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远舞曲
32611400000009

第9章 北漂的选择

比起即将踏上未知行程的于羽,当年独闯京城的林箐更多了一份青涩和茫然。林箐在老家和省里找了两个多月的工作,终于最后还是放弃了努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箐笔试连续拿了两次第一名,面试的时候却都被刷了下来。林箐不敢表示什么,心里觉得委屈,刚刚说了一句,父亲便火气冲天:“怪谁?怪你自己没本事,别人怎么不被刷偏偏把你刷下来。”从小到大,林箐只要遇到不顺心的地方,只要稍稍抱怨一句,父亲都是以发火或者责怪女儿没用的态度应对,以前小,林箐还试图反抗过,可是这只能激起父亲更大的火气,有几次要不是母亲拼命维护着,林箐早就被揍得鼻青脸肿了。林箐心里既愤怒又悲伤,可是还能说什么呢?自己是没用,没用的让林箐觉得很绝望。

公务员考试要等到年底,林箐想了想,如果要待在家里,安心复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自己一天不工作,父亲都不会给自己好脸色。她想了又想,决定接受辅导员之前的建议,到外边去闯一闯。于是林箐便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其实当初在对目标城市的选择上,林箐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虽然在此之前,林箐的足迹仅限于老家和学校之间,挺多再加上去太原参加过几次考试。但是林箐是个有想法的女孩,她通过对辅导员建议的几所一线城市进行一一比较,最终才敲定目标。

首先是上海,林箐其实很喜欢上海,虽然她从没去过上海,但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林箐很快就获得了自己对于这所城市的印象:“海派、洋气。”上海既有十里洋场的怀旧沧桑,又有金融之都的日新月异。最最让林箐感兴趣的是别有风味的上海女人,无论是如寂寞烟花般的陆小曼还是拥有凄美人生的阮玲玉,不管是苍凉传奇张爱玲还是霓裳魅影唐瑛,这些飘零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朵灵动别致的浪花总能激起林箐这个有点文艺神质的女孩对于那片土地的无限想象。

不过,喜欢归喜欢,向往归向往,林箐还是很快否决了想成为沪漂的打算。米米撇着嘴说:“林箐,你可千万不要去上海哦,听说上海人很小气,他们吃红烧肉都是数着块数吃的,我怕你去那边会饿瘦的。”林箐笑着说:“难不成你们家吃红烧肉要扛着整头猪边烧边割着吃?”

米米气呼呼地瞪着林箐,嘴巴里继续嘟囔着:“反正上海我觉得你是一定不能去的,听说上海人特别排外,凡是外地人,他们都统一称呼别人’乡屋里’(乡下人),一幅自以为是的样子。”

林箐笑着反驳:“你说的都快过时了,人家现在改称呼了,叫做硬盘。”

“啊!”米米惊呼,随后又很惋惜的叹了一句:“又一个好好的词被毁了。话说这些年被毁掉的词还少吗?小姐从尊称到职业,美女从惊艳到性别。至于同志、干爹、表哥、二奶现在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听了米米的话,林箐简直乐不可支。不过林箐不打算去上海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上海传说中的排外。对于这一点,林箐有着和米米不一样的认识。林箐曾经看过有些很有见解的网友试图解释这个矛盾,比如“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基数的增长支持,于是外地人蜂拥而至,给本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增速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就业、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对本地人机会的冲击,所以两者通常就会产生矛盾。”又或者是:“不同地域的人口大家的生长环境、生活背景以及所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以每个人思想观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也不会完全相同。本来大家相安无事,你在你的小县城里搓麻,我在我的大都会里泡吧,井水不犯河水,可是现在大家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地铁里、公交里、超市里、商场里、办公室里以及菜市场里等各种生活情景里的碰撞,使得这种不同以各种形式毫不掩饰的暴露和呈现出。”

当然无论何种解释,往往都直接反映出本地人和一族不同的心态,本地人通常憋着厌恶又无奈的烦闷,而外地人则充满了委屈又愤恨的悲怆。

“YP(硬盘)赶紧回老家吧,到我们这里来干嘛,明明是想要来赚钱,还偏说为我们城市发展做贡献,买东西不排队,让小孩子随地大小便,垃圾到处扔,城市形象就是给你们这帮外地人给弄坏掉的。”这是本地人的心声。

“你们这群势利小人,看到外国佬满脸媚笑,对待自己的同胞却狗眼看人低,你们拽什么拽,有本事到外国生活去。你北京人也好,上海人也罢,不都还是中国人,既然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人,那你凭什么高人一等?”这是外地人的呼吁。

这样的争吵经常发生在地域新闻的评论区,大家往往看了也是一笑了之,不过有个评论倒是给林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无论是去别的国家也好,去别的城市也罢,一个外人要想真正的在当前所在的地方立足,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融入。”林箐自己心里默念着这个词,只不过对于此时的林箐来说,“融入”只是个概念,至于究竟如何融怎样入,她连想也没想过。

无论如何,此时摆在林箐面前的问题不是融入,而是确定目标城市的选择。上海之所以被林箐PASS掉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离家远,二是南北方各方面差距大。”两个质朴却很有底气的理由。

同样,广州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所以不在林箐的考虑范围之内,那么能够选择的目标城市也只有北京了。

得知林箐最终的决定,米米却又有点犹豫地说:“北京人太多,交通又拥堵,空气又不好。还有一点最关键的,万一你在北京混不下去,想去周边的城市,京津冀经济圈的就业机会不一定比长三角经济带的多。江浙那边民营企业多,经济活力还是比较强的。”

林箐惊讶地看着米米:“没想到呀,你还真有两把刷子,藏着的啊。”?米米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我都是听我家老公分析的。”看来米米的男朋友赵希绝对不是某种简单意义上的官二代,是个很有想法青年人。

虽然米米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在林箐看来,遥远的地理距离以及巨大的人文差异是足以让她放弃成为“沪漂”和“广漂”的充分理由。

黄渊得知林箐的准备工作竟然如此复杂而细腻的时候,不禁大加感叹:“哪里有这么麻烦,先找工作,找到哪个城市就待在哪里呗。”

黄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早就签好了就业协议,马上就要去上海的那家企业报到啦。临别前,他请林箐和米米吃饭,两人又把之前对上海人的猜想一一说给黄渊听,黄渊听完笑的前仰后合:“米米,你等着,我一定去******你确认他们吃红烧肉是不是先数块数,然后再下肚。”米米不好意思地讪笑:“说不定都是以讹传讹,我也是听别人胡乱说的。”

三个即将各奔东西的年轻人笑着、哭着、闹着吃完了他们在校园里的最后一个聚餐。相对与米米和黄渊的尘埃落定的轻松,林箐心里还是有着很多的担心和忐忑。虽然她已经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但是一来不知道公司的具体情况,二来也对最后到底能不能留下来还心存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