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3261600000082

第82章 依赖心理——恋爱中的倒退反应(2)

她开始频繁地联系胡鹏,像女友一样关心他,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工作交友,都在替他操心。胡鹏却不领情,很快疏远了她,又找了一个性伴侣。陆青不甘心地找到他挽留。他说:“没有一点感情却能跟我上床,如果我们在一起了,你让我如何信任你?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明知道是为了欲望而来,你却非要把这个当成感情。我不喜欢破坏游戏规则,也不喜欢纠缠,我们以后不要再往来了。”陆青呆立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人海中。

陆青还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参加了这样一个纯粹是满足欲望的******,就应该想到别人,包括胡鹏会怎样看她——自然是觉得她轻浮随便。谁希望自己的女友乃至妻子是轻浮的人?而且,对方找到她的目的也很明确而单一——解决性需要。那么从******到女朋友的转变当然就极其困难了。

我们要牢牢记住,爱与性是不可分割的。因爱而有性,这时的性才是区别于动物的,否则与动物为繁衍后代的性行为又有何区别?爱情让性变得美好,性却无法产生爱。光有性没有爱,那么双方之间只是一种肉体上的依恋,欲望的发泄。当欲望满足了,双方也就扯清了。当游戏的一方厌倦了,当另一个更有诱惑力的身体出现了,原来的那个人就不再值得留恋了。再退一步说,这样的肉体满足并非只有那唯一的一个人可以提供。这样的关系,可有一丝的保险系数?

何玉琢一直喜欢程浩云,为了在一起,她和他发生了性关系,并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程浩云留在了她的身边。何玉琢暗自高兴,尽管他不说爱自己,可时间长了,加上这样一种亲密接触,他一定会对自己有感情,那他就永远也不会离开自己了。这样的关系保持了一年多,随着程浩云有了女朋友而终结了——他再也不找她了。何玉琢泪如雨下地找到他。程浩云看着她,平静地说:“我一直都说不爱你,所以不存在欺骗的说法。是你自己送上门的,又不是我逼你,这也能怪我?一开始我就讲明了就是单纯的性关系,是你要东想西想的。再说,大家都享受了,你也不吃亏。”何玉琢哭着求他不要离开:“我是真的爱你,才会和你发生关系啊!”程浩云冷漠地说:“我的女朋友是要纯洁的,你不够标准。所以不要再来打扰我。”何玉琢痛苦地清醒了:原来自己的付出如此被践踏,原来自己在他眼中毫无尊严可言。

没有爱情,却企图以性来拴住对方,是一种本末倒置。性应该是由爱产生的。如果只有肉体关系,那么就没有交流,没有欣赏,又如何产生爱情呢?而且爱情意味着责任,爱情中的双方都有各自亲人朋友的支持,这对彼此也是一种约束。承认了恋爱关系的双方,就意味着双方还要受到舆论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制约,这样一来,也就提高了双方在爱情中犯错的成本,使得任何一方要伤害另一方时,必须考虑可能的后果。如此,他们的合法权益便得到了另一重的保障,另一重范围广泛而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经常看到舆论对负心人的谴责,这对犯错的当事人是一种惩罚,对于未犯错的人是一种警示。但是,只有性关系的双方是没有这些保障的。面对对方的伤害,又能有什么正当合法的办法来保护自己呢?到时候,只怕是连同情他们的人都很难找到,就真的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自私的依赖:不付出只要回报是不能长久的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徐特立

晓晴是自由恋爱结的婚,虽然婚前跟男友有摩擦,朋友们也劝她三思,但是,晓晴自认能改变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他。婚后多年,两人之间的矛盾越闹越大,晓晴离家出走跟朋友诉苦:“我一秒钟都不能忍受他,更不愿在他的呼吸中过日子。”朋友们把晓晴送回家,到他们家里一看,70平方米的房子到处都是待洗的衣服,厨房里堆满了油腻的碗盘,简直像是垃圾堆。朋友们和晓晴的丈夫谈了谈。他说:“谈恋爱的时候我还能忍受她丢我捡的日子。可是,结婚后,她却变本加厉,完全袖手旁观,从来不做一点家事。大家都在上班,回到家一起做家务多好,可是她倒好,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说她累吧,上网又那么起劲。”朋友反过来劝她,她反驳说:“我一直都是这样,婚前他怎么不嫌弃啊!谁说做家务就一定要是女的啊!再说他要是真爱我,做点家务事有什么了不起的。一点都不像男人。”

