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图问鼎
32485900000024

第24章 隐忧

今日早朝,郑太尉一身朱红官服,腰系黑色镶玉绶带,站在所有武官之前。大离皇帝陛下在文武百官面前,正式宣告天下郑铭远任太尉之职,加封威远侯爵位,世袭罔替。虽说此事百官早已心知肚明,但皇帝陛下宣布时还是免不了引起一阵骚动,毕竟郑铭远如此年轻就任太尉实属罕见。退朝之后,皇帝碧霄单独留下郑太尉问话。

当郑太尉在朝堂上听封之时,郑邈随他的娘亲和大哥正去往礼妃所住的宜礼宫。这礼妃就是郑邈父亲的亲妹妹郑铭礼,郑邈的姑姑。因郑铭远驻扎北境十余年,郑邈一家人已多年不见这位姑姑,尤其是郑邈出生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对这位姑姑完全没有印象。在宫女的引领下王夫人与郑邈他们在宜礼宫的前殿见到了礼妃,郑邈瞧他这位姑姑的模样,确实与其父亲有些相似,虽不是绝色之颜,但也是端庄秀丽,只是双眼中透露出些许忧郁。身着淡雅宫装的礼妃,见到王夫人一行立刻上前几步拉起王夫人的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说道:“嫂子,多年不见了,妹妹可是一直盼着这天呢。”王夫人虽然也高兴地不得了,巴不得和小姑子立马叙旧,但她没有忘记应有的礼节,朝礼妃行了一礼,说道:“臣妇参见礼妃娘娘。”随后让郑邈和他大哥也一同行礼,这时礼妃便说道:“嫂子,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多礼了,随我去后殿,妹妹我有很多话想跟嫂子倾诉。”大家来到后殿的会客厅,礼妃便热情地招呼大家,对郑融和郑邈两个侄儿甚是关心,特别是望着郑邈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疼爱。

礼妃问起家中情况,王夫人回答道:“家中一切都好,倒是妹妹你,我看着脸色不太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嫂子不必忧心,没什么事”礼妃似乎不愿诉说,然后说道:“大哥最近很忙吧,过些天我向陛下请求出宫去看望一下大哥。”

“是啊,一别这么多年,虽说偶有书信,但始终不曾相见,昨天你哥还对你当初入宫之事耿耿于怀。”

“这是妹妹当年自己的选择,跟哥哥无关,只是最近……”礼妃欲言又止,然后提议说道:“我看侄儿们听我俩絮叨怪无聊的,不如我找人带你们去逛逛皇宫怎么样。”

郑融和郑邈两人看向王夫人,见王夫人首肯,便欣然同意,跟着多年一直跟随姑姑的太监小李子出了宜礼宫。这时礼妃摒退了留在房里的其他宫女太监,然后一脸郑重对王夫人说道:“嫂子,妹妹下面有些重要事情告知,嫂子知晓后切勿对外人言道。”

王夫人知道礼妃将郑融他们还有宫女支开定是有要事相告。

而此时郑邈与其大哥两人正在皇帝的御花园闲逛,郑邈有些好奇地问道:“大哥,姑姑这么多年都没为皇帝陛下诞下一位皇儿吗?”

郑融回忆了片刻说道:“好像有过,我小的时候好像听过父亲和母亲谈起姑姑曾经诞下一位皇子,但是出生后不久便不幸夭折了,我记得那时候父亲还为此大发雷霆,而姑姑也因此哀伤过度,落下了病根,身子一直不太好,如果姑姑的孩子还在世应该比你大不了多少。”

“啊,还有这么回事啊,怪不得姑姑看着我的眼神怪怪的,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吧。

“这件事是家中的忌讳,父亲和母亲从不让人提起,怕奶奶听到后伤心”郑融小声地说道。

这时迎面走来一队人,为首的年轻男子身着明黄色蟒袍,头戴镶玉紫金冠,但面色有些苍白,正威风凛凛地朝郑邈他们走来。这时一旁的小李子小声地告诉郑邈他们说道:“两位公子,前面来的是大皇子殿下。”可惜这里只此一条路,郑邈想多也躲不开,只好等那大皇子走近了,随他大哥一起行礼,“参见大皇子。”

大皇子见了郑邈二人面生,眯着眼便问道:“你们是何人?”

