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3261400000028

第28章 华夏文明的繁衍与传承(3)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由于帝国的势力范围波及到了亚欧的大部分地区,使得当时的欧洲小国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这一时期的东西贸易往来畅通无阻,十分频繁。许多西方商人往来其间,有的不仅受到了元王朝的礼遇,而且还得到了不同的官职,成为元帝国的臣子,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

公元1269年,马可·波罗15岁,常年从事商业活动的父亲和叔叔带着香料、珠宝和元世祖忽必烈写给教皇的信,从东方的中国回到了故里威尼斯。他们把如何到了东方的中国、如何见到了中国的忽必烈皇帝和中国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风土人情都讲给了马可·波罗听。父亲和叔叔这段神奇的经历,让马可·波罗惊羡不已,同时也使他对神奇的东方产生了憧憬,并决心成为一名商人去游历东方世界。

1271年,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上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开始了东方之旅。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然后,从霍尔木兹,改走陆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新疆。然后,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在今内蒙古,元朝的陪都)。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4个寒暑。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皇帝介绍了马可·波罗。忽必烈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今北京)。后来,又留他们在元朝担任了官职。

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掌握了朝廷的礼仪。他借奉皇帝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流连忘返。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到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进行汇报。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忽必烈提出回国的请求。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24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整理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产生无限神往。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欧洲广泛流传后,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同时也使这位颇负盛名的旅行家获得了自由。

郑和下西洋

郑和(公元1370年~1443年),本姓马,名三保,回族,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平定四川以后,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领两支大军进入云南,打败了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11岁的马三保被掳入傅友德军中。从此,他随傅友德军到过南京、北平,并从征于塞外。公元1390年,傅友德受燕王朱棣节制后,马三保因身强力壮聪明能干,被燕王召入藩邸为宦官。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郑和一直跟随在燕王身边,传达命令,多次参加过激烈战斗,立了战功。燕王即位,马三保因“阉从有功”升为太监,赐他姓名为郑和。

明成祖即位以后,国内经济继续发展,国力强盛。明成祖为了宣扬国威,据说也为探察建文帝的下落,“锐意通四夷”,任命郑和为钦差总兵太监,通使西洋。下西洋前,明成祖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建造海船,命福建都司造海船137艘,南京卫造海船51艘,浙江都司造海船1108艘。在航海技术上,也采用当时属于先进的技术。所使用的磁性罗盘针已相当精确,有24个方位,它对航海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一地到另一地航行了多少更,便可知总共多少里。明成祖还为郑和组织起人才齐全的出使队伍,从全国各地选择了一批通晓阿拉伯语的懂天文的阴阳官,管医治疾病的医官和医士,以及民梢(船工)、买力(采购人员)、书手(文书)等,共计27000余人随行。最后,明朝政府准备了大批的粮食,大量的绸缎、丝、布匹、瓷器、书籍、金银、铜、铁器、钱财,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有充分的物质条件。郑和的船队一般都是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先到福建五虎门,由五虎门南下占城(今越南南部),再由占城到满剌加(今马来亚)、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等,穿过马六甲海峡继续往西行驶。当时的船只都是帆船,需借助风力,所以郑和出使时都是在冬季或早春,以便借助于东北季风。郑和回国时都是在夏季,以便借助于西南季风。郑和前三次出使的终点都是印度半岛南端的古时(今印度卡利库特)。自第四次以后,才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到达波斯湾沿岸,并与阿拉伯半岛诸国和非洲东岸的一些国家发生了交往。起初,郑和船队是沿海岸线航行,后来,郑和的船队便由印度半岛南端横渡印度洋,直达红海口和非洲东海岸诸国。

27-郑和

把图下的文字去掉

郑和每到一地,首先是宣读明成祖对各国王和当地头目的诏谕,以宣扬中国皇帝皇恩浩荡,邀其到中国朝贡。接着对国王进行一番赏赐,赐物主要是金银和文绮、彩绢等物,且惠及王妃和大臣,诸国君长自然也要有一番奉献。这些官方活动结束后,再与当地进行一些货物交易,换回一些宫廷需用之物。

郑和在海外也使用过三次用兵的故事。

一次是在旧港(即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当地有一个头目是华侨陈祖义,他在当地称王称霸,还公然在海面上聚众抢劫来往船只,经常谋财害命,过往旅客和附近人民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公元1407年,陈祖义得知郑和的宝船要来旧港,想到船上的珍宝一定不少,心中暗自高兴,企图借此发一笔横财,于是便暗中策划劫掠。后来郑和觉察到了他有阴谋,起初还想争取劝他改邪归正,但同时也作好充分的防卫准备。陈祖义当面表示友好,夜里便动手偷袭,结果被活捉,带回国内,后来被明成祖下令杀掉。

