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图问鼎
32485900000022

第22章 左迁离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苑里已是落叶纷纷,最近郑邈日子过得有些惬意。云州马场之事已筹备得差不多,新组建的商号命名为万马川,寓意万马奔腾、一马平川之意,当然这是郑邈牵强附会地提出来的,但其他三位东家倒也觉得不错,就采用了这个名称。如今的郑邈也不太出府去,经常与清妍、紫熏她们待在苑里,偶尔到武场修炼内力武技,虽说不是很勤快,但也踏上了武师初阶。不过鉴于自己的两位姐姐总是霸占清妍而将自己排除在外,让郑邈气愤不已,于是不得不利用记忆中的古诗词库存,偶尔在她们面前显摆显摆,倒也让那几位才女惊讶不已,当然郑邈也不会与她们去进行深层次的文学交流,他自己肚里有多少点墨心知肚明,偶尔抖搂一下还好,不然穿帮了可就难堪了。不过这也让清妍对他刮目相看,认为郑邈只是不愿展露自己才华,并非胸无点墨。这不今天傍晚见窗外淅沥的小雨,就不自觉地在清妍面前吟诗道:“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

清妍一听马上拿起笔写了下来,赞叹道:“公子的诗总是如此形象生动,更添了些许秋意的寂寥,到时二小姐和三小姐过来,我一定请她们品鉴一番。”得到清妍的赞许,让郑邈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这两天郑邈收到老师司徒闲的信件,其中提到朝廷已经决定擢升他父亲为当朝太尉,圣旨不日就会颁布。郑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母亲,不过王夫人似乎早已得到消息并告诉郑邈他父亲在燕云边境重铸大营之事已经安排妥当,这几日就会回来,到时他们全家都会迁去离都,参加太后的寿典同时郑邈父亲将会正式接受太尉一职。而他的大哥这次也会一同回来,等到太后寿典一过就会让他大哥成亲,婚聘六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等等,已由王夫人一手操办,只等郑邈大哥到离都举办迎亲之礼。郑邈不由地为他大哥感到悲哀说道:“娘,未来嫂子长什么模样大哥都没见过,你就这么着急让他成亲,小心大哥不乐意。”

“他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说对方礼部尚书之女长得标志又素有才名,与我们家也门当户对的,你大哥有什么好反对的。”

郑邈想着既然母亲已将亲事定下,就算他父亲也不敢反对,他大哥也只有听从安排的份了,但是一想到以后轮到自己也会如此,便急忙跟王夫人表态道:“娘,以后我的亲事我可要自己做主,我可不想娶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

“还没轮到你呢,到时再说吧”王夫人敷衍地说道。

“别啊,娘亲和父亲不也是自己做主的吗,我到时也要自由婚姻,再说我反正不是家中长子,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郑邈强调着说着。

“臭小子,什么自由婚姻啊,还敢拿我和你父亲说事,娘答应你以后你自己看上哪家姑娘了,娘再为你张罗行了吧”王夫人现在觉得自己的小儿子是越来越有主见了。

“这可是娘您自己答应的,到时可不能反悔啊”

过了大半月,郑邈的父亲和大哥从前线回到了拒北城。此时离太后的六十寿典已不足两月。郑邈父亲回来后,就召集了全家人,告知大家十天后就启程去离都,考虑到这次行程比较赶,而且离都的新府邸也没收拾过,就让郑邈奶奶先留在府里,等到他大哥成亲前再出发。之后郑邈父母亲单独将其留下谈话。看着父亲一脸严肃,郑邈就知道肯定不会是留他闲聊,郑邈便问道:“父亲,你有什么事交待孩儿吗?”

郑都督看着郑邈语重心长地说道:“邈儿,你大哥就要成亲了,过完年你也极冠了,父亲想着你是不是该做些事情,总不能一直待在府里,也该为朝廷效力了。”

郑邈一听就知道父亲想安排朝廷的差事让他做,便立马反对说道:“父亲,我不是在帮娘亲打理商号的事嘛,有很多事做呢。”

这时郑邈的娘亲便说道:“邈儿,经商一途对于我们这种府邸来说上不了什么台面,你父亲马上荣迁太尉一职,让外人说起太尉之子只知道经商赚钱,总是不太好,你父亲也是希望你能入职朝廷,将来也能帮帮你父亲,你大哥一心想要从军拽也拽不回来,再说依你大哥的性格也不适合在朝中当差,就指望你了。”

