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吴的脊梁
32566100000014

第14章 孙策的消息

蒋干一听见张昭说话,转过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并没有吭声,只是心里不停地腹诽着:“犟驴!我蒋干帮你拿下了刺客,救了你的命,你不但不感谢,还跟我对着干!见你今天落难,我才没跟跟你计较。我蒋干以后必将成为大名鼎鼎的名士,你张昭算什么东西,哼!”

当然,他这番想法,别人是不知道的。

“那袁公路为何要刺杀子布先生?”周瑜向那刺客问道。

“公子,前些日子袁术将军刚到寿春时,就听说了子布先生的大名,便派人来请子布先生在他手下为官。不料子布先生不但没有答应,并且将袁将军派来的人大骂一顿。”刺客说道,看了张昭一眼。

“继续说!”张昭说道,此时他正在帮助书童揉弄着刚才搏斗时被擦破的额头。

“袁术将军见子布先生不答应做官,一时间大怒,又担心先生会投奔别人,因此派了我们二人前来刺杀子布先生,务必要将先生的首级带回去……”那刺客说着,低下了头。

“袁公路!这种奸徒,着实可恶!”张昭听到刺客的话,顿时勃然大怒。

随后,张昭转过身,对周瑜施礼说道:“周公子,今天多亏你救了我一命,张某在此谢过!”

周瑜赶忙收起长剑,交还给了蒋干,恭敬的向张昭躬身抱拳,说道:“子布先生不须客气。”

“你走吧!以后不可再为非作歹!”张昭对那刺客说道。

那刺客对张昭和周瑜跪着行了个大礼,谢过了不杀之恩,便起身离开了。

随后,周瑜和蒋干、张昭一起帮助那客舍主人扑灭了大火。

之前被周瑜从后背刺穿的那刺客,此时已经被烧成了一副黑乎乎的骨头架子。

周瑜想要从那副骨头架子上,拿回自己的长剑,然而等找到长剑的时候,已经几乎看不出剑的样子了。剑身已经化为铁水,只有剑柄还没有完全烧尽,因此只好作罢。

周瑜出钱让客舍主人和伙计一起埋了那刺客的骨头架子,又出资弥补了这次大火的损失。

张昭的行李没有搬出来,几乎全部被烧为灰烬。

“可惜呀可惜!那里面还有很多书啊!”张昭惋惜的叹着气。

张昭差点丧命,除了他得以活命之外,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损失殆尽。也许是因为遭遇变故,张昭的脾气似乎改观了许多。

等到收拾完毕,已经快到下午的时候了,几人都已经筋疲力竭。

周瑜又出钱,另外找了一个房间,和蒋干、张昭以及书童几人暂时休息。

之前由于跟刺客搏斗,再加上救火、收拾打扫,张昭的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脸上也被烟灰摸得黑乎乎的,但仍然掩盖不了他那神采飞扬的精神。

张昭的双眼闪烁着精光,仿佛要穿透眼前的周瑜的灵魂。

蒋干在一旁一言不发,目光不善的看着张昭。直到张昭连连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之后,蒋干的神色方才缓和了一些。

寒暄了一会儿,当张昭知道周瑜和蒋干不辞辛劳,四月前就已经跑了很远的路,特意从庐江赶来拜访他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难得呀难得,原来这犟驴也会笑呀!”蒋干看到张昭的笑容时,在心底腹诽着。

“原来周公子竟然是洛阳令周异大人的公子!公子的祖上可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朝中的大人物啊,哈哈!怪不得周公子年纪轻轻,竟然有这般英雄本色,上次真是失敬了!”张昭笑着说道,声音很是爽朗。

“不敢!上次是我二人唐突了,冒犯了子布先生,还望先生不要计较!”周瑜谦虚的说道。

“二位公子不辞辛苦,前来探访张某,到底是什么缘故?”张昭点了点头,微笑道。

“子布先生,如今董卓祸乱朝纲,天子蒙尘,天下已经大乱,眼看着我大汉已经很难有中兴的机会,晚辈心中迷茫,特来向先生求教这天下的形势。”周瑜略微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如今这种形势,妇孺皆知,又有什么可讨教的!”张昭叹了口气,说道。

“子布先生,那袁术竟然派人前来刺杀先生,显然是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如今他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淮南,江南必将不再安宁。我周瑜虽然无德无能,但也不愿看到家乡遭受荼毒。如今情形,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周瑜诚恳的说道。

