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爱情与她,不期而遇
32491200000104

第104章 很晚遇见你,余生都是你(八)

后来听慕子墨提起,温如玉的老公是她高中到大学的同学,且那个男人一直都喜欢她。

原来有些婚姻,是你最终嫁给了习惯。

习惯对你好的人,你习惯接受他的好的人。

――

小慕琛四个多月的时候,美国传来消息,外婆的病情又加重了,性命危在旦夕。

外婆年事已高,离开他们也是迟早的事,只是沐浅莹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那么突然,让她措不及防。

慕母听到消息后,一时承受不住昏了过去。

慕母醒来后,固执的要去美国。

他们顾及沐母的身体,怕她承受不住,不想让她去美国。

“我已经不孝了那么多年,这次不管如何,我一定要陪在我妈的身边。”

原来慕母认识慕父的时候,是在美国,慕母很小就随父母移民了,为了嫁给慕父,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孤身回到中国。

慕母窝在慕父的怀里,哭的像个孩子。

最后,慕父同意慕母回美国,不止慕母,他们都去了,还有小慕琛。

本来慕母怕孙子长途跋涉会生病,不愿让沐浅莹带小慕琛去的,可沐浅莹却固执己见。

“妈,小琛是慕家的孩子。他出生到现在,外婆还没见过曾孙呢,我想让外婆看看他。”

因为她怕这次不见,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果不其然,小慕琛一到美国,就生病了,拖拖拉拉,半个月才好全。

外婆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之前移植的心脏排异现象特别严重,原本几个月的治疗,病情好转了很多,却没想到又突然加重了。

外公承受不住打击,也住进了医院。

现在外婆靠着仪器维持生命,医生说就算这样也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沐浅莹透过玻璃看着ICU里的外婆,心里涩涩的。

外婆消瘦了很多,此刻孤零零躺在病床上,仅靠着仪器维持那微弱的生命。

外婆那和蔼可亲的模样,仿佛还在她眼前,却眨眼就进了重症监护室。

最近几天,外婆的情况越来越差,医生都说要赶紧准备后事了。

外公突然发了疯,说什么也不让外婆在医院里住了,硬是把外婆接回了家里。

外婆的情况本就差,接回家里后身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最近几天气色却好了很多,问医生,医生说这是回光返照的迹象。

这天傍晚,外婆突然把他们都叫到房间里,说了好些话。沐浅莹自知外婆是在说遗言,把小慕琛也抱来了。

小慕琛生病刚好,窝在沐浅莹怀里,乖巧的紧。

“外婆,小琛来看您了,您睁眼看看他。”

外婆伸出手,摸了摸曾孙的头。

“莹莹,你和子墨要好好的。外婆的病,反反复复这么久也没治好,子墨为了我,连你怀孕的时候都没能陪在你身边,外婆觉得对不起你啊。”

外婆握着沐浅莹的手,又颤巍巍握着慕子墨的手,把两人的手重叠。

“外婆不在了,你们要幸福。”

沐浅莹还未来得及消化外婆的话,仪器滴滴滴的声音便清晰传来。

外婆最终还是走了。

小慕琛好似感觉到他们的悲伤,哇哇大哭起来。

慕母捂着嘴巴泣不成声。

慕浅溪也在一旁小声啜泣。

慕子墨却兀地起身,慌忙离开。

沐浅莹不放心慕子墨,把小慕琛交给小溪后,便追了出去。

慕子墨站在天台边,背影萧瑟。

沐浅莹慢慢靠近他。她想说些话安慰他,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为什么不跟我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外婆生病的事?你消失了那么久,是因为外婆出事了,你怕我们担心,自己担下了所有事,谁也不说。”

慕子墨,你怎么那么傻啊?

“没有必要。”慕子墨淡淡的声音传来。

“慕子墨,对不起。”

她误会了他,以为他是个抛妻弃子的人。但她多次向他要个解释,他却什么也不愿说。他一个人承受下了所有的不理解和质问。

慕子墨,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傻瓜。

“你不必和我说对不起,我扔下你和孩子,消失了九个多月,这本就是事实。”

“慕子墨…”她叫着他的名字,环着他的腰,把头埋进他的怀里。

慕子墨感受到怀里柔软的身躯,心下一软。

搂紧了沐浅莹在怀里,把头埋进她的脖颈处。

沐浅莹被慕子墨搂的喘不过气来,刚想要推开他,脖颈处的湿润却让她僵住了动作。

他哭了!

慕子墨居然哭了!

她从未见过他哭,在沐浅莹的心里,慕子墨一直是大神一样的存在,他无所不能,也无所畏惧。

“莹莹,外婆走了,她离开我了。”慕子墨的声音很委屈。

“你还有我,还有小琛呢,我和孩子会永远陪着你,不会离开你的。”

说完这话,沐浅莹心里一颤。

他们现在正在闹离婚,她说这种话,很假的。

慕子墨抱了她一会,便放开了。

如若不是她的衣服湿了一角,她会以为刚才那么脆弱的慕子墨,是她做的梦。

――

外婆的葬礼办的很简单,除了他们外,也就是外婆的朋友了。

葬礼上,外公看见外婆墓碑上的照片,突然晕了过去。

外公昏迷不醒时,嘴里一直呢喃着外婆的名字。

外公醒来后,拿着外婆的照片,不停呢喃“你终究还是比我早走一步。”

后来,慕浅溪问外公,当初为什么不让外婆住院治疗,而是把外婆接回了家里。

外公是这样说的。

“你们外婆怕疼,自尊心又强,不愿意躺在医院里等死,我也怕她活受罪。既然早晚都是要走的人了,何不让外婆走的轻松一点,少受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