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3258900000020

第20章 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19)

1959年9月,邵华考进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与她谈文学,谈历史比较多。有一次,******问邵华喜欢曹操父子二人谁的诗。邵华说她喜欢曹植的诗,******则说他喜欢曹操的诗。他认为,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他喜欢曹操的《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篇章,还把其中一些词句写出来,加以解释。(邹爱国:《******的后人们》,见《中南海内外》,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248—250页。)

1961年前后,******读《南史·王僧虔传》:“时有前将军陈天福,坐讨唐寓之于钱唐,掠夺百姓财物弃市。先是天福将行,令家人豫作寿冢,未至东,又信催速就,冢成而得罪,因以葬焉。又宋世光禄大夫刘镇之,年三十许,病笃,已办凶器,既而疾愈,因畜棺以为寿,九十余乃亡,此器方用。因此而言,天道未易知也。”批语:“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20世纪60年代,******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同舒同(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讨论齐国的历史和曹植封东阿王、陈王的事,便随口背诵起谢庄的《月赋》:“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接着评价说:“自古以来赋月亮的,就是谢庄的这一篇最著名。”(陈晋:《******谈文说史,不废婉约》,《隙望》杂志1991年第1期。)

陈王,即曹植。赋中“应刘”是指应瑒、刘桢,他们都是“建安七子”里的人物,也都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因得传染病而死。

1961年8月25日,******给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他的私人秘书胡乔木写信,劝对方安心休养。信中说:“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你似以迁地疗养为宜,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85页。)

“盈缩之期”,见曹操《龟虽寿》:“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971年10月16日晚9时许,******和叶剑英、姬鹏飞、熊向晖、章文晋等,到******住处汇报接待将于10月下旬公开访华的基辛格一行的方案。******一见熊向晖,就笑眯眯地问:“那个‘副统帅’呢?那个‘参谋总长’哪里去了?”熊向晖也笑着说:“主席问我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呀!”******打趣地问:“现在知道了吧?”熊向晖说:“现在当然知道了。”******幽默地说:“你什么也没嗅出来,是不是伤风了,感冒了?”他又连连地说:“我的‘亲密战友’啊!多‘亲密’啊!”还念了唐朝杜牧的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接着说:“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呀。”(贾思楠:《******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296页。)

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七绝诗的题目是《赤壁》。

1975年的一次,******让芦荻读王粲的《登楼赋》。******说,这篇赋好,作者抒发了他拥护统一和愿为统一事业作贡献的思想,但也含有故土之思。(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曾避乱荆襄。后降曹,封关内侯。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四十回。“王粲的《登楼赋》”,传称是他避难到荆州依刘表时,登当阳城楼所作;另一说是他随曹操南征,路经当阳(今湖北当阳北),在城北楼所作。

《登楼赋》共分3节,其第一节是:“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1975年5月29日夜晚,明月高悬。******居住的乳白色平房,笼罩在皎洁的月光中。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怀着异常兴奋、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到******身边。******见了她,高兴地说:“啊,四八年参加革命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接着又微笑着问她:“你大概喜欢秋天吧?”芦荻一时不知所对。******爽朗地笑了:“你为什么叫芦荻?会背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这首诗吗?”芦荻把这首诗背诵给******听,******也铿锵有力地吟诵了这首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芦荻才明白了,******是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幽默地说到她的名字,使她在这样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中,把紧张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

夜渐深了,******回到卧室,还在读《昭明文选》。(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长江附近,为当时重要江防要塞。“王濬楼船下益州”又作“西晋楼船下益州”。王濬(206—285),西晋名将,咸宁五年(279)冬,参加伐吴,率水军由长江东下,直取建康(今江苏南京),首先接受吴主孙皓投降,立下灭吴首功。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曾在唐朝罗隐《王濬墓》:“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这首诗的标题前画着两个大圈,头两句诗旁画有密圈(见张贻玖《毛主席和诗》)。

1975年8月下旬,******和******在有次谈话时,提及到唐朝刘禹锡的一些诗。“喜欢读诗吗?”******问。******笑了笑:“偶尔也读点,但经常读的是主席的,公开发表的大多都会背了。”说着背了几首。“会背《西塞山怀古》吗?刘禹锡的。”“看过,背不下来。”******用手击着床帮子,铿锵有力地吟诵起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主席的记性真好!”******沉思地说:“中唐的刘禹锡,是个唯物主义者,忧国忧民,立志革新,最后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中国这片土地,人事沧桑变迁,惟有事业永留。他遭贬后过上了流放生活,还写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诗句,你们行吗?”******低头不语。******长叹一口气,挥起无力的手晃动了一下,说:“**********可能要失败,你们要准备被人请上断头台。还是刘禹锡说得好呵:‘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不知你们有何感想,让文元写篇文章,怎么样?”(师东兵:《决定中国命运的28天一一粉碎“******”集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384页。)

******很爱读刘禹锡的一些咏史诗。对其《蜀先主庙》(五律)一诗:“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批注:“略好。”(白金华:《******谈作家与作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91页。)

“蜀先主庙”,先主,即刘备。此指三峡夔州(今属重庆市)蜀先主庙。

汉朝著名女诗人蔡琰写自己悲惨身世的《悲愤诗》,描述她从战乱中为胡人所掳,到归汉时的母子别离,写得情真意切,凄楚动人。******在这首诗的标题前画着大圈套小圈,标题后连画了三个小圈,表示了对这首诗的重视。他对这首诗的最后几句:“……竭心自勉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每句都画着圈,诗旁加了密圈,天头上也画着一个大圈套小圈的标记。他还将此诗批送给别人阅读。对诗末编者的注释“……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由情真,亦由情深也”等句旁,他都画着曲线。******对注释中评价这首诗的圈画,无疑是表示同意的一种态度。对另一本《古诗源》中的这首诗,以及蔡琰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也画有圈点。(张贻玖:《******和诗》,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

蔡琰,即蔡文姬(应为蔡昭姬,因避司马昭名讳改),大学者蔡邕之女,东汉著名诗人。东汉末大乱,她被掳至北方,为南匈奴左贤王之妻。后曹操以千金赎还。代表作有《悲愤诗》,相传《胡笳十八拍》亦系她所作。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见于第七十一回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