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千姿百态的人生
32558900000004

第4章 贪酒的代价

酒能麻醉神经元,

举止轻浮不雅观。

言语颠倒无论次,

多饮伤身命忧关。

已是八点钟了,商店还不开门,门口聚集很多人,都是来买东西的。门没有上锁,是从里面插着的,证明里边有人。可不管怎么敲打,里面就是不应。商店的主人名叫钱永利,众人主张去家里找,这时有人拿出手机给他打了过去。打通了,那边说:“我在医院,我的侄儿在那里看门。”打电话的人说:“里边的人没反应。”这时那边挂断了电话。十分钟后,钱永利打车回来了。叫门还是不应。钱永利急了,两脚踹开了门。进屋一看,侄儿钱宏已死在床上。尸体僵硬,嘴里含着一根吸管,吸管的另一头是酒袋,酒袋已是空的了,旁边还有一个空酒袋。钱永利全明白了,侄儿是酒精中毒死的,叔叔悔之不及。

本来侄儿有病,平常来商店,钱永利是不叫侄儿喝酒的。只因这几天老伴闹病,白天在这里勉强支应,晚上回家照顾老伴。昨天老伴严重了,去了医院,就叫侄儿来商店看门,没想到…………哎…………。

这个钱宏一向偿酒如命,一日三餐顿顿不离酒。夏天去田里干农活,别人怕渴拿瓶水,而这个钱宏却拿一瓶酒。有一次,一个过路的人口渴了,见地头有一个瓶子,以为是水,拿起来就喝一口,原来是酒。家里人怕他喝出病来,百般的作他思想工作,叫他戒酒,他自己也下决心戒酒,可是戒了三天,脚不能动了。找来医生看病,医生说:“病人长期饮酒,身体各器官都对酒有了依赖性,一点不喝怕是不行,须逐渐的减少,才能戒酒成功。”其实像他这种情况再坚持一些时日,也许就戒酒成功了。偏巧在这个时候,婶婶闹病了,叔叔叫他看商店,喝着不花钱的酒,一下喝多了,哪能不叫叔叔懊悔。

钱宏的爸爸钱永芳,也是一个喝大酒的人,不到六十就死了。钱宏小的时候,才刚会坐着,家中来了客人,拿上酒来,钱永芳用筷子头沾酒往钱宏嘴里放,一开始钱宏大哭大闹,后来不给不行了,不给就哭。等到一岁半的时候,就能喝一盅了。其实这本是不祥的预兆,可钱永芳见儿子喝酒却感到自豪。等到二十几岁,一顿半斤白酒看不出醉来。

三年前过春节的时候,离钱宏家很近的一个商店店主,拿着账本来收欠款。钱宏的妻子说:“我们家不欠你们钱。”店主说:“这是钱宏零碎喝酒的钱,账上写的明白,是一百零五元。”原来不管是什么时间,钱宏只要是到商店,就来上一杯。久而久之,欠下商店一百多元的酒钱。

有一年钱宏家盖房子,十几个哥们给他帮工,其中一个爱喝白酒的瓦工说:“钱宏呀!你去买几斤白酒来。”钱宏说:“咱家的白酒多的是,你想喝多少就有多少。”那个瓦工说:“在商店买的酒大部都是酒精勾兑的,离此处不远的榆树沟新开一个酒坊,是纯粮酿制的白酒,我们想尝尝纯粮白酒是啥味道。”钱宏拗不过,拿一个二十斤的塑料壶,骑上自行车就走了。要说那个酒坊并不算远,走大路十一二里,要走小路也就七八里。钱宏九点钟走的,现在已是十二点了,妻子把饭做好多时,就等他的酒,可这个钱宏迟迟不回来。打电话没人接,有几个哥们骑摩托车顺大路去找,一直找到酒坊,还是没有。酒坊的主人说:“十点多的时候就在这里走了。”没办法,这几个人又从小路往回找。找到一处下坡的地方找见了,原来他在那里睡大觉。脸摔破了皮,自行车倒在路边,那个酒壶被石头硌破了一个洞,酒流出了一多半。把他叫醒后,他说:“这酒真有劲,过几天再来。”别人问他喝多少?他说:“反正不花钱,就是尝尝,他那个八两装的茶缸,才喝两下子。”众人听了,哭笑不得。

钱永利今天有点不知所措,那边医院里还有病人,这边侄媳妇哭的死去活来。人常说‘早知三天事,富贵一千年’一点不假。不是不知道侄儿的事,那天找医生看病,还是自己找来的,咋就不想想他来商店看门会喝酒?事情已经出了,容不得你后悔,这就是好事坏事都在一念之间。想罢,安排一个至近亲属去医院照顾病人,又安排人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木装殓侄儿。本来小本经营的这个商店,哪经得起这一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