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3261400000047

第47章 开创政治现代化的先河——政治革命(4)

罗伯斯庇尔以斗争坚决、生活俭朴闻名,每当他出现在雅各宾俱乐部时,总会受到热烈的欢迎。雅各宾派是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在废除国王的斗争中,在与****吉伦特派的斗争中,在粉碎国内外敌人反革命武装的斗争中,内部力量是团结的。然而,当他们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以后,内部却开始产生矛盾。雅各宾派原有三位杰出的领袖:丹敦、马拉、罗伯斯庇尔。丹敦因为主张妥协和温和,被罗伯斯庇尔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暗杀。革命力量的削弱,给****革命势力以可乘之机,终于出现了热月9日的政变。

罗伯斯庇尔那天被捕的时间是1793年7月27日下午5∶30。在他被押进监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革命群众的队伍冲进了监狱,人们将他接到市政厅。雅各宾派高呼着口号:“消灭卖国贼”“罗伯斯庇尔万岁”到了晚上8点多钟,被捕的雅各宾派领袖们全部回到了市政厅。市政厅广场上聚集了许多武装的群众战士。如果此时罗伯斯庇尔马上组织起义,可能还有胜利的希望,但是,他犹豫了。

反革命力量很快组织起来了。半夜时分,议长对他的武装首领宣布了血腥的命令,杀死所有革命党人,凌晨2点,他们包围了市政厅。一名宪兵首先冲了进去,一枪托击中了罗伯斯庇尔的下颌。罗伯斯庇尔同他的22名战友又被押进了监狱。第二天下午,罗伯斯庇尔等20多名革命人士在没有审判的情况下被送上断头台。17时正,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战友们被处决。

法国革命史上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这个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对于法国资产阶级来说,真正的革命是由一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人所领导、并取得成功的。

拿破仑成为法国终身执政者

拿破仑·波拿巴,就是法国议会宣布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的拿破仑一世,1769年出身于法国外省科西嘉岛上一个破落贵族家庭。少年时期拿破仑就被送进军事学校学习。16岁时就担任了炮兵少尉。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参加了抗击外国干涉军的战斗。1793年12月,拿破仑率军取得士伦战役的胜利,晋升为准将。督政府时期,曾率军击溃巴黎保王党叛乱。为反击反法联盟,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并一举击败奥地利。

1799年11月,拿破仑将军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亦称“雾月政变”。11月9日在巴黎驱散立法团的五百人院即下院,推翻了由法国热月党人执政的督政府;11月10日,组织新的立法委员会,成立执政府,颁布共和八年宪法,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势对他非常不利。在国内,诺曼底、布列塔尼和旺代等地保王党的反革命反叛乱活动猖獗;在国际上,法国当时仍然处于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包围之中。

面对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拿破仑采取强有力措施,平息保王党人的叛乱,建立国内和平。拿破仑在平息内乱时采取了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针。

诺曼底、布列塔尼和旺代等地的叛乱分子中,许多人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因对1790年制宪会议通过的《教士宣誓法令》不满而被撤职,遭到监视、逮捕或驱逐出境。拿破仑公布了招安法令,明确区分了十恶不赦的首要分子和受骗的一般叛乱分子,并承认以前政府的一些法律是不公正的,侵犯了公民的安全和信仰自由。法令还保证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宽容政策也扩大到那些拒绝宣誓的教士,他们可以回到法国,甚至允许在不会引起反对的地区执行宗教职务。这一分化瓦解政策对叛乱分子产生了积极影响。

46-拿破仑

1799年11月,执政府派代表与叛乱分子谈判,缔结了第一次停战协定。该协定一直延长到1800年2月。

在这期间,一些叛乱头子投降了。但与此同时,拿破仑也发布了加强对叛乱分子的武装镇压的公告,“再不能容忍那些没有信仰、没有祖国、堕落为外国敌人的可耻工具的人,拿着武器反对法国了”。他命令对叛乱分子们决不能手软。他派布律纳将军和费弗尔将军到叛乱地区,去那里暂时中止了宪法的实施,并且下令枪毙那些携带武器或是鼓动叛乱的人。

