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3251300000012

第12章 成功能带给你幸福吗?(1)

有些人怀疑,舍弃地位和财富而注重追求幸福和意义,会不会导致以牺牲成功为代价?如果好成绩和好学校不再是动力,学生们会不会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呢?或者,如果升级和加薪已经不再吸引员工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不再那么努力了?在努力向“幸福型”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考虑它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成功。

正确理解成功与幸福的关系

只有幸福是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同样,只有目标感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幸福,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对光明未来的预见通常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我们的动机。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没有及时满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样,但他们一定不是幸福的。

拥有目标是幸福的前提

在一本描述二战时期大屠杀的书中,作者讨论了有关大屠杀生还者,以及他们在生命里找寻意义的过程。虽然他们在集中营里经历的每天都是惨无人道的生活,并且身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其中有些人却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目标感。他们的目标包括有一天能与亲人重逢;有些人则想将来要把这段历史公布于众。当然,据此推断出他们在集中营里是幸福的,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幸福不止是有意义。我们需要意义,也需要幸福;我们需要现在的获益,以及未来的获益。

幸福的来源

人类意志力的原动力来自于意义,而不是幸福。他说:“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如果想要一个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幸福和意义两种价值。

有人经常因为过分痴迷于有关幸福的一切而受到批评:提供简易解决方案的自助书籍,避免劳苦人生的秘诀,此类书籍的销量令人震惊;精神科医生一碰到刚出现情绪失调的病人就会给予处方药。当然,这类批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痴迷,其实不是对幸福的痴迷,而仅是对幸福的痴迷。

在一些简易的自助方法里,经常会忽略长期的幸福,以及我们对意义的追求。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对不安的情绪或生活的困难免疫,药物治疗和自助小册子则在根本上避开了这些问题。幸福的人一样要去面对困难,克服生活里的种种障碍。

小提示:幸福来源于什么地方,有的人认为是金钱,也有的人认为是权力,更有的人认为是不断地索取,其实这都是片面的理解,人生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你人生价值的实现。

随着现在精神病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当然肯定有很多的病案确实需要药物治疗。但令人担忧是,药物治疗如此的方便,以致随着症状消失的也许还会有我们对意义和幸福的追求。

还有,经历困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珍惜幸福,不再认为幸福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生命中大大小小的欢乐表示感激。对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幸福的重要来源。

意义和幸福,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可以相互促进。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心存使命感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幸福;而在我们从事的事情上找寻幸福,也可以加深其意义。

难道不成功会制造痛苦吗

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出了问题,而你的感觉出了问题;更多时候不是你的感觉出现了偏差,而是因为他人的误导让你步入了歧途。

制造痛苦的商人

到底谁是制造痛苦的商人?他们是一群狡猾的人,密谋向我们兜售一个童话——让我们幻想可以绕过墙角。他们引诱说:“既然能绕过围墙,又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移动石头呢?况且还不知道能否达到目的。”但这只是一个诡计,因为围墙是没有尽头的。那只是制造痛苦的商人设置的跑步机——它转得太快以至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无法跳下来。

制造痛苦的商人行事诡秘。他们以美名,财富,好处和赞许来粉饰自己。他们道貌岸然,伪装成有地位,戴上成功的面罩。成功听起来并非有什么不好,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是吗?

一个针对青年人的调查显示,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幸福一胜过生命,爱情,成功和友谊。在另一个调查中,有的人认为世界变得更健康也更有智慧了,但却比以前缺少幸福,道德也更败坏。这难道是成功吗?我们究竟怎样来界定幸福的含义呢?

