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后我做了些什么
32610100000003

第3章 初见

张家帐中,有一女子,留着少见的短发,五官精致鼻子够挺眼角够俏,哪怕一身戎装却也不轻佻也不寡淡,正是今天那箭无虚发的张小续。她喝了口茶后对身边的那位老仆说:“张伯,父亲总是说铁略骑兵何等精锐,今日一见跟翰林卫也差不多啊,真的值得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吗?”

“小姐,铁略边兵不入关啊,你今天看到的都是当年那些家将随从的后人,对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来说已经殊为不易了。再说咱大奉的军马半数都是出自他们的马场,就算是代天家掌北奉骑的秦家,不也是小心对待这几家。”老人一遍擦刀一边说,刀就是普通的马刀,可老人擦得很仔细。

“张伯,您说我们这次有几成机会?”张小续走到帐门处看了看不远处的自家骑军。

“小姐,咱张家倒是不怕出局,只是能分到多大的桃子就不一定了。”老仆归刀入鞘后慢慢说道。

“张伯,您说父亲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不先接触其余三部,而先找上尹家,虽然今日观其士卒之悍勇河西白羽也比之不及,可尹庆之在外已经十八年了,三千奉先能有多少听他号令也是未知之数。”

“小姐,苏查家那个修野狐禅的老鬼暂且不提,就算蒙家或者叶家愿与咱们合作可是咱们又能给人家多大的好处?都知道这新军镇有好处,建军镇也是要花大笔银子的!咱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分到的编制军屯肯定没有刘家多,与两家的合作就成了鸡肋。而尹家就不同了,归泊部人稀而多财,新军镇的选址离他们驻地很远,两家合作也是他们多出银子少出人的面大,建成后也不会派大队人马来驻守。这样战马粮食官职这些实在的东西就都是咱们的,以后军镇的饷银都给或者咱们再多给他们一些也无所谓,搞好关系还能多购买他们剩余的战马,要知道每年河西白羽的战马都是让人头疼的大问题。”

“原来爹一开始就做后这样的打算,张伯,你约一下明天晚上在咱府上宴请尹庆之。”张小续眼神中闪过一丝亮色。

“好的,小姐。”张伯退出帐外。

马上要日落的时候刘江淮领着家将随从也到了自家帐中。

“嗯,李校尉,今日一见蒙家的人给你感觉如何?”一位二十岁的青年抬起头问道。

“虽然未经战阵,可也算是精兵。”青年自然就是刘家这代的头面人物刘江淮,他身后有一三十来岁的校尉拱手答道。

“家里觉得蒙家好些,我在金阁卫的时候,也接触过蒙图,秉性不错。再说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跟蒙家合作以后也方便些。不过我就是想看看你对那三家的看法如何,毕竟咱这边就你一个带过骑军的。”刘江淮走到桌案前看着一副简易的行军地图说道。

“那小人就说说自己的浅见,铁略四部的骑兵对于咱们来说相差不大,主要是兵力多少和驻地距离远近的问题。您知道一直以来咱家骑兵太少,北关又是北奉骑驻防所以一般情况下咱家的兵马是不出关的,自然也接触不到铁略部。北奉骑和铁略部的操演是在关外进行,您可能不大清楚。我也是这些年才在兵部的操演时与他们有所接触。”那校尉顿了顿思量了片刻又道:“铁略部的骑兵基本上都是轻骑的路子,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人二马。蒙家、苏查家和叶家从这几年的操演来看倒是没有断了战事,可以说一直都在打仗,战力不比河西白羽差,尹家的奉先营没有接触过,他们只是派人来参评,但是印象中好像是没参加过操演。”

“哦?兵部的操演是各军除了战绩外最重的考评了,尹家居然不参加?”刘江淮疑道。

“奉先营那边给的理由是兵少将寡、路途遥远、不利守边,所以没有派大队人马而只派了一两个骑将来参与评定,兵部那边就准了。”

“那兵部给的饷银是什么品级?”

“与其余三家一样都是一品乙等。”

“有意思,这样吧,你出去跟小戈说声,夏狩之后我要宴请铁律四部让他准备一下,时间定在后天。”刘江淮说完就端起了一杯茶。

“是。”李校尉拱手退出帐中。

“少爷,张家小姐派人送信儿来,说明儿晚上邀您去她府上赴宴。”张六叔进到了尹庆之帐中说道。

“军镇的事虽然传的满城风雨,可是兵部还没出个章程呢,他们急个什么啊?”尹庆之笑道。

“少爷,那张家的小姐可是在猎场就直接奔着您来了,没准是看上您了。”张六叔回道。

“六叔,虽然我久居京城可也知道这张家小姐有行客之意,您回她就说我准时赴宴。”

张六叔出去没多久,门外随从就说皇上召众人去他的大帐,到了每年都有的表忠心显武勇的环节。今年得益于蒙图的催促尹庆之等人的猎物多了不少,几只野狼更是令他们出了大风头,虽然袁业名等人今年也来了几个高手但仍是被压了一头。倒是刘江淮、张小续等人打的猎物并没想象中的多。诸位臣工恭喜皇上江山代有人才出,皇上则老怀欣慰赏了众人些金银珠宝,然后就是大摆宴席,象征性的吃喝一番就拔营回城了,了然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