这时郑融说道:“在下是郑融,这位是舍弟郑……”话音没落,大皇子旁边的一个太监尖声呵道:“你是什么人,敢在殿下面前自称在下,找死啊。”

郑邈一听便气打一处来,穿越来后,可还没被人这么骂过,便两眼直愣愣地瞪着那太监。那太监见郑邈瞪着他便接着说道:“哟,还不服气啊,小心我……”

这时一旁的小李子见势不对,便说道:“皇子殿下,这两位是郑太尉的公子,跟随他们的母亲来看望礼妃娘娘的。”

那太监一听是郑太尉的公子,便立马住嘴了,虽有大皇子撑腰,但郑太尉是谁啊,那可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最近更是权势无量,他哪敢得罪他的儿子。

这时一旁的郑融便说道:“殿下,我与幼弟,第一次进宫,不懂规矩,并没有不敬之心,还请殿下恕罪。”

这时大皇子一听是郑铭远的儿子便哦了一声说道:“你们就是郑太尉的公子啊,既然是来见礼妃的就不要到处闲逛,皇宫禁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到处走的。”

郑邈见大皇子如此咄咄逼人,但因此人身份不便得罪于是说道:“既然殿下这么说,那小人明白了,这就告退。”没等大皇子说话,郑邈便拉起郑融的袖子欲一同离开。

大皇子见郑邈如此无礼,心中大怒,便说道:“本王都没发话,你等岂能说走就走,太尉府的家教就是如此吗?”

见大皇子得势不饶人,郑融不想与其发生冲突便拉住郑邈说道:“殿下,是舍弟的不是,邈儿还不快向殿下道歉请殿下恕罪”

郑邈见郑融如此说,便吸了口气说道:“殿下,请恕小人不敬之罪。”

大皇子见郑邈服软,心想以他们的父亲此时的地位,不能做地太过分便说道:“知错就好,以后多向郑太尉请教,莫让人说你们郑家的人目中无人。”说完大摇大摆地从郑邈他们身边走过。

郑邈望着大皇子的背影,不觉有些忧虑,这个大皇子心胸如此狭隘,对他们郑家似乎心有不满,若是此人将来登基称帝,那岂不是没他们的好日子过了。这时郑邈有些疑惑地问他大哥:“哥,这个大皇子似乎对我们郑家有些敌意啊?”

郑融叹了口气说道:“这大皇子母亲就是当今皇后出自寒门,毫无势力背景,据说大皇子一向看不惯我们这种世家子弟,至于有没有针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以后遇到此人还是避开为好,父亲刚当上太尉,我们还是不要给父亲添麻烦。”

遇到此事,郑邈与他大哥也没心情逛这皇宫,便让小李子带他们回宜礼宫了。见到母亲和姑姑,郑邈和郑融默契地没有提起此事,只是说逛累了就早点回来了。郑邈与母亲和大哥在礼妃那用了午膳后才出宫回府。此事他们的父亲郑太尉上完早朝已经回府,郑太尉一见到王夫人便询问妹妹的近况,王夫人便把今天了解的情况与夫君道来,最后王夫人与郑太尉说道一件非常隐晦的事:“夫君,妹妹今天对我说我们皇帝陛下的身体似乎有恙,近来陛下去妹妹宫中都带着浓浓的药味,似乎一直在服药,但妹妹借故探过太医们的口风,并没有听到陛下生病的消息,而且近来陛下很少到妃子宫中留夜,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郑太尉不太相信地说道:“今天上朝,陛下还留我谈话,看不出陛下有恙啊,再说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应该不会有事的。”

不过王夫人还是说道:“夫君,此事我看还是留心一下为好,夫君刚当上太尉,朝中根基尚弱,若此时突逢变故,对夫君不利啊。”

“夫人所言有理,还是派人打探一下吧,但若是陛下有心隐瞒,估计我们也查不到什么?”郑太尉同意王夫人的看法说道。

而此时郑太尉夫妇提到的大离皇帝碧霄在自己的寝宫不停的咳嗽,口中溅出点点血丝,此时的皇帝陛下并不像先前早朝时英气勃发,而是脸露疲态,碧霄拿来手巾擦了擦嘴角地血丝,对下面跪着的一人说道:“秦冥,朕交待你的事办的如何了?”

而被称作秦冥的男子面露难色地说道:“陛下,我已将黄龙卫悉数派出,按照陛下所说的病情查找对症之药和会医治的大夫,为了不走漏风声,属下们都是暗中进行,目前为止没有一丝消息。陛下,不如将此事交于潜龙司来办,潜龙司人员分布甚广,或许会比我们更有效率。”

大离皇帝闭眼思索了一会儿道:“还不到时候,此事必须秘密进行,决不能走漏消息,若有人走漏消息,格杀勿论。”

“是,陛下,属下会继续加派人手”秦冥领命离开。

大离皇帝自言自语道:“我碧宵还有很多丰功伟业要做,怎能如此倒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