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最喜欢洋娃娃了,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有叔叔送的芭比娃娃,有姨妈送的韩国迷糊娃娃,还有奶奶给她买的白雪公主,妈妈也给她买了不少的洋娃娃。家里的洋娃娃已经快把张雯的小房间塞满了,可是她还是想要。
时下又流行真人版洋娃娃,她又缠着妈妈给她买。妈妈刚开始并没有马上答应,可是张雯又是哭又是闹的,后来干脆就以绝食相威胁了。没有办法,妈妈只好又给她买了真人版的洋娃娃。妈妈看到家里堆了一堆的洋娃娃,很是犯愁,这可怎么办啊?要是以后又流行什么洋娃娃,还给她买吗?现在她只是想要洋娃娃,以后想要更大更贵的东西怎么办?
张雯喜欢洋娃娃,这本无可厚非,它出自于小女孩的天性。但是,妈妈不应该一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不仅会助长孩子自私任性的坏习惯,还会让孩子觉得,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妈妈可以趁此机会这样告诉张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会为你买;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但我们斟酌情况后才能决定要不要买给你;如果你一定要得到那件东西,也可以通过自己攒钱的方式来获得。”
日本有句教育名言说:“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参加社会劳动赚零花钱甚至生活费。这也是值得中国的父母借鉴的。
1让孩子为自己的需求埋单
孩子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来自于他成长的经历,我们来看一个比较经典的小故事:
一位中国的妈妈拿来三个苹果要分给三个孩子,这三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其中有一个又红又大的,大儿子心里很想要这个大苹果,刚想说“我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抢先说出了大儿子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大儿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了他。
同样的一件事,美国妈妈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只见美国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它。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修草坪修得最好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那个最好吃的苹果,并且最后他还和兄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果。
不同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不难想象,在中国妈妈的教育下,大儿子学会了说谎,因为他通过那次的经历感觉到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撒个谎也是有必要的。而美国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想要得到最好的东西,就必须努力做最棒的那一个,结果他们最后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走得很成功。
这个例子启示中国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通过付出努力与劳动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只是一个好吃的大苹果。并且,孩子想要什么,要得到多少,都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付出才能得到收获”的道理。
2教育孩子是无处不在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妈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是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果实的。生活中,妈妈可以随时根据不同的场景教育、引导孩子。
在李丽和妈妈参加的一次亲子教育活动中,有个游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鹰抓小鸡”,大家分组做,一队是妈妈为小鸡,而孩子则是“老鹰”;一队则相反,妈妈是“老鹰”,孩子是“小鸡”。
活动进行得很激烈,不时传来“小鸡”惊险的呼声,更有“老鹰”即将胜利的欢叫声。不一会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此时进行中途休息。
这时候妈妈问李丽参加这个活动有什么收获,李丽想了想说:“‘老鹰’想要抓到‘小鸡’就要不停地跑。”妈妈说:“对,你说得很好。还有一点就是‘老母鸡’为了不让‘老鹰’抓着‘小鸡’,也在拼命地保护‘小鸡’。可见,‘老鹰’和‘小鸡’为了各自的目的都在努力,对不对?”
“对,妈妈,我也要向‘老鹰’和‘小鸡’学习,我要当科学家,那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
李丽的妈妈做得很好,能够适时地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教育孩子,启发孩子。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孩子的自强自立能力就会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