第二次是郑和第二次出使时,明成祖特意让郑和去暹罗国(今泰国),要求暹罗王与占城、满剌加等邻国搞好睦邻关系,不可恃强凌弱。原来,占城的贡使回国时,因遇大风而漂至彭亨,被暹罗军扣留,明成祖赐给满剌加和苏门答剌的印诰也被暹罗军强行抢去,两个国家都来向明成祖控告暹罗王强横无理。郑和到暹罗国后,暹罗王还带兵数万,袭击郑和船队。在苏门答刺军队的密切配合下,郑和指挥将士们英勇杀敌,把暹罗王的军队打得大败,并活捉了暹罗王。但郑和并没有因此而杀他,只是向他宣读了明成祖给他的敕谕后,便放了他。暹罗王心存感激,便马上遣使来中国,“贡方物,谢前罪”,遣还占城贡使,送还满剌加和苏门答剌的印诰,使这一带恢复了和平和安宁。

另一次是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当时锡兰国王叫亚烈苦奈儿,据锡兰历史著作所说,他“不敬佛法,暴虐凶悖,靡恤国人”。他对郑和使团采取了极不友好的态度,令其子纳颜图谋引诱郑和一行离开宝船,俘虏他们,借以勒取赎金;同时发兵五万到海边,去拖动明朝宝船。这一毒计在富有外交和军事经验的郑和面前破产了,郑和不仅机智地避开了他们的偷袭,而且带领随行的将士包围了锡兰王宫,俘虏了亚烈苦奈儿,把他送交明朝朝廷处理,后来朝廷派人将他送回了锡兰。此后,中锡两国重归于好,锡兰使者不断到中国朝贡,那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劫掠郑和船队的事。

郑和七次下西洋(公元1045~1433年)共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吕宋(今菲律宾)、马来亚等国的国王都曾亲自来华访问。28年的航海活动,耗尽了郑和的心血。公元1443年(宣德八年)4月上旬,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最后一次航海的归途中,病死在印度西南部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他生前每到一处,就给当地人民带来好处,或做出贡献。至今印度尼西亚有三宝珑,泰国有三宝港等地名,反映了东南亚各国人民和华侨对郑和的怀念和爱戴,南洋华侨至今仍尊称郑和为三宝公。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它比西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人的航海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对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公元1581年~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世代行医;父亲李言闻,对医学颇有研究,因自己年青时行医被视为职业低下,不能入科第,故不喜欢时珍再继承父辈行医的职业,要时珍立志走科举之路。

李时珍少时聪慧过人,遵父训读了《四书》《五经》之类八股文章,14岁曾中秀才。由于淡泊名利,看透他所处的时代,由于官场腐败,更加无意仕途,故17岁后,参加武昌府试,屡试不第。父亲要他继续努力,但李时珍早已无心求取功名。父亲看拗不过他的铁石心肠,只好凭他选择自己的道路。从此,跟随父亲左右,抄药方或上山采草药,同时攻读《内经》、《伤寒论》等,取得长足进步。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蕲州一带,因受洪水灾害,灾后瘟疫流行,百姓贫困无钱求医,只好求诊于李家。李时珍有志学医,且体恤民众疾苦,借此机遇,临床实践。在他父子俩施诊下,治好许多病人,受到乡里好评,这更坚定他学医的信念。在他勤奋钻研下,37岁的李时珍已成为荆楚一带名医。“千里求药于门”者,络绎不绝。

有一天,楚王的儿子患气厥病,久治不愈,慕名派人请李时珍为他儿子治病,三服病愈。楚王挽留他在府中任“奉祠正”,兼楚王私人医生,李时珍同意了。他认为,楚王一向与郝、顾两富绅交厚,两家藏书甚丰,借此机遇博读有关《神农百草经》、《征类本草》等历代药典,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李时珍深知,一个医生只明医理,不懂用药,也不能治好病,懂用药必先懂药理。为此,他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做了撰著《本草纲目》的准备。

不久,朝廷令全国名医集中太医院,楚王只好遵旨推荐李时珍赴京都太医院任职。李时珍也借此机会,更好地与名医切磋,交流医术;同时,又能阅读到民间见不到的善本医学典籍。李时珍是一个正直的人,当他看到明世宗对真正的医学并不怎么重视,却一贯迷信于一些骗人的方士,让他们整日在宫里做道场,炼金丹,想借此机会使自己长生不老。李时珍厌恶那歪风盛行的环境,但他还是想借太医的力量,依靠国家出资重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缺陷的《本草》。在此,他几次提议编撰《本草》一书,都被拒绝,甚至还有人指责他“擅动古人经典,狂妄至极”。李时珍雄心受挫,翌年,告病归里。

回到家乡后,他边行医,边查阅前贤著述、药典、典故、传奇等,“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此外,踏遍青山,尝尽百草,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诸省,攀登天柱峰、茅山、武当山,采集标本,求教于药、果农,亦偷尝仙果(椰梅),熟食鼓子花(旋花)。他非常注重实践,好多药用植物都是在实地考察研究中发现的。

李时珍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撰著《本草纲目》一书,全书共52卷,分为16部62类,计190余万字,入书药物1892种,处方11096则,附图1600幅。详尽地讲述了药物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还说明了炮制方法,分析性能和功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医药经典。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76岁的李时珍与世长辞了。3年后,即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流传于世界各地,早期该书就已被日本、朝鲜、英国等国翻成日、朝、英、俄、法等国家文字出版,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