在拿破仑招安政策的瓦解和军队的武力讨伐下,一度十分猖獗的叛乱,到1800年2月底,即拿破仑上台不到3个月,就基本被平定了。

在平定国内保王党叛乱活动的同时,拿破仑的目光也在密切注视着欧洲的形势。他曾努力想用和平手段瓦解第二次反法同盟,因为经过8年战争的法国迫切需要和平。1799年12月,拿破仑致信英王和奥皇,提议立即停战媾和。但是,他收到的却是英王让大臣回复的一封奚落拿破仑的信:“如果法国真诚渴望和平,那么,现实的和持久的和平的最好最自然的保障就是让法国原来的王室复位。这个王室统治法国已达数百年之久,并使法国国内安享太平,在国外备受尊敬。无论何时王室统治的恢复将立即排除和平谈判的一切障碍。”

奥地利又一次成为意大利的主人后正企图从意大利发动对法国的进攻。

尽管和平的希望破灭了,但拿破仑已经赢得了部分时间。1800年4月拿破仑已基本平定了国内叛乱,骑上战马来到了战争前线了。拿破仑看到了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后台是英国,而急先锋却是奥地利。拿破仑要战胜反法联盟,要战胜英国,首先要战胜奥地利。

拿破仑赶到前线后,凭借他军事天才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立刻注意到强大的奥军的一个致命弱点:把自己一支庞大的兵力置于敌人可以从后方打击的地方,他马上抓住机会加以利用。

拿破仑通过制造假象,在奥军后方空虚之处秘密地但并非不透风地建立了一支由新兵和过期服役的老兵组成的预备队,使奥军对自己的后方更为放心,以为是拿破仑企图迷惑他们以解热亚那要塞之围。

但与此同时,拿破仑组成了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秘密而迅速地通过欧洲天险阿尔卑斯山隘道,出现在奥军的后方。1800年6月14日,法奥两军在马伦哥进行了大会战。结果是,在双方损失都很严重的情况下,奥军最终败下阵来。

马伦哥战役之后,法奥和平谈判即开始。谈判一直持续到同年12月,当法军再次于战场上重创奥军并向维也纳乘胜进军时,奥地利才最终于1801年2月接受了拿破仑提出的相当苛刻的吕内维耳和约。

同时,拿破仑又采取了一个重大的外交步骤:利用英俄矛盾,说服俄皇保罗一世放弃了干涉法国内政的意图,并于8月29日宣布英国所有船舶的封港令,把英国从波罗的海排挤出去。至此,第二次反法同盟实际上已经瓦解,只剩下孤单单的英国。英国不得不放弃战争手段,接受和谈。1801年10月,英法和谈开始,1802年3月两国签署亚眠和约。

拿破仑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天才和政治才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并使国内获得了和平。这一切使拿破仑赢得了极高的的声誉。1802年8月2日,法国议会做出史无前例的“全民决定”,宣布拿破仑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终身执政。

《拿破仑法典》

1804年法国公布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在任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时亲自参与编纂了这部法典。1807年和1852年,法国先后把这部法典命名为《拿破仑法典》,以纪念拿破仑对这部法典的卓越贡献。因此,《法国民法典》又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曾自豪地夸耀说:“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40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的草拟和制定工作,主要是1799年执政官制度确立以后开始的。

1800年,执政府任命由4名法律专家组成的起草委员会负责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拿破仑亲自参与《民法典》的起草指导工作,他要求编纂者要“做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不要做法律的制造者”。

法典草案除了交枢密院审议外,还送交法国各法院征求意见,然后分成36个单行本由法国国会通过。在帝国建立后,被综合为《法国民法典》,于纪念法国革命纪元12年的风月30日,即1804年3月21日,最后以法律通过。

《法国民法典》分总则: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第一篇:人法,包括民事权利的享有、人格的保护、住所、监护、教养、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婚姻配偶之间的关系、宣告婚姻无效或离婚而解除婚姻。第二篇:物法,即对各种财产权所有权、用益权和役使权的规定。第三篇: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即继承、赠予,结婚时授予妻子的财产和债务关系,以及关于各种契约、法定的和约定的抵押、诉讼时效和权利取得的法定期限的规定。确立传统罗马法将债务关系分为契约、准契约,不法行为和准不法行为。这部民法典共35章,2281条,文字简明,逻辑严谨,体系完整。通观这部法典,它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

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契约自由或契约自治原则以及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原则。

《拿破仑法典》的问世与颁布施行,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的开始。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的法律称之为古代法,而在此之后的法律则称为现代法。

