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3260100000070

第70章 习惯69培养孩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面对新的问题时,如果能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会让解题过程变得更轻松。考试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自如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然而,联系已有知识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活,如果用得过于死板,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体系是从西方套用来的,这就是说我们使用着中国语言,而衡量这种语言的标准却是西方的。这套不合体的标准,却在语文课上被老师津津乐道。而事实上,我们更应当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语言,把握语言的整体特征,不能强要每个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逻辑学家。

正是语法体系的错位,使得我们的语言审美也出现了问题。比如《明湖居听书》中的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我们一定会说这一句很美。

然而,有学生就模仿,写《我的同桌》:“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眼睛像夜明珠,鼻子像大理石,嘴像一条小船,脸盘子像十五的月亮……”当所有这些比喻拼凑到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形象,还不如直接说一句“我的同桌很美”来得实在。

这就是刻板套用已有的知识,这种毛病还不止出现在文科中,理科一样存在着类似问题,比如用错了公式和定理。这种刻板的套用,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仅仅凭借一些表面印象来运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

高洋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父亲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一个学期过去,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笑着说了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老爸的脑门上。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以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父亲真有些哭笑不得,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作吗?于是乎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父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他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竟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父亲没有赞扬,也没评判,因为自己也有点发懵,一是他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是父亲本人在读研究生之后,才开始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他已经30岁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个10岁的孩子,就能处理大量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编纂成书。最初是对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然后是把选好的内容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最后再从文字上通一遍,配图,排版,打印。分章分节本身就体现出了逻辑的递进关系,而列出参考书目,则显示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整个过程中,找资料并不难,难的是在各种资料之间建立联系,把散乱的点连缀成篇。有了这种能力,任何复杂的综合应用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高考作文也不再可怕。对家长来说,让你的孩子获得这样的能力,其实并不难。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找联系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难点,家长可以让他寻找各种关联内容,或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在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样有助于孩子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结,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2.让孩子独立制作知识结构网络图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某一科目的知识,都用图表的形式联结起来,体现出相互间的关系。这能让分散的知识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在自己动手总结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3.遇到难题时,引导孩子回忆相关知识

当孩子在难题面前“卡壳”,父母可以引导他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努力寻找互相间的联系。可以把难题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用相应的知识解决。这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一次复习。

4.让孩子系统介绍某一门科目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某一门科目的内容。为了尽量全面,孩子就不得不寻找相互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一旦建立,以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5.用创造性的题目,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家长可以仿照前面提到的例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题目应该能尽量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可以由孩子来选。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能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而且里面会有他自己的体会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