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公子记
32564200000032

第32章 赈灾

第二日黄昏,果然从管府传来管仲去世的消息。

管仲一生相齐,在齐国地位非同寻常,他去世后,城中公卿士子等均前往吊唁,云霄重耳等人也着实忙乱了一番。

几日后,夜间气温骤降,北风卷地,玉蝶飞舞,天空飘飘扬扬地下起大雪来。这一场雪连下三日,院子里铺满一尺来厚的雪,整个临淄城好似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琼英被。云霄朝食后便见公子昭身边的小竖与门房入得院来,原来是昭公子派人来请云霄前去叙话。

云霄坐了马车往公子昭东宫而去,一路上只见许多衣衫褴褛的人,扶老携幼,手拿陶钵、碗等三三两两地在街巷中乞讨。这一路上多为齐国公卿大夫府第,出来扫雪的仆从们有给他们递一碗汤的,也有大声呵斥他们离开的,但乞丐们并没有减少或者离去的意思,犹锲而不舍地讨要。

明渊惊道:“师兄,哪里来这么多讨饭的!”

“今岁属国中,唯莒国、牟国大旱,想来这些都是莒国、牟国的人。”云霄一边看着这些乞讨的老幼等,也无心欣赏这满城的雪景,一边缓缓催动马车往昭公子宫中而来。

“我听说隰(朋)大人安排借粮给他们了的呀,怎的还有这许多人出来讨饭?”

“旱情超出了隰大人的预估,或者粮食并没有完全发到其国人的手中,不过现在的问题不在这个上。”云霄的表情突然变得异常严肃,如果不是这一场大雪,两国情况或许还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只是这一场气温骤降,草木尽枯,鸟雀深藏,原本就异常艰难的生活,更是难以为继,该如何妥善安置他们,是目前最紧要的问题。

车辕的吱呀声一路和着马蹄的轻踏声来到了东宫,寺人将云霄迎进宫中。

公子昭与舞墨早已设好几案在宫中等候,见云霄到来,均起身相迎,云霄自东阶入房中坐下。

公子昭先开口道:“今岁莒国、牟国大旱,又逢极寒天气,民无所食,都入我临淄乞讨,父侯近日卧病,命我主理赈灾一事,因此请季大人前来商议。”

“霄以君命聘于世子,当竭力为世子分忧,不知世子将如何打理此事?”云霄再拜道。

“多谢季大人,我已派人往城北设施粥棚去了。”

“施粥甚好,只是这些灾民远道而来,行路日久,居无定所,世子可另派人选一空地建些窝棚供他们居住,否则这一场雪冻后,不知要死多少人。”

“恩,季大人说得是,我这就派人安排。”公子昭说完,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云霄猜出公子昭的意思,道:“霄一路过来,见路上乞讨者甚多,恐怕得多设几处施粥棚,城东、城南都可以设,吾愿一同前往设棚。”

“如此再好不过,我们先往城北看看。”公子昭大喜,即吩咐寺人派车,与舞墨、云霄一块儿往城北而来。

众人来到城北,此时天气放晴,湛蓝的天空上,挂着灿烂的大太阳,融化着厚厚的积雪,但是那样干燥凛冽的寒风仍让人冷得起鸡皮疙瘩。粥棚外,灾民人头攒动,都挤在一处等粥。但粥棚人手有限,煮好的糜粥很快便分光,还有许多人没有领到,灾民们饿了几天,加之又冷,不免有些怨气,有人大声咒骂,施粥众小吏也只得加紧抬来更多大釜,架火煮粥。

这时听见人群中有人大喊一声:“公子商人怜恤大家受灾,特在城东设粥棚与大家解饥,另有絮被等物发放,请大家凭文牒去领,每个人都有!”

此话一出,人群中立马骚动起来,有人带了个头,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往城东涌去,巨大的人流险些将云霄、公子昭等人的马车掀翻。

公子昭见状,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早就听说公子商人喜施予,今日一见,果然不差。”明渊倒是看得明白。

“当务之急,是加紧把居所建好,让这些灾民安顿下来。”云霄看着往城东飞奔的人流道。

“已经着手安排了。”舞墨道。

果然不一会儿,有军士拖来钎、铲、独轮车、草甸子等,开始运土垒窝棚。此时又有釜粥煮好,剩下的一些老弱妇孺慢慢打来粥就着寒风喝下。

“莒、牟大夫不恤国民,不肯分粮,国人不肯回,太子若能将他们妥善安排,民众可服,主公也可安心。”云霄道。

“正要听季公子高见。”公子昭道。

“施粥、被、搭窝棚,只能暂时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他们对施予者的感激也只在这一时,太子若想得到这些人长久的支持,须为他们做长久打算。”

“如何长久打算?”公子昭等的就是云霄这一句话,赶紧接上。他所担忧的不无道理:管仲病逝,齐候身体欠佳,众公子们各自蠢蠢欲动,公子商人借此机会大行施予,笼络国人,自己若是做得差了半分,太子位便岌岌可危。

云霄道:“待窝棚建好,派人给他们所有人登记,发给三个月口粮,将西山一片荒地指给农者开垦,租给他们锹、锛、犁铧等农具,使他们安居;灾民中有会冶铸、合漆、屠宰、版筑、织绣者,择其能者、手巧者入各司习作,发给工钱;另选美人数名,教以歌舞等,载以精工美玉、尊觞、绮缟等物入其、宿、薛、曹等国聘问,其君见物美,自备钱求购于齐。如此灾民钱粮皆有,可长久。”

“就如此安排。”公子昭喜道:“季大人不愧出自管仲父一门,舞墨果然没有看错人。”

“我当然不会看错人。”这一次回答的当然是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