衡量成功的典型尺度是财富,名誉和地位。或者更直接一点说,是好处和赞许。许多人穷其一生追求这些东西,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对于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家庭、乃至幸福都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这些渴求常常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些目标都值得为之奋斗:为家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家,让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享受美食以及渴求他人对我们成绩的肯定都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吃卷心菜也是有益的,只要不是每天吃五棵。衡量成功的方式决定了你是幸福还是痛苦。

许多自助自学的书籍戴上了成功的面具:简捷直接,事半功倍,迅速致富,平步青云。而这些谈论成功的书籍并不能让你幸福。它们也许能够帮助你“成功”,但不一定能够让你获得幸福。它们甚至可能会让你一直在跑步机上向围墙的尽头奔跑(即使围墙的尽头遥不可见),而放弃建造通向天堂的阶梯。

有些人从飞奔的踏板上跳下来,因为他们觉得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司的律师变成了教师,教师变成了金融家,金融家变成了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变成了网页设计者。他们事业有成,却放弃了来之不易的钱和名誉地位去从事那些他们觉得更有意义的工作。也许你经常读到有关他们的事迹,也许你也曾想过:“嘿,我也应该那么做。”但是却很少有人能鼓起勇气跳下踏板。

如果制造痛苦的商人让你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围墙的尽头疾步飞奔的话,这些习惯将会像流沙中的自行车一样有用。

不要总想攀爬事业的梯子

我们总会遇到事业和生活的选择。最普遍的成功象征是一份新工作或是晋升。当大多数人得到认可的时候,事业的梯子就在他们眼前了。虽然只有少数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但大多数人都会有工作,而其中的很多人都能够获得晋升。

不幸的是,很多家长都敦促孩子进入所谓的“高薪”行业,而不是鼓励他们从事真正热爱的职业。等我们到了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年龄,很多人都以为事业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小资料:攀爬事业的梯子与攀登通向幸福的阶梯是不同的。1999年,93%的女性认为他们的境遇要比他们的祖母一代要好。但当被问及是否比他们的祖母一代幸福时,回答“是”的。

虽然女人仍然显得比男人幸福,但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女性的就业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种幸福上的差距也在缩小。事业的梯子似乎使我们偏离了幸福的航道。

研究显示,那些坐着宝马打手机向他们的下属发号施令的人并不比那些双手粗糙坐在公交车上翻阅小报的人更幸福。当然,他们也未必更不幸。

小资料: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与罗马皇帝戴克里安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喜欢园艺。戴克里安皇帝认为种植蔬菜比当皇帝更令他满足,而查尔斯王子说他喜欢用他的手指感触大地。

专心享受你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向前冲。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不遗余力,就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即使不能,也无须担心,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幸福的。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攀爬事业的梯子的最大益处就是获取战利品。听听政治家或是商业领袖的言论,你会觉得我们视钱如命。我们正经历一段停滞不前的时期,而这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对于此,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淹没在金钱的海洋以及由此引发的物质过剩中。令人悲哀的是,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在过去的30年中翻了一番,但“国民幸福总值”事实上却降低了。

研究显示,对生活和幸福的意义的理解是界定优质生活的关键。那些热衷于在跑步机上奔跑式生活的政治家,无论怎样努力,金钱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有多少人几乎每天祈祷通过买彩票大发横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奖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难道不是吗?大把的钞票并不能移动你的石头。奇怪!想想那些花在宣传一旦中奖,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有多么巨大的改善上的钱。再想一想我们花了多少钱买彩票,指望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升级”。

玉帛之地并不是应许之地。获得大量的金钱甚至可能使人变得不幸福。生命简单的幸福怎么能与这种一夜暴富的狂喜同日而语呢?大发横财。挥霍无度。无尽奢华。一个可怜不幸的女人至少可以幻想一夜暴富。但一旦他赢得了彩票,而中彩的兴奋过后又能剩下什么呢?

一个不再对幸福抱有幻想的不幸的女人,仅此而已。

金钱是万恶之源吗?

小提示:金钱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罪恶与幸福之别,关键是拥有他的人如何使用它:如果使用恰当,它就会带给你幸福与快乐;如果使用不当,那么它不但不会带给你想要的,而且它还会其他人带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