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法国民法典》正式在法国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的产生,既是拿破仑夺取政权后的第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拿破仑巩固政权的一项具体措施。

拿破仑远征俄国

拿破仑从1804年开始到1814年,前后统治法兰西达15年之久。在这15年的统治中,拿破仑体现出两个特点:一、国内改革;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法国革命的成果,后者为他赢得了杰出军事家的美誉。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拿破仑打了许多场漂亮仗。如马伦哥会战,拿破仑在不利的条件下反败为胜,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乌耳姆战役,是拿破仑精心运用“兵贵神速”取得的成功之战;奥斯特里茨之战,拿破仑令法国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随着几次大战役均取得胜利,拿破仑决定远征俄国,让沙皇亚历山大臣服于自己。1812年6月份,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越过涅曼河,进入俄罗斯控制下的立陶宛。

法军异常顺利地占领了立陶宛。凭多年的作战经验,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对劲,便下令找几个老百姓来询问一下情况。士兵们左找右找,却没有找到一个原来,在法军来到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实际上,正是这样,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站在冷寂的荒野中,处境艰难。有将领向拿破仑报告说,他们的物资供应已经短缺了,人员病困交加,部队战斗力大受影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继续前进向斯摩棱斯克进军到那里彻底消灭俄军。”拿破仑果断地下达了进军命令。

在斯摩棱斯克,拿破仑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结果有1.2万余人战死。拿破仑看到硬拼不行,命令用大炮射击。拿破仑达到了目的,一阵猛射之后,对方便悄无声息了,法军争先恐后奔入城内。进城之后,他们才发现,没有一个伤亡的敌人。原来,俄军又安全转移了。法国官兵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在物资供应极度缺乏的条件下,他命令部队继续东进。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在波罗金诺地区与俄军相遇,波罗金诺是距莫斯科10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村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拿破仑了解到这里的地形后,便投入了大量兵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它。在13万兵力的法军和600门大炮的强大攻击下,波罗金诺成了拿破仑的囊中之物。

就在法军将士欢庆胜利时,俄军位于村南箭头堡阵地却钻出一门门大炮,一颗颗炮弹飞落法军阵地。拿破仑立即命令手下一位将领去摸清敌人的情况,及时报告。不一会儿,那位将领回来了,他禀报说:“报告陛下,情况已经摸清了。那里共有12万俄军。其中有8.5万名是后援部队。还有300门大炮。”

俄、法双方的炮战开始了。法军将400多门大炮全部动用起来,俄军则用他们的300多门大炮还击。一阵射击之后,拿破仑看到俄军火力明显减小,认为时机已到,就命令部队冲入俄军阵地。法军个个高呼着向箭头堡扑去。俄军也不甘示弱,对准法军猛烈开火,结果法军成批地倒下。但是,由于法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俄军,尽管伤亡惨重,最终仍然冲进了箭头堡,击毙了残余俄军。俄军守堡士兵全部阵亡。俄军主帅巴格拉基昂迅速调集8.5万后援部队增援,面对法军,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命令俄军坚决夺回箭头堡。俄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终于又夺回了箭头堡。

在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共有8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奋力反扑,又8次夺回箭头堡。到傍晚时分,拿破仑又重新组织兵力,作第九次争夺,俄军也积极组织有效的反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巴格拉基昂的身旁,巴格拉基昂血流如注,慢慢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法军趁势攻入箭头堡,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部队撤退。这次争夺战以法军的胜利而结束。

1812年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攻进莫斯科。但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需物资,这时更加紧张。10月18日,俄军又袭击了法军,打死打伤法军3000余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所以,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军伏击,加上天寒地冻,士兵们成批地死去。11月29日,在渡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 000万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了20 000瘦弱的士卒。

拿破仑这次远征俄国,遭受到了重大损失,他所领导的武装斗争最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惨败。

维也纳会议

对于拿破仑来说,1812年远征俄国时遭到俄国军队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就像冰天雪地一样,给拿破仑的统治事业以毁灭性的打击。1814年4月初,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从此退出了欧洲政治舞台,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小岛。波旁王朝复辟。数十万反法联盟大军雄踞在法国首都巴黎等地,使法国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不安。同年6月,波旁王朝任命塔列朗为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临危受命,上任伊始,便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力求改变法国的险恶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