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3261600000077

第77章 献祭心理——爱情中的利他行为(2)

(1)温柔却坚决地拒绝男友。情到深处自然浓,恋爱的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亲密的加深,自然而然地想要亲近对方,触摸对方,但是只要是通情达理真心爱你的男生,是会因你的坚持而接受你的拒绝,或者为你考虑,自己就会停止。毕竟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婚前性行为还是持不赞成的态度。而你会发现,学会拒绝发生性关系,会使自己变成一个成熟稳健、思想细腻的人。当你能够用言语和思想表达你的感情,而不是仅以身体的接触为表达方式时,更能说明两人的情感加深了,思想上的契合更紧密了。

(2)和男友尽可能少地制造容易出轨的、暧昧的氛围。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冲动起来就会很难控制住自己,再加上恋爱对象的半推半就,事情就很容易发生。所以为了避免自己事后后悔,就不要长时间地和男友待在一个暧昧的无人的环境里。女性更应该注意不要轻易答应男友去他房间,因为你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你已经做好准备的信号。

(3)在交往前,和男友约法三章,明确表明自己不愿意发生婚前性行为。俗话说:“先礼后兵”,先说好了以后如果再发生这种情况,那你也可以义正词严的拒绝他。

(4)应急措施:如果到了关键时刻,自己不愿意当面和他闹翻,温柔地说“不”又不管用的时候,你不妨把“大姨妈”搬出来。对方信则信,不信估计也不好说什么,拒绝的目的自然达到。

自我牺牲:

你们的爱情很完整,我的爱情却被牺牲

人人有享受人生幸福的权利,而获得爱情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司汤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吴敏的目光开始离不开张伟了。等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被他的成熟稳重、富于责任感和幽默所吸引。看得出张伟对自己也有好感,两人平时走得比较近,也有很多共同语言,关系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就在吴敏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表白时,好友孙玉兴冲冲地找到自己,说她喜欢上张伟了。

孙玉是吴敏一起长大的好友,比吴敏小一岁,由于读书读得早,两人一直在一个班上。她对吴敏很依赖,吴敏也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听到她的话,吴敏顿时傻了眼。思来想去后,吴敏决定放手。如果仍旧去争取,自己会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因为她是自己的妹妹。哪有姐姐和妹妹去争男友的?她不想失去这个妹妹兼死党。吴敏觉得孙玉已经把话说破了,如果自己不放手,那么两人之间多年的情谊就有可能荡然无存;自己虽说喜欢张伟,但毕竟没有点破,孙玉也不知情,只要自己不说,完全可以当这件事不存在。妹妹还是妹妹,张伟也可以当成朋友。

打定主意后,她变成了孙玉的感情参谋,帮她出谋划策,帮她打扮,为她分析问题。孙玉感激得不行,更加依赖吴敏,而没有注意到她眼中的失落与悲伤。失落的还有张伟,他一直以为吴敏对自己有好感,结果看着她突然为了孙玉的事张罗,总是有意无意提起孙玉的好,暗示自己应该珍惜那个女孩。他以为之前是自己自作多情,也就断了这个念头。在孙玉的努力和吴敏的帮助下,张伟终于和她走到一起。中间发生了什么矛盾,也有吴敏从中调解劝慰。在她的一路保驾护航中,两人准备结婚了。

吴敏觉得自己做得对,但心中的悲伤始终难以消解,她也尝试着与别的男孩交往,但始终没有遇到称心如意的。眼看自己年纪渐渐大了,情感却依旧没有着落,她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伟大而苍凉的牺牲。

吴敏的确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然而她的牺牲未必正确。三个人,男未婚女未嫁,连恋人都不是,只是彼此之间互有好感,不存在抢夺一说,更没有吴敏心中的那种负罪感。很显然,吴敏比孙玉的胜算大得多。究竟谁和谁会在一起,除了女方的意愿,别忘了张伟也有选择的权利。他有权选择一个他认为的更合适的人陪自己走完人生。而吴敏的积极撮合以及与孙玉的关系,看上去是一种伟大的牺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尊重张伟的意愿,是忽略了他的选择。爱情是两厢情愿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操控。

这种牺牲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第一,吴敏长久地难以走出这种黯然退场带来的情感伤痛,还要在人前装作为他们高兴;第二,错过了理想的人选,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能遇到称心如意的人。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她的婚姻和生活。

无独有偶,张惠本来一心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男友刘阳的前女友孔华突然出现了。孔华当初因为出国留学而和刘阳分手,现在回国后,经历了一些感情波折的她还是觉得刘阳最适合自己。她找到了他重叙旧情,并积极从工作上帮助他。刘阳也动了心,当初两人感情很好,分离是因为很多无奈的现实因素,而且孔华的确非常优秀。他一开始还努力控制自己,因为他知道这对张惠实在是太不公平,时间一长,他开始将责任抛到脑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孔华的怂恿下,他鼓起勇气,要求张惠成全他们,因为“毕竟她比你先到,她现在很需要我,我不能再伤害她”。张惠想不到自己看上的人竟然会露出如此无耻的嘴脸,在将他一顿痛斥之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惠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刘阳的确不值得她再留恋。在最后的谈判中,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张惠身上,使得张惠倒成了他感情路上的绊脚石,伤害了他和孔华,实在是无耻!这正好说明了他的软弱和没有担待,他辜负了张惠,却没有勇气承担,便颠倒黑白。如此一来,他心中的负罪感就被消解,而如果以后有任何问题,那么责任都在张惠身上,他变成了一个无辜被动的受害者。这样的人,如何托付终身?张惠虽然会痛苦,但避免了以后更大的伤害,不能不说是好事一桩。

