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参观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游客都络绎不绝,人们对气势磅礴、严阵挺立的兵马俑赞叹不已,曾有观众留下这样的感慨:“伟伟大观兵马俑,步弩车骑皆毅勇。庄严肃穆万人营,犹待始皇号令动。”这7000余尊威武豪迈的勇士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们今天能够伫立在世人面前,也是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
1974年3月,陕西临潼遭遇大旱,西杨村的村民打井抗旱,在距离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取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残损的陶俑,立即上报给当地文物部门。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因为以前在本地也发现过秦汉时期的陶俑,不过体形较小,而这件陶俑经修复后体量竟与常人无异。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决定在打井处附近再进行勘探,结果由于夏收等原因并未取得更多成果。当年6月,一位叫蔺安稳的记者回乡探亲,在县文化馆里见到了这件武士俑。他立即给《人民日报》写了一份报道,将此事公布于众,并呼吁有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这篇文章很快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决定尽快组织保护。经过考古队一年的精心发掘,发现了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座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长方形俑坑,这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四面各有5个斜坡门道,四周环绕着长廊,四面长廊间有9条长达184米的东西过洞,过洞之间用夯土墙隔开,俑坑底部墁青砖,顶部是土木结构,并有火烧后的痕迹。在过洞之中赫然整齐地排列着6000多个与真人大小相同的陶质兵马俑。一号坑兵马俑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阵,兵俑不仅在尺度上接近真人真马,在发式、衣着、装备上也十分逼真翔实。武士俑身穿交领右衽短褐,勒带、束发,头的右上方束有发髻,腿扎行滕,足下穿方口齐头履。或手持弓弩,背负箭囊;或紧握长矛,威严屹立;或腰佩长剑,凝视前方;或身披重甲,所向披靡。坑内还有战车40余乘,战马精壮结实,洗练如生。没过多久,在为一号坑修建展厅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其东北侧约20米处,又发现了一座俑坑,是为二号坑。二号坑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出土战车89乘、武士俑1000余尊,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由108尊骑兵俑组成的骑兵方阵。骑兵俑身着胡服,手提弓弩,是“胡服骑射”的形象写照,反映了秦朝军队中骑兵已是一支装备较齐全的独立兵种。1976年5月,在一号坑的西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编号为三号的俑坑。这座俑坑面积仅500平方米,呈凹字形,分成两部分,内有战车一乘,铠甲勇士60余尊,显然这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
自2009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发掘,经过三年的时间又有了重大发现。这次发掘出土了114件兵俑,其中有大量彩绘陶俑,还首次发现了秦军使用的盾牌。另外还发现了20余件百戏俑和一件高达2.2米的无头巨人俑。而且这次发现的很多陶俑和以前的很多陶俑一样,都有被焚烧的痕迹。这就给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个疑问,秦始皇陵兵马俑群被焚烧的原因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是自燃;有的学者认为是出于秦人的丧葬习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项羽在攻破咸阳之后,大肆焚烧秦宫室,并对秦始皇陵进行破坏所致。
这支排山倒海、恢宏震撼的地下劲旅,充分展现了秦军战无不胜的自信和睥睨一切的豪情。从错落有致、严整机动的兵马俑阵容,我们可以领略到当年秦始皇气吞山河、横扫六合的威武之势。一望无际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秦始皇帝陵的组成部分。
秦始皇帝陵巨大的规模和丰富的陪葬物使其居于历代帝陵之首。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修建历时38年,举倾国之力,共征集了72万人力参与。陵园依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皇陵最引人关注的就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图是封冢,它为夯土而成,呈覆斗状,原高115米,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冲刷,现今高度为76米,就是在这厚厚的封土下面埋藏着秦始皇陵地宫。根据史书描述,这座地下玄宫布置有天文地理之象,以明珠为群星,以水银为江河湖海,秦始皇的棺椁浮游其上,人鱼膏为灯烛长明不灭,黄金制成的凫雁陪伴其中,随葬的奇珍异宝不可胜数。而且为了使秦始皇长眠于此不被打扰,还设置了连弩以防盗贼。那么秦始皇陵地宫是否被盗掘了呢?2000年来,众说纷纭:或言被项羽焚烧劫掠;或言汉朝时遭到牧童失火烧毁;或言西汉末年关东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掘冢,取出了秦始皇的铜椁;或言十六国时期,石季龙盗掘了地宫;更有甚者,传言唐末黄巢曾将地宫内的珍宝洗劫一空。这些传说是否真实,关系到秦始皇帝陵还有没有发掘的意义。近些年,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悉心勘测,可以断定秦陵封土比较完好,地宫内并未有大规模的扰动。另外,通过遥感技术初步判定出地宫有东西两条墓道,宫内有墓室,围绕墓室有宫墙和阻排水渠。而且还检测出封土堆下有大范围、异常强的汞含量,证实了史籍记载的可靠性。于是,这些原本富有神秘色彩的传说和记载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秦始皇陵的众多谜团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