武之望就开始克扣配给东江的物资,美其名曰,飘没,就是海上遇到风浪飘走了,你去找谁,皇上是不管的,你只有找龙王爷要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在这件事情上兜起了车轱辘话。相互攻邗,官司打到皇帝那里。毛文龙说你先克扣我的物资我是没有吃穿才抢的,武之望说你先到处抢东西,抢了那么多东西还不正经打后金,我才克扣物资的。在武之望主政莱登德时间内,这两个货就为着这个貌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事情足足争论了两年。凭心而论,单是以事论事来说,武之望未必有错,但是从抗金的战略大局来说,这孙子就是一头活猪。

武之望也并非一无可取,这个家伙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于是乎我真的纳闷了,这明朝的朝廷到底是肿么了,准备将逗逼进行到底是吧,先前有个名医巡抚叫王化贞,把辽东搞的一塌糊涂,这回又弄个名医巡抚把山东搞的一塌糊涂。难到大明朝除了医生就没人会打仗了吗?不管怎么样天启六年,朝廷终于决定让武之望走人。这期间参将黄龙捡漏收复了旅顺。按说这也不错,黄龙和毛文龙两条龙互为犄角。骚扰后金。辽东的形势也未必差到哪里去。可是武之望走人后,没人接莱登巡抚的烂摊子,更没人往前线有组织的运送物资。活生生把两条龙饿成两条虫。从黄龙的部下冒死渡过渤海湾,你就明白前线的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了,黄龙都这样,不受朝廷待见的毛文龙的处境你就可想而知了。毛文龙部确实更惨。每年冬天最难熬的两个月里,只好把冻死饿死的人收集起来。只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开起了人肉大餐。

结合了两世的认知,朱赝明白,很快毛文龙就会恣意妄为,到处纵兵抢掠,导致和大明政府以及登州和莱州的地方关系越来越差。后来才被袁崇焕杀了,也造成孔有德祸乱山东。成为大明的一颗毒瘤。这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黄龙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这时候只是个参将,占据这旅顺弹丸大的地方。估计也是苟延残喘。

朱赝突然发现自己力量是及其弱小的,弱小到一遇到这些影响到大格局的事情,几乎没有半点力量。纵然自己明白一些事情的走向,可是只能眼睁睁放任它发生。就像这次旅顺和皮岛物质极度匮乏。自己这个后世的穿越者也只能眼睁睁做个看客。

既然自己没有办法,只能集思广益了,还没等召集大家商议,铁大叔带着大儿子来了,铁武身上背着几根手指头粗的树枝。实在是不明白这是要搞哪样。通过铁大叔一番沉痛的唠叨,朱赝才明白,这是负荆请罪。原来,铁武听说朱赝要搞铁器作坊,而自己又是负责人,自尊心极度膨胀起来,你想啊,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兼职铁匠,管理最多的手下就是老婆儿子。这会儿从天掉下来一个职位,瞬间就自我良好的飘飘然起来。当铁武去流民中招人手的时候,人人都抢着巴结奉承,那种可以掌握他人命运的感觉瞬间让铁武陶醉。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感觉到舒爽。原本准备铁大叔和范二的决定是先招五个人。结果铁武没有把好门,一下子盲目扩编,招了二十个人。临吃饭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大了。范二给铁匠铺的名额是五个人,结果来了二十人,原本好端端的事情弄成一锅夹生饭。这问题不就搞大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