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4年,该遗址被定名为红山文化,经碳-14测定,断代其时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同属于红山文化类型的还有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出土的玉器种类有:璧、环、璜、玦、珮、箍、双猪首形饰、方形饰、棒形器、竹节形器等。这些玉器中,玉龙为红山文化玉器中的代表形器。玉龙分为两种造型:一种体蜷曲呈半环C形,吻前伸突起,有洞做鼻孔,双目呈扁梭形,颚下刻网状纹,颈上有长鬣,末端微卷,尾部向内曲,高26厘米,多发现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造型简练生动,显示出这个文化的玉器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一种为猪嘴兽首形玦状龙,被称为“玉猪龙”,多见于吉林省农安县左家山,也见于其后的殷墟妇好墓,表现出对当时及后世文化的影响。这些是最早的龙的形象,因此可称“中华第一龙”。
在各种传统纹样造型中,龙的形象是最主要的。龙是古代传说中神奇的动物,本是原始宗教崇拜和原始部落的图腾,世界许多文明中都有龙的形象,但往往是邪毒丑恶的,是原始恐惧和灾难的化身。但在我们中国,龙却是威武和力量的象征,呼风唤雨的神灵,吉祥的瑞兽,并且是最高的祥瑞。在古代社会后期,又被作为“帝德”和“天威”的标志,是皇权的象征,其形象不准乱用。现在它又几乎成为人们心中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古代文化艺术的产物,其形象贯穿我国整个古代文明史,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饶有趣味的文化现象:各个时期龙的形象都有不同的变化。龙本是臆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但是它似乎是活的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是有年龄的,而且它的年龄是伴随着我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进程增长的。
原始社会是中华文明的幼年时期,龙的形象以红山文化C形龙和玉猪龙为代表,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颇似还在胚胎状态和刚刚分娩或孵化出来的样子。
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童年时期,此时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多为S形、龙头上有小角,身躯蜷曲,还未伸展,从“龙”字的字体就可以看出当时龙的萌芽形态。以龙为造型的实物又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雕龙形佩和青铜器上大量的龙纹为代表。虽然鳞爪毕现,头上小角萌发,但身子或仍团作一团,或虽然尾巴似蛇;爪前期为虎爪,后变为鹰伸开,而仍然短小。形象质朴笨拙,憨态可掬,完全是一副稚嫩的面貌。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走向成熟、壮大的时期,此时龙的形象多起来,帛画、铜器、石刻、砖瓦上都常见。其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似虎非虎,似马非马,爪为虎爪,身子苗条纤细,常做行走状、奔跑状或腾跃状,气势灵动、奔放,是龙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和青年时期。
晋唐宋元时期是中华传统文明最为繁荣昌盛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龙强壮的中年时期。以隋朝修建的著名的河北赵州桥石栏板上雕的龙为代表,龙开始有胡须并出现飘拂的毛发和腿毛;龙角极长极弯,成羚羊角状;眉弓高起,眼睛大而细长,炯炯有神;嘴角咧得很渐变成身尾不分的蛇体,从此不再有蹲、走的姿态,而是海中游泳和云中飞腾的姿态。
明清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衰老时期,此时龙的形象更加普遍,特别是在皇家器物装饰上,几乎无所不在。在图案构成上,除传统的行龙、云龙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这时龙的形象完全符合“三停九似”的描述,毛发和胡须茂密,胡须内卷,毛发上冲或前冲。爪以四爪、五爪为多,眼睛变成虾米圆眼,明朝前期的还有些气势,但与唐宋时期相比,却给人以虚张声势、壮貌有余而凶猛不足的感觉。明朝后期龙的形象更差,身躯细瘦干瘪,猪嘴,爪为风车状。清代的龙老态龙钟,上唇及颌下胡须更多,毛发横生,出现锯齿形腮,尾巴变成分叉花叶形,身子肥胖臃肿,指爪骨节粗大。此时作为帝王化身的龙已经与封建王朝一起走向死亡了。
今天,以各种充满稚气的卡通龙为代表的新的龙的形象,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脱胎换骨、获得新生,并必将健康成长,腾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