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的废话,不计入字数:作者前一章所述,目的是论述经济未发展前的社会问题,是本人对社会制度本身的看法,而不是想对某些宗教有异议。本人在大学里交过基督教的女朋友,进入社会和信伊-斯-兰教的女孩谈过恋爱,对宗教真的不存在偏见。本人反而觉得有宗教信仰的女人更单纯、更高尚。本人宗教问题核心还在于社会发展,不管是何原因,只要社会发展、人民富裕、教育水平高了,宗教根本就不是问题。没听说基督教在西方现代化后有什么问题;没听说过佛教在泰国、RB韩国发展起来后有什么问题;即使是基督教在沙特、卡塔尔等地的文明程度也大于贫穷的阿富汗等地。所以,不能小视宗教问题但也不必太过看重它,经济发展起来这都不是问题。
————————————————————————————————————————————————我是分割线—————————————————————————————————————————————————————
社会有点乱,究其原因还在于老百姓太穷了,若是老百姓手里能富裕点,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乱搞。这些都与吴迪毫无关系,吴迪现在被学校束缚的死死地,高中的生活好苦逼啊。
就在吴迪准备平息躁动,准备好好学习的时候,国家发布文件要全面试行素质教育,吴迪的学校作为省重点成为试点对象。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推行素质教育?学生们不晓得,学校也不知道,只有国家教委文件上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说法很笼统,学校也不知道这个素质教育具体需要怎么做,只好拿吴迪这届高一作为实验品,学校制订了很多的计划,譬如辩论会、运动会等等,至于教学还是和原来差不多,说是会尽量减少学生们的学习量和作业量,给学生们更多的课外时间,可是听学长们讲其实和他们一样,没什么区别。
学校首先推出的素质套餐是辩论会——未来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还是重点发展(分科发展),具体是高中需不需要文理分科。对于这个问题,吴迪还真有些挠头,因为按照历史发展来看,从77年恢复高考国家是高中教育是不分文理科的,但是今年教育部马上就要实行文理分科教育,除了有为学生减负的说法外,还有回应社会上“全面发展会导致全面平庸”的意思。而在吴迪穿过来的2016年国家又有新计划,准备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恢复到“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不断摇摆的过程着实叫人难以琢磨。
总所周知,在高中前的义务教育属于典型的公民基准教育,要求全面发展、不偏科,理由是充分的;高中后的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以分科学习为主要特征,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在其间的高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还是准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对其性质的规定至今并不清晰。按照文理不分科的理想判断,高中还应属于基础教育,尽管有大学预科或准专业教育的特点,但与提升国民基本素养有关,且能使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减负、下移,其设想是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
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各项探索同时,也特别强调了经典、要素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习的重要性,推进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高。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有一大批理工本科生自觉地补习人文历史知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而在近20年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学习中,数学与理工农医等的渗透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偏废某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人才的长远发展影响明显是不利的。
对于高中阶段是否要分科,吴迪也是很迷茫,其实从个人来说,吴迪是主张分科的,因为就社会发展来看,未来的社会工作是专业性越来越强,那种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用处是越来越少。不能说全面性人才不好,而是随着人才的越来越多,知识的深度越来越重要。要想兼顾全面和知识深度越来越难。特别是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让全面发展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注重专业知识,努力增强知识的深度越来越重要,越早的分科对学生们接受并学习专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全面发展、全科学习只能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全面不精、全部不能(不排除有天才学生全面学习仍然能多反面都达到很高的高度,但这是少数,高中学生有多少是没有偏科能全面胜出的)。而且国家经济至90年代开始已经呈现私有化和高科技的倾向。未来的经济将更加取决于科技提高生产力,而不再是外包型的人力资源模式。所以为将来培养更多的人才计,更早的分科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有利的。
当然有人会反驳说,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是必须是创造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全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学历史感性内涵,又要有基础的数学物化理性思维。人性本来就是理性又感性的,分科造成分裂,分裂了才会有现在许多疏远的人性隔阂还有社会矛盾。还有过早的分科学习让毕业工作后理科生大部分沦落为技术人员,文科生基本是润滑油性质,而不分文理,至少可以在高中时代好好学学人文精神等等。
我只能说这种说法太过片面和偏激。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性,而不单单是知识的全面性。将人性的分裂等社会矛盾归结于分科造成的人文缺失是不正确的,社会上的这些矛盾表面看似是分科后学生们的人文缺失(特别是理、工科生们经常有行为失常的报道),但实际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如贫富差距拉大,工作压力增大等等,和分科没有半分的关系。而学生们毕业后的沦落和才能不足是因为应试教育造成的,也不是分科的原因。很多学生上学后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兴趣作动力何来金点子、创造力?
教育的真谛是广博精深,以专业为核心,按需增加知识面。这和国家需要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是不违背的,关键在于国家要施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不管是分科还是不分科只要能施行素质教育,以学生兴趣为导引相信不管什么样的人才都会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来的。关键还在于国家、学校的培养方式,如果学校还有升学的压力,教师们还有升学指标的诱惑,怎么可能会不增加学生们的压力,怎么可能会不挤压德、体、美、乐等方面的时间,怎么可能还能更还的开展素质教育。所以现阶段讲分科与不分科,全面与不全面完全是表面文章,社会大环境下,改变是寥寥的。
吴迪越想越觉得没意思,辩论来辩论去也不可能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如果只是耍耍嘴皮子,为了胜利而辩论实在是没意思。吴迪便熄了辩论的心思,好在吴迪自己没有上述的压力,自己来学校的目的本身不过是重新体验飞扬的青春,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