“哼!那袁公路靠着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攀上后将军的大位,手握重兵,却不思报国,反而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鱼肉百姓,实在是嚣张至极。”说起袁术,张昭的火气又燃烧起来了。

张昭顿了顿,又怒声说道,“我看袁公路此人野心勃勃,如今淮南已经在他手中,说是镇守扬州,实际上是拥兵自重。如果他要南下的话,江南和江东一带定然无力抵挡,眼看着就要在他囊中了。”

“请先生赐教!”周瑜恭敬地说道。

张昭闻言,对周瑜上下打量了一番,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想要保护江南的安宁?周公子真有志气啊!只是可惜啊,如今的局势你们也是看在眼里的,就算你庐江周家拥有着深厚的家世背景,但只凭你们的底蕴,恐怕也是无法阻挡袁术。如今已经是乱世,除非……除非江南有英雄豪杰,揭竿奋起,广招义勇,或许有阻挡一下的可能。”说道这里,张昭的目光忽然盯着眼前的周瑜,似乎要看透他的心思。

“我看公子气度不凡,又很有志气,而你周家在江南一地很有威望,为什么不招贤纳士,趁势而起呢?”张昭微眯着眼睛,盯着周瑜说道。

“子布先生之言跟我的看法一样,我也劝公瑾揭竿而起,可他就是不干。”蒋干终于说话了。

“子布先生,子翼兄,我周瑜哪儿有半分揭竿而起的心思,两位还是不要再说这个话题。我只是想要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点事情而已。”周瑜连连摆手,说道。

“既然周公子没有趁势而起的心思,那又为什么不投奔明主?”张昭问道。

“晚辈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可是天下之大,那么多得英雄人物,却一个个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就拿讨伐董卓来说吧,除了孙文台有所建树之外,又有哪一个不是畏首畏尾、保存自己的力量。”周瑜说道,“想要为百姓做些事情,又哪里有志同道合的英雄?”

“你口口声声要为百姓做点事情,心中既没有领袖群雄的念头,又没有投奔明主的想法,到底想要干什么?”张昭问道。

“子布先生,不是我周瑜没有投奔明主的想法,只是在我周瑜眼中,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一个个都是徒有虚名之辈,根本不值得我去投奔。”周瑜说道。

“好大的口气!不过你这看法,到是很合我的胃口!哈哈!”张昭突然大笑出声。

看着周瑜,张昭捋了捋那已经被烧焦的胡须,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前几日,张某曾经见过孙坚的长子孙策一面。周公子的气度,到是跟那孙策有几分相似!”

“噢?”周瑜听到孙策的消息,顿时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孙策前几日也曾来拜访过张某。在我看来,那孙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气势不凡,很有领袖天下英雄的风范。”张昭笑着说道。

“子布先生可知他现在在哪里?”周瑜问着,就想要立马前去寻找孙策的样子。

“哈哈哈,周公子不要着急。孙坚领兵讨伐董卓,将家人托付给他的弟弟孙静照顾,如今正是跟随着袁术,居住在寿春。”张昭笑道,“周公子这时就要去探访孙策吗?”

“嗯,我打算去见见孙策。”周瑜点头说道。

“这可是奇怪了!看周公子的样子,似乎从来没跟那孙策有过交识吧,怎么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忍不住要去寻找?”张昭的语气中带着疑问。

“这个……呵呵,他的父亲孙坚是个英雄人物,想来那孙策也不会太差。”周瑜找了个理由搪塞,他自然不能把他熟知的历史说出来了。

张昭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周瑜的回答显然是在敷衍他。

“周公子跟那孙策结识一番也好,你们年轻人之间相互交流,也说不定更能增加见识。”张昭说道。

“周瑜谢过子布先生的指点。”周瑜对张昭再次躬身说道,“只是如今那袁术刺杀先生失败,恐怕以后还会对先生不利。而如今先生的住所已经毁了,行李盘缠都没有带出来,我想请先生前往庐江暂居……”

“呵呵!谢过周公子抬爱!”张昭举起手,阻止了周瑜,说道,“周公子不必担心张某。我家人尚在徐州,这里居所已毁,今日我就启程前往徐州,接了家人之后,打算到江东去。以后自然跟周公子还有再见的机会。”

张昭说完,转头就要走。书童赶紧跟上。

“子布先生,前往徐州路途还远,不如我送你前去。”周瑜见张昭就这样要回徐州,担心他的安慰。

“就此别过!”张昭拒绝了周瑜要送他的好意,抱了抱拳,甚至连周瑜送过来的盘缠也没接,就大踏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