故事中的晓晴没有弄明白爱情绝不是单方的付出就可以维持的,她一味地从别人身上获取爱情、责任与耐心,而自己却不同等地付出。如果在婚后多体谅一下丈夫,多甜言蜜语几句,把看电视、上网的时间用来挂好四散的衣服,这样大家也会开心,“家”也就会变成一个舒适的家。

小金和小王相恋5年了,两人感情很好。一次小王约小金出门逛街,两人相约2点在广场见面,小金怕忘记时间就给自己的手机定好了闹钟。闹钟响了,之前小金在看一部电视剧,剧情正演到关键处,小金想看完电视再出门,可是又想到小王还在外面等着自己,最后小金还是选择看完电视剧再出门,她想反正自己以前迟到是出了名的,而且小王肯定不会怪自己的。于是,等小金赶到广场的时候,已经迟到1个半小时了。听着小金的道歉,小王无奈而又包容地摇摇头。第二天,小王又打电话给小金约她出门,小金想到昨天自己迟到,于是很准时地就到了约会地点,可是小王却没有出现,小金等了半小时后,怒气冲冲地打电话质问小王为什么不来。小王说:“你现在知道等人的滋味了吧!你才等了半小时就受不了了,那你想想我以前等了你多少次,等了多长时间。那我又会好受吗?”听了小王的话,小金想了很久。

我想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像小金一样,对于恋人的付出开始会很感动,但是时间长了就觉得是应该的,如果某件事情没有像以前那样做到,反而还是恋人的错误。这样以爱为名义肆意地夺取别人的照顾,而自己却丝毫不付出,已经显示出他(她)的爱情是极其自私的,他(她)只看到自己付出的小小的部分,而心安理得地无限度地获取别人的全部。

在前面的章节中说过在爱情中不能一厢情愿地毫无保留地付出,应该保持自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付出,或者只付出一点点却想收获更多的。把恋人对自己的好视为理所应当,只顾自己,自私自利,这样爱情之花最终只会凋谢。在爱情中,不付出是绝对不会收获真诚的爱情的,更别说长久了。正确的应该是双方共同的,在一定原则地基础上的,心甘情愿的付出。所以,不付出只收获是不利于爱情发展的。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两人的付出不是交易,不是说你付出了我才付出,你付出多少我就付出多少,你要是不付出那我也不付出。这样对于爱情来说也是致命伤。爱情是发乎心的情感,如果两人在交往中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那么我们只能感叹他们冷静得可怕,而爱情也就失去了它能打动人的魅力,爱情也就不再是爱情了。

在爱情中畏惧付出,或者计较付出,这实际上都是由于内心的恐惧造成的。因为担心自己付出却没有收获,于是就强迫自己不付出或者少付出,以为这样自己就可以不受伤或者少受伤,其实,爱情是无法衡量的,你不能说爱得少一点或者多一点,爱就是爱了,在爱情中的人本身就很脆弱,没有自信,因而有些性格懦弱害怕受伤的人就会采取逃避的方式来避免受伤,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要受伤不是少一点多一点就可以避免的。所以奉劝正在爱情中的或者正要步入爱情的人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双方付出的基础上去勇敢接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丧失独立性:找一个好伴侣可以不用找工作了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

苗泉和方伟民的婚姻羡煞了很多人。方伟民工作能力强,是公司重点培养对象,升迁很快。很多和他一样年龄的人还在苦苦打拼时,他就已经是部门的主管了。不少人都夸苗泉眼力好,当初在方伟民还只是一个小小白领的时候就慧眼识英雄,选择了他。现在方伟民在事业上可谓风生水起,苗泉就等着享福了。苗泉也这么认为,以前自己就看出他有才华,头脑灵活,果然没有看走眼。现在他的事业这么成功,自己还需要天天上班,挣那么点辛苦钱吗?婚后,苗泉很快辞去了工作,当起了全职太太。每天的生活就是逛街、购物、美容,愁的就是该去哪里玩,出去应酬该穿什么衣服。她觉得,这样才是在真正享受生活。看着别的人天天汗流浃背、忙得不可开交,还要省吃俭用,自己则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由衷地感谢上天对自己的偏爱。

