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3253700000005

第5章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做自己最好的医生(4)

总之,要想不让亚健康找上门,关键就在自己。你必须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任何时候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亚健康”还未出现或刚出现时就把它消灭掉,不让“亚健康”有机可乘。

随时注意身心变化

任何疾病到了晚期都是很难治愈的,所以,只有人们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随时注意你的身心变化,及早地发现并接受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和治愈病情。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下面所说的症状,那你就要提高警惕,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了。身体异常的疾病讯号:

1、经常出汗、口渴

如果你经常感到口干、口渴,爱喝水、出汗多,或是尿频且少,那你就应及时到医院做内分泌检查,因为这些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2、突然头晕

突然头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蒙,其实就是一次脑缺血的短暂发作。在发作时候,人好像一瞬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甚至会感到天旋地转;有些体质差的人在发作时眼前一黑,就失去知觉了;还有的人会突然间说不出话来。而这些都说明大脑在瞬间缺血了,对于上了年纪的来说,这说明他的脑血管已经变得狭窄了,应该及时治疗,谨防脑血栓的发生。

3、吞咽困难

吞咽食物的时候有梗阻的感觉,能摸出梗阻的部位,如果是在食管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那就必须警惕食道癌的发生了。

4、咳血

偶尔不经意地咳嗽一下,竟然会咳出血,血呈泡沫状,颜色鲜红,还混有痰液。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它常代表着肺部已受到感染,支气管结核、扩张、支气管癌、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的肺部转移等,同时它也是白血病等血液病的一种表现。

5、便血

粪便呈脓血样,或血便伴有黏液及浓液,则极有可能是患有痢疾、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结肠结核等病。如果便血色较红,且伴有腹部肿块,那就应警惕是结肠癌。

6、乳房出现肿块

如果乳房上发现一个肿块,但没有丝毫痛感,摸上去质地比较硬,表面也不光滑,而且边界不清楚,不容易推动,那就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这极有可能是乳腺癌。

7、皮肤瘙痒

每个人都会有感到身上瘙痒的时候,这是很常见的事。如果是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出现白勺信号。

比如有些慢性肾炎患者,由于其肾功能不全,其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就会增高,从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和表皮内维甲醇含量增高,从而使全身皮肤发生瘙痒;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所以,皮肤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而引起皮肤瘙痒;还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系统肿瘤、肝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慢性白血病等病症的患者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皮肤瘙痒。所以,在皮肤出现不正常的瘙痒时,最好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及时治疗。

8、心情“太好”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患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躁狂症就是一种典型的情感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由于精神上受到一定的刺激,通常表现为终日忙忙碌碌、多动多说。患者持续性地处于强烈的高兴、兴奋状态,总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是此人极为乐观、开朗:即使是跟陌生人,也一见如故、夸夸其谈,而且说起话来语速快、声音大,思想活跃而迅速,常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跺狂症多发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9、排尿异常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的排尿量应与饮水量应成正比,在1000~2000mL之间。如果尿量出现异常,那很有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了。如果一个人每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则是多尿的表现。多尿可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肾脏疾病等;如果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则是少尿的表现。少尿则极有可能引起脱水、心力衰竭或各种肾病;如果每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则是无尿或尿闭的表现,这可能会导致休克、严重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以及各种肾病或肿瘤等。

一个正常无病的人,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如果尿液的颜色出现了异常,那极可能是身体得了某种疾病。尿液若呈乳白色,则有可能是由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如果没有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而排出的尿液呈深黄色,且振摇后有不容易消失的泡沫,那么这可能是患上了黄疸;如果发现尿液呈现红色,则可能是患上了肾脏或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果是女性,也有可能是患上了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果尿液呈蓝色,但并没有服用可以导致尿液暂时变蓝的药物,则表示泌尿系统可能已经被浓杆菌感染了;如果尿液呈黑色,则可能是由于得了黑色素瘤或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身心变化,如果身体出现了一些小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有可能就是疾病的早期信号。当然,还有很多常见症状,我们一定要注意。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健康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人的一生一世,惟有无病、无痛的健康身体才为幸福。不论你权高位显,还是家藏万贯,若长期呻吟病床,任其巨富权势亦将付之东流。因此,健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只要拥有健康,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才能得到更好的使用。所以,健康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健康虽说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你就失去一切。人生活在世上有许多财富,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脚步匆匆、忙忙碌碌,打拼玩命……成了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家都在忙着追求什么呢?学生为文凭、学位;公务员为职称、晋升;商人为豪宅、靓车……为了这没完没了的追求,以及数不胜数的欲望,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忙得与孩子,与爱人,与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连打个电话都是“长话短说”;忙得甚至睡不上一个安稳觉,甚至抽不出时间去检查一下疲惫的身体。由于从健康“银行”里“预支”过多,致使疾病缠身。

叔本华说过,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所以拥有健康才是拥有了一切。可以说,健康是人生的泉源。因为有了健康才能开创了一切。人类所有一切行动都是在追求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若保有常在病痛的肉体,即使有行动也追求不到幸福与快乐,也等于枉费美丽的人生。

不管你是大官,还是平民百姓;不论你是富翁,还是乞丐;只要你失去健康,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因为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快乐的标志。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也无法实现。

我们不能漠视,英年早逝的不幸经常在人们身边发生,潜心科研的专家不幸倒在实验室,致力教育的学者不幸倒在讲台,肩负重托的领导不幸倒在会场,勤奋敬业的骨干不幸倒在岗位……而这些不幸,不时与好胜心、废寝忘食、全力以赴、身心“透支”等密切相关。

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但就是不去认认真真的落实,不珍惜健康。聪明人主动健康,投资健康,使健康增值,走向100岁。明白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使健康保值,做到平安90岁。普通人漠视健康,随心所欲,使健康贬值,只能带病70岁。糊涂人透支健康,浓缩生命,提前死亡,往往是50、60岁而已。

拥有健康的生命就拥有一切。生活中健康才是福,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幸福不会从天降。大干世界,芸芸众生,许多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以消耗健康为代价。违背生活规律,透支健康,或者说是心理压力过重、劳累过重、积郁成疾;或者是无节制地吃喝玩乐、荒淫无度造成的;在生活中或为钱财、官位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最终抛弃了自己健康的心态和自己最珍贵的生命。

我们不可能一生一世永远健康,但可以永远追求健康。豁达宁静的心境,是人体自身免疫力、代偿力、康复力的最佳组合,是人体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精、气、神、形的最高境界。积极乐观的心态,是调动全身抵抗力,增强体力体能,整合健康元素的最好良药。

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据专家介绍,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具体地说,就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也就是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要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另外,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最后一点,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人心灵的误区。

1、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奎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护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还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行动方案,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