“那依您二老的意思是?”郑邈不情愿地问道。

“司徒大人不是想让你入职潜龙司吗,这次回离都不是正好,有司徒大人教导你,父亲也放心,潜龙司在我大离朝的地位你也知道,将来也能帮上父亲”郑邈的父亲立马说道。

刚听完郑邈就觉得不太对劲,便问道:“父亲,是不是老师让您来当说客的,最近老师来信总是谈起让我到离都后,加入潜龙司为他分忧,我回信推脱,是不是老师在您那说了什么。”

这下郑都督一时说不上话来,他哪里想到自己的小儿子这么机敏,一下子就让他听出端倪了,郑都督只好含糊地说道:“这不是有当司首的老师在潜龙司,你进入潜龙司是最好的选择啊,再说司徒大人不是把提司令都交给你了,难道你真想把它还给你老师啊。再说你也长大了,不该为父亲和你老师分忧啊。”

“看来真是老师请你们当说客了”郑邈自言自语地说道。

“听我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到离都后听你老师安排”郑都督见郑邈犹豫不觉,只好以父之名替他下决定了。

郑邈也没得选择,总不能忤逆父亲吧。等郑邈离开,王夫人就对郑都督说道:“夫君,这么逼邈儿不太好吧。”

郑都督叹了口气说道:“邈儿最近做的事你也知道,才智过人连我都自愧不如,司徒大人虽说是与我当年有约,但何尝不是看出邈儿确实是可造之材才会收他为学生,想让他将来执掌潜龙司,潜龙司在我大离朝的地位特殊,司首人选历来都是上一任指定下一任,皇上的意见并不重要,只要邈儿不犯大的罪过,定是下任司首,我们府的将来可是要靠邈儿来发扬光大了。只是邈儿无心仕途,不逼他,不是枉费他的才智。”

郑邈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苑里,清妍和紫熏她们见郑邈的拉长个脸,就知道郑邈不开心了,清妍便问道:“公子,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啊?”

郑邈无奈地说道:“哎,此次去离都之后,公子我就要去朝廷当差了,以后可没这么多时间陪你们了。”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啊,将来封侯拜相,公子怎么会不开心呢”紫熏不解地问道。

“什么封侯拜相,我根本就没想过,宦海无涯啊,给朝廷当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谓伴君如伴虎,哪天飞来横祸谁知道呢”郑邈心有余悸地说道。

对此深有体会的清妍也劝解道:“公子,话虽如此,但现今大离朝堂清明,皇帝陛下又是个难得的明君,正是公子一展抱负的好时机,以公子的才智加上老爷的从旁照应,定能出人头地。”

以郑邈穿越之人的思想这个世界的人估计很难理解,就连为此家破人亡的清妍也认为出将入相才是应有的追求,郑邈也只好言罢不提了。接着郑邈说道:“清妍姐你们这几天也准备一下,过些日子我们就要启程去离都了,估计不太会回来了,你们把该带的都带上吧。”

这下几个丫鬟都高兴坏了,七嘴八舌地说着离都怎么繁华,不是拒北城能比的,巴不得马上能出发。只有郑邈实在开心不起来,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书房,无聊地拿起一本书看着。这时清妍跟着郑邈来到书房,为郑邈倒了杯茶。郑邈便问道:“清妍姐,你怎么来了?”

“清妍见公子还是闷闷不乐,便想过来陪公子说说话”清妍关心地说道。

“还是清妍姐最懂我,我有点心烦,清妍姐弹首曲子让我静静心吧”郑邈提议道。

于是清妍坐下为郑邈抚了一曲,郑邈听着琴声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原本郑邈只想在这个世界多赚些银两,逍遥的过此一生,反正上面有父亲和大哥罩着,也不用担心其他。可是眼下看来是避免不了与朝廷打交道了,郑邈就想着该如何自处了,是在朝廷里混混日子呢还是就依父母的期望作出一番大事来,他自己也想不通,只好自我安慰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天,拒北城中大道两旁聚满了百姓,因为今天是郑都督离开北境升迁去往离都的日子。自从都督郑铭远执掌北境以来,百姓安居乐业,也很少被战争之事影响生计,几个月前,在郑都督的统领下北线大营更是攻下了燕云两州,使北境不再是大离北面的前线,让此地百姓们无后顾之忧。郑都督的声望在北境与大离皇帝陛下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都来为郑都督一家送别。郑都督站在车队前向前来送行的百姓们致谢告别,最后鼓励北境的青年们留下“同心报国,青史留名”八字,一时间大家都争相传颂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