上天的偏爱没有太久,他们的婚姻中出现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第三者。苗泉惊得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她怒气冲冲地和方伟民谈判,要他给自己一个说法。方伟民一开始还抵赖,面对确凿的证据,他索性承认了:“对,是这么回事,那又怎么样?”愤怒过去的苗泉开始感到恐慌了,因为方伟民给自己的生活费越来越少,那些钱已经无法满足她的消费。她为此和他吵了几架,方伟民每次都会说一句相同的话:“别忘了,你的每一分钱都是我给的。我辛辛苦苦挣钱,就是为了让你这么精力充沛地和我吵吗?”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苗泉发现自己真不能拿他怎么样。她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动产不动产全捏在他手里,如果方伟民彻底翻脸了,自己连生活都困难。离婚?找证据、打官司的钱哪里找?再说,精明的商人方伟民怎么会让自己分走他的财产呢?找工作又谈何容易,自己已经闲了这么几年了,以前的知识技能差不多都忘光了,又如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呢?苗泉选择了忍气吞声,还要时时小心方伟民的脸色。面对别人的羡慕,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在这桩婚姻中,苗泉在方伟民面前是一个弱者。面对方伟民的背叛,她愤怒却无能为力,因为她是依附于他而存在的——没有了经济来源,苗泉拿什么来生存?不能生存,别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她不敢离婚,她深知如果打破了这种依附关系,自己就会失去经济来源。我们要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的。苗泉本来是拥有这种保障的,却错误地认为有了好的老公,就可以完全依靠他。殊不知自己依靠的这个人,不是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可靠。好老公的标准是什么?有钱就是好吗?

她也完全没有想过,完全依附于方伟民,使得自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独立性,使得婚姻中的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果有一天婚姻出现问题了,自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方伟民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经济相要挟,一下就击中了她的死穴。试想,如果苗泉有能力养活自己,方伟民还能够这么肆无忌惮地以经济来打压她吗?

林嘉树和徐淼是在工作中产生的爱情。两人都在研究所工作,徐淼的认真负责和干劲十足感染了林嘉树。他从小家境不好,父母非常辛苦地供他读书,他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靠奋斗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最欣赏的人就是有上进心、有进取精神的人。之前也有不少女孩向他表白,但他知道她们看中的是他拼搏的成果。但在徐淼身上,他看到了这种宝贵的品格。

婚后,徐淼生了一场大病,便向单位请了长假。眼看假期就要到了,她却不想上班了。现在的生活多轻松舒服啊,又何必天天起早贪黑呢?再说以后有孩子了,不就更辛苦了?林嘉树心疼她,也同意了。徐淼就去单位申请调到了几乎没有什么工作量的图书馆去,平时可去可不去,徐淼几乎成为了一个全职太太。

时间一久,两个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徐淼讲的是逛街购物、旅游美容,这些林嘉树都不感兴趣。林嘉树和她谈起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她觉得很遥远。她感觉到了林嘉树和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工作也越来越忙。她悄悄观察打听之后才知道,最近所里调来了一个女同事,正好和林嘉树负责同一个研究项目,两个人关系很好。她不动声色地和林嘉树谈了一次话,才知道,原来自己离职以后,林嘉树觉得她身上的那种干劲和活力越来越少,两个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他觉得以前的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已经被冲淡了。

徐淼恍然大悟,原来新来的女同事正具备林嘉树所期望的那些特质,而这些却被自己抛到了一边去。她又回到了单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又回到了原职。林嘉树眼中的光芒又出现了,两人又变得亲密起来。

徐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一开始的调职,使得她远离了林嘉树的工作圈,两个人的精神交流出现了障碍。虽说日常生活因为这个而变得很轻松,却使得爱情变得淡薄。如果她不改变,那么那位有着林嘉树欣赏的品质的女同事,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婚姻造成更大的伤害。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依附于别人而生存只能造成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依附的主体离去,你就会失去依靠,造成心理、生活的失衡,甚至失去生存的能力和勇气。所以,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