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17

第17章 出路

第二天一早,朱赝便起来巡视,自己的农庄,天色又开始阴沉起来,估计可能要下雪,已经没有多的房子给这些流民住,先前楚千钧他们还可以和庄上的原住民挤一挤。就这还麻烦不断。可是这些流民该怎么办呢。昨天先给这些流民煮了一些稀粥喝,有一个流民吃了三碗,结果说是把肠子撑断了。就活活痛死了。另外还有几个小流民。腹痛的厉害,并且拉不出屎来。原因是草根树皮吃的太多,有消化不了,干结在****哪里。只好互相用手抠。

辛亏,老百姓们都曾经过过饥饿的日子。一人灌几口香油,慢慢的苏通肠道。现在这些流民都挤在村口的野地里,真不晓得该怎么办。就算是一天管两顿饭,肯定也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就算是熬过这个冬天又能怎么样呢,自己凭着这个小小农庄也养不活这么多人呀。想想以前穿越的那些货是怎么搞的?造水泥,不靠谱,煮海熬盐,这里又不是海边,更不靠谱。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仰面对着大槐树发呆。刚好铁大叔起来的比较早,铁大叔见朱赝正仰头对这大槐树发呆,忙上前去行礼。朱赝正在沉思。没听见铁大叔说的话,铁大叔顺着朱赝的眼光看去,大槐树上有一根干枯的主干,铁大叔笑着道:“公子,夏天的时候,突然一声闷累,正好打在这颗树上,当场把这棵大槐树给烧着了,没想到这棵树命硬的很,只是死了棵主干,倒是树下栓着一头大枯牛倒了血霉。当场死于非命,毛都烧焦了,连犄角都给劈断一根……”

朱赝仿佛没怎么听进,两眼茫然道:“劈死一头枯牛,连犄角都给劈断一根,劈断一根……”“什么!劈死一头牛”朱赝仿佛突然回过神来,一把抓住铁大叔的衣襟。铁大叔被朱赝一惊一乍给吓坏了:“公子,你没事吧,是不是失魂症又犯啦,来人,快给喊夫人,喊郎中。”朱赝仰头哈哈大笑道:“劈死一头牛,哈哈哈哈,终于想到了,终于有办法了,一阵手舞足蹈。”铁大叔忙抱住朱赝:“公子,公子你可别吓唬我老汉!”朱赝拍拍铁大叔的手道:“铁大叔,你先松开,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有感而发。我没犯病,你先松开再说。”好说歹说,铁大叔才松开手。为什么朱赝对劈死一头牛这个激动呢。

这事情让朱赝联想起后世看的一则新闻,二十一头牛,围着一个金属桶开餐。结果一道闪电劈下来。正好劈到金属桶上,结果全部死光光。当然明朝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了,后世为啥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人家是养殖场。牛都聚集一起。“养殖场!突然朱赝如同被雷劈到了,一道灵光在大脑里闪现,所以他才手舞足蹈起来,自己也一千多亩的农庄要种粮食肯定是养不活这些人,但是要建设成一个养殖农场就未必不可以。后世一个产业园解决上万个就业问题,再平常不过了,而且,农庄转变成农场条件成熟具备。这些庄户平常也饲养鸡鸭猪羊。只不过是散养而已,是有一定的养殖经验。而自己只是集中起来圈养,这样一千多亩的的农场足可以养活这些流民了。并不需要做多少工作,也不需要前期做多少投资。想来想去这个方法确实可行。这才忍不住喜形如色。

朱赝先打了个腹稿,连忙招来范家父子一起商量。铁大叔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毕竟大规模养殖这种事情没干过。范家父子是支持的,毕竟这事情办成了也能凸显自己的办事能力,经过一番规划,先决定做以下几件事。首先要搞基础建设这一块,从流民和闲汉中挑出一支大约300人的的队伍。分为两个队,总负责人为铁大叔,一队继续挖塘,然后修理水渠,最后争取把辖区内的公路拓宽。第二队,开始在土坡附近拓荒,修建临时住所,和牲畜棚子。这一切即日开始。争取能在年前完工。范敬老先生也想在基建队伍中找个事情干干,想负责一只队伍,朱赝想了想最后还是否决了,干脆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基础教育。由范敬负责。凡是农庄里面的孩子,不管是流民,楚千钧带来的闲汉,和村里的村民子女,凡是七岁以上,必须入学,一则可以统一管理,二则可以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干活,第三当然是可以让这些孩子都可以读书习字。范二还是负责财务后勤,范韩氏依然负责后勤伙食这块,只是现在管的人更多了,不但负责流民,还要负责学生的伙食。范家三个人都得到重用,也让大家羡慕的脸红耳热。

刚刚有点头绪,问题就来了,范二说那一箱子钱估计支撑不了几天了,因为建造窝棚需要大量的木材,草席,等等,这下朱赝有点犯了难了,自己现在仅有的私房钱也只有500两银子。其余那一万两银子都子母亲潘夫人那里。还不知道母亲到底对这件事情是个什么态度。但是这事情似乎也不用那么着急。毕竟对付母亲朱赝还是有把握的,母亲对自己最大的的弱点就是爱,朱赝也满有把握讹诈个三五千两银子。可是不到万不得已朱赝是不会用这龌蹉的一招。思来想去,朱赝还是十分肉疼的把五百两银票交给范二,让范二亲自采买所需要的用品,当然还有很多工具。有些少量的工具尽量从庄里筹集。