爱情中,能为自己幸福负责的只有自己,你无权要求别人为了你而做出没有止境的牺牲。没有谁有义务去成全谁。就像郑秀文在《完整》中唱的那样:你说人毕竟不是草木,最后还是变了心,自己也很痛苦。而虽然曾经以为我就是你的全部,她的出现却让你有了新的领悟。你要我给你最后的眷顾,只有我能成全你这份完整的幸福。你在我面前表现得那样地无助,我连苦涩地笑,仿佛都显得残酷。你们的幸福很完整,我的幸福却被牺牲。伤我最深的人还在我面前说别太残忍。你们的爱情像星辰,我的爱情化作烟尘。我想我只能说,成全你们不是我的责任。

自欺欺人:原谅让他犯更大的错

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

——培根

邓杰一天比一天回来得晚,每次都是一身酒气地到家,陪伴李丽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的解释是:“最近接了一个大项目,要应酬客人。”李丽信以为真,心疼得不得了。后来在一次公司举办的带家属参加的聚会上,李丽才从他同事哪里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项目和应酬。这天李丽悄悄跟着他来到了灯红酒绿的酒吧,看到的是他和一个妖娆的女子打情骂俏。邓杰见再也隐瞒不下去了,赌咒发誓地说自己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又怕李丽担心自己,这才到酒吧放松放松,和那个女子也是逢场作戏而已。李丽一听就心软了,觉得自己没有能够分担他的压力,自己也有责任。况且看他对天发誓的样子,认为他的话全是发自内心的,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便要求他断了和那女子的联系。邓杰一口答应下来。两个人的感情似乎在这件事后变得更好了。

邓杰始终没有让李丽省过心。她跟着又发现他在网上认了很多干妹妹,还在一些交友网站上发布了交友信息。面对气得落泪的李丽,邓杰又再度举手发誓:认干妹妹是因为她们先加的自己,他不忍伤女孩子的心,就用认作妹妹的方式委婉地拒绝他们。发布交友信息是觉得好玩,想看看都是些怎样的人。几天冷战后,看着邓杰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着他拼命讨自己欢心,听着他绝不再犯的誓言,李丽再一次原谅了他。

邓杰规矩了没有多久,李丽发现他开始背着自己接电话,总是随时删除手机中的通话记录和信息,甚至半夜起来到卫生间小声地接电话,拿回家的工资也越来越少。还没等她开口质问,“小三”找上门来了:两个人已经在一起半年了,邓杰总是在她面前骂李丽是黄脸婆,总嚷着要和“小三”天长地久。现在她已经怀孕了,李丽应该识相地退出。李丽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自己这么无私地为他付出,一次又一次原谅他,他就是拿这个来回报自己的吗?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值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别人的宽容与谅解打动。邓杰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他应该而且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当他第一次背叛爱情后,他就应当为这种背叛付出代价。而李丽轻易地原谅,便传递给他这样一个信息:背叛的成本很低。如此一来,他便没有恐惧和约束,因为对他来说,即使被发现了,也无非是一堆好话加上几天的积极表现,他不会因此有任何损伤。背叛成本的降低,使得他背叛的冲动和可能性被极大地增强了,最终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杨磊工作很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陪女友钱小燕,他对此也觉得内疚,就从别的方面尽量满足她的要求,以至于朋友们都说他这是在纵容她。他只是嘿嘿一笑,没有放在心上。钱小燕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位男网友,双方在游戏中以夫妻相称,说话非常肉麻。杨磊知道了很是生气,但她解释说这只是游戏,好多人都这样,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杨磊沉默了一会儿,只是要求她将这个号删了,不要再和那个人往来。钱小燕答应了。结果“十一”放假时,钱小燕背着他去了另一个城市见那位网友。面对生气的杨磊,她解释说他没有时间陪自己,自己无聊,是在独自去旅游的时候碰巧遇上的。一说到没时间陪她,杨磊又泄气了,只是那么说了她几句,没有再深究下去。日子又归于平静,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脑上发现钱小燕又开始打那个游戏,还是那个网友,从两个人的聊天中才知道,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了,对方还是一个有家室的人。杨磊气得差点砸了电脑: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就忍心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我呢?

杨磊的宽容,只是加大了钱小燕对他、对这段感情的不重视,似乎他有义务不断原谅自己。同李丽的例子一样,他的原谅太容易取得,使得钱小燕心中的背叛成本被降低,她才敢肆无忌惮地一次次越过底线。时间一长了,在她心中,会觉得自己最为重要,而忽略了杨杰的感受,漠视了她应有的责任,无所顾忌,因为对方怎么都会原谅她。

我们说宽容是一种美德,但这种美德不是每次都必需的。每一次的原谅都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且要为这种后果负责。如果只是无原则的一味原谅,那么美德就会贬值,变成一种毫无价值的浪费,甚至变成对方心中的笑话。还是那句话,不要降低了对方犯错的成本,否则你就是伤害自己的帮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