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3261600000048

第48章 真的可以相信别人吗?(3)

小张是不是冤大头?是他错误地估计了员工之间的“统一战线”,其实大家或许是一时冲动,等到事后转念一想,惹怒老板的下场是自己不能承受,就不愿意承担责任了。小张在做这件事之前,虽然想过离职,但这么快就走人对他来说还是意料之外的,他即将去哪里呢?而现在的处境都是自己冲动行事的后果,我们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我们还敢相信职场中的统一战线吗?现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1.统一战线的特征

可靠的统一战线来自伟人******的话,本来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现在引申为职场中,某些成员因为利益或价值观的趋同,就某种明确的目标达成一致,分工严密,且有组织纪律性,成员间要定期沟通作战方案,只有这样的统一战线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统一战线都是阶段性的,当达成目标后,统一战线的使命就完成了。

2.临时统一战线的不稳定性

案例中小张及其同事和老板之间,都存在雇佣关系。从常理出发,雇员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挣钱养家糊口,因此雇员的愿望都是一致的。那为什么到了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呢?难道他们不明白斗争会带来的好处吗?事实上,只有小张一个人卷铺盖走人,付出了代价,其他人甚至因祸得福享受到了免费的假期。怎么来看这条战线的不稳定性呢?和小张一起准备争取权益的员工中,有的人只是一时冲动,受当时气氛的影响,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在老板的威逼利诱下,当然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案例中的老板,已经了解到了这当中部分人是意志力不坚定的,他们要求加薪的统一联盟是不可靠的,所以对员工们采取了逐个击破的方法。结果,这些员工就在老板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中,改变了自己的主张。

3.人性的弱点

就像小孩子对比自己年长孩子的自然崇拜一样,成人对位高权重的人也存在着又惊又怕的感情,也有人分析这种现象为哺乳动物对于优胜劣汰规律的反应。当你面前的人,和你所处的权力差距、经济地位差距越大,也就是俗称的身份地位越远时,人的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会倾向于趋同他的观点,放弃自己的主张,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或许是社会化的结果,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这个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普通员工面对咄咄逼人的老板时,可能无意识间就做出服从权威的行为。

4.怎么面对未来

对于小张来说,抱怨同事的出卖肯定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怎么避免陷入被动。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张会不会再也不敢相信同事呢?有可能小张再也不轻易相信同事的言行了,可能会对同事圈内的统一战线嗤之以鼻,但他最终需要学会的,还是为人处世之道。

统一战线是指针对有共同利益的成员来说的,当然这个利益的存在要不以违反组织的利益为原则。比如你在同事圈内组成了按照业余爱好组成的团体,当然这个团体的目的是为了同事生活更丰富多彩,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关,当然是和组织利益一致的。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团体是值得信赖的,也会支持这样团体的发展。对你当前组织利益将造成损害的统一战线,即使对你的诱惑力再大,也要坚持原则,毫不犹豫地拒绝,否则不仅会给你的人格造成污点,也会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同事的信任,怎么开展自己的工作?但发展信任的第一步就是给对方机会,给对方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同时也是给对方“暴露”缺点的机会,你可以从同事说话做事的方式方法中看出他的思维轨迹,看看他是否适合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

和上司保持恰当的接触,能够达到沟通、互相了解,但又不会距离近到同事“嫉妒”你,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但有距离的互动。对平级的同事,要做到好事坏事都不可过分张扬。

掌握别人的把柄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发觉我们不知道的越多。

——编者

小林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员工,聪明活泼,业务能力强,在公司人缘也不错,但最近老提不起来精神上班。男朋友关心地询问她后才知道,最近工作中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她所在部门的主管娟因为是她大学时的师姐,再加上小林的工作能力又强,所以主管平时对她的工作照顾有加,在小林做了一个大的订单之后,还曾经开玩笑地说小林这么努力,迟早都会升职的。小林谦虚地说,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鼓励,我什么都做不了的。不光嘴上这么说,小林对主管还是怀着感激之情的,一是主管有能力,二是对人又比较公正,所以小林看好了主管一定能升职,刚好自己坐上主管的位子。但上周发生的一件事,让小林开始坐立不安。

那天,她去主管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刚开了个头,电话响了,原来是经理要主管马上去一趟,主管就让她稍等。小林在办公室百无聊赖,突然,办公室的传真机开始吐出来一张纸,她还以为是客户的紧急文件,就拿起来打算给主管放在办公桌上。她无意间瞥了一眼,吓了一跳。这张纸上,是一个表格,显示的是某某公司的供货单,和自己公司的商品是一致的,而提款人名单里赫然是主管的名字。小林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客户打电话的时候还说是有家公司的报价比你们低,产品和你们的一样,难道是主管……小林不敢往下想了,她慌忙把传真的文件继续放在传真机上,赶紧回了自己的座位。回到座位后,她的心还是狂跳不已,要不要坦白,要不要给老板上报?又转念一想,老板现在可能还不知道这件事,万一被主管发现自己知道了传真的内容了,会不会给自己难堪?又想到,如果别的人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主管的秘密,上报给老板,一旦调查下来,自己该怎么面对?想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小林陷入了迷惘当中。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求知欲是人上进的车轮,对未知世界探索得越多,就意味着掌握的信息越多,就多了一份生存的自信。所以,不管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从来都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我们不仅渴望了解自己,也渴望了解他人。但当我们了解得太多,会出现什么后果呢?我们该怎么去弥补过失呢?

1.情绪困扰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理发师知道了国王长着驴耳朵的秘密,国王警告他如果泄露出去就杀他的头,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别人讲的冲动,于是把这个秘密对着树洞讲了一遍,然后用泥巴封住了树洞。

故事虽短,却寓意无限。你如果知道同级的秘密,你们能因此关系更密切;但你如果知晓了上级的秘密,上级可能会对你“杀之而后快”,因为你知道的秘密越多,就越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我国明代朱元璋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就是典型的事例。

知道了上级的秘密,对你而言,是个极具威胁的事件。你很可能像案例中的小林一样后悔、自责、惶恐不安等情绪失调。这时,一定要冷静,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后悔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要再去回想已经发生的事情,那样只会更烦恼。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在上司面前眼神躲闪,言辞、神情等也不要和平时差距太大,以免“打草惊蛇”,露出马脚,被上司察觉到就不好了。如果你打算跟上司坦白,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想想后路。

2.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