不管怎么说,虽然没有很好的规划,一切都显得乱糟糟,但事情毕竟都往好的发展,熊兆玉挑了四个看起来比较精明的汉子,而且身手比一般人要敏捷。连同自己一共五个人,终于先把“侦缉队”的架子先搭了起来。除了一个人常驻兖州城内,其余的四散探听消息。

楚千钧的“小保队”也搞的有模有样,选了十四个精壮的汉子,连自己总共十五个人,分做两个小队,日夜在沿着庄子巡逻。闲的时候就锻炼刀枪棍棒。让人觉得郁闷的是庄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兵器。最后只好每人弄个红漆大棒,看起来也颇为威风。至于战力如何就不知道了。不过现在以上溪村的人丁来看,七八百人,三百左右的壮丁。一般的,土匪,流民是不敢前来骚扰的。

朱赝为了做足形象,现在已经不和潘夫人一起吃饭了。一天三顿基本上都是和施工队大伙一起吃。当然,是棚子内的小桌,饭食和施工队的大伙一样,这也让大伙对他刮目相看,跟他一起吃饭的,就是范二和铁大叔,还有一个是从流民里面选出来的叫许用,这个人是流民中的头头,颇有些威望,经过熊兆玉推荐,做了施工二队的队正,铁大叔虽然管着整个施工队,目前也没有找到适合的人手,只好兼任施工一队的队正。

施工一队的进度显然比二队要快的多,目前所有的池塘已经清淤完毕,又在小溪边建了一个很大的蓄水池子,现在正在挖灌溉渠道。施工二队的进程就不太让人满意了。毕竟这些流民身体太过于虚弱。工程进度一直不尽人意。到目前为止连四分之一的窝棚都没有造好,只好先让老弱妇孺先住进窝棚,身体强壮的只好任然在野地里面挤着。这让朱赝忧心不已。但是目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傍晚的时候,“侦缉队”队正熊兆玉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土匪“一担粮”有可能今夜要攻打离上溪村20里的裴家祠堂。说起这个土匪一担粮,本来也是个庄户出生,会点武艺,喜好赌博。一点家产被赌光了以后,就入了闻香教。后来闻香教被打散了,干脆自己上山当土匪,带领着几十人占据了一个叫卧虎岭的土寨。常常下山来大家劫舍。刚开始这个一担粮还比较规矩。打出什么“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专门挑大户下手。尽量不伤人性命,也不强抢民女,普通的老百姓,顶多就取一担粮食。所以才得了个外号叫一担粮。不过这两年来,山寨急剧扩张,未免良莠不齐。杀人放火,**妇女的事就多了起来。这事情渐渐引起了官军的主意,两次攻破山寨。杀得一担粮狼狈逃窜。也不知道这厮到底是如何逃的性命。居然又聚集了三五百人。估计是没有什么粮草这才下山打粮。

熊兆玉本来就和流民混在一起,这天碰到几个流民在饭馆吃饭,熊兆玉就很纳闷,看这几个流民行迹可疑,就暗暗留心,谁知道这几个流民几碗酒下了肚子,嘴上就没个遮拦,各自吹嘘,无非是当年我第一撬开马大户的大门。又是当年我打翻两个庄丁。或是我狂艹了刘大户的闺女等等,最后慢慢就说到裴家祠堂。熊兆玉才知道原来这伙人准备洗劫裴家祠堂。

裴家祠堂有五六十户人家,全村都姓裴,还算是比较富裕。其中最富裕的是裴大庆,这家人祖上几代都是庄户,靠孙吃俭用几代人才慢慢积攒起来的家产。据说这家人一条咸鱼挂在梁上,想吃荤的时候就看看解馋。就这样一条咸鱼能从年头挂到年尾。然后在族群的帮助下,慢慢攒钱买地,再攒钱再买地。几代人过去了,居然买了四五百亩上好的田地。也算是裴家祠堂的头号富户。听完熊兆玉的汇报。朱赝当机立断,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会议的场所就在朱赝的偏房,小厮给升了一盆炭火,满室皆春,不一会,范家父子,铁大叔,还有楚千钧,还有新的施工二队的队正许用都陆续来了。除了许用还有些拘谨以外,大家都很放松,小厮又给没人上了一碗茶,茶叶虽然不好,但是胜在提神。熊兆玉又把自己得到的消息给大家仔细讲了一遍。最后想听听大伙的意见。

第一个说话的老范敬,老范进主张,自扫门前雪,莫管别人瓦上霜,出了事情自然有官府处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范二的意见跟自己老爹相近,快马加鞭通知裴家祠堂做好对应。最后能两庄连保,相互守望。然后禀报官府,让官府来处理。这个看似也比较老成。范家父子是守成派。那么轮到熊兆玉和楚千钧了。这两个是主战派。熊兆玉主张,召集庄上庄丁,和裴家祠堂取的联系。双方共同抵御土匪。然后派人通知官府,做为后援。楚千钧的意见是乘其不备,功其不意。土匪攻击裴家祠堂,老巢卧虎岭必然空虚。直接杀奔卧虎岭,一边报告官府请求支援。

听完大伙各抒己见。朱赝当场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