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37

第37章 定计——历史从此改变?

自朱慈烺被朱由崧不情不愿的承认了之后,便被变相的软禁在了皇宫之中。连带着朱迪钟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好在春和宫挺大,皇宫其它地方也没啥好玩的,对此朱迪钟倒不是那么计较。特别是决定靠着朱慈烺这个“可能改变天下命运”的历史大变数来改变历史之后,短时间内朱迪钟打算加大对朱慈烺的影响力,虽说不太可能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但最少要使他能够接受自己的“神鬼莫测”与听的进自己的看法才行,否则朱慈烺要是什么都不听她的,那朱慈烺还有个屁用!

……

“啪——”“坐好!”

朱迪钟立刻一个机灵坐直了,好符合这位“新先生”的要求。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朱慈烺一本正经的把这段课文念了一遍,然后对着台下一个女童问道:“昭仁,你来回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此时距朱慈烺进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发现因为他的入住而使得宫外之人不能轻易进入春和宫,朱迪钟和酥橙的老师便不能再进宫教导她们两人后,便主动承担起了教导的职责。而在年龄的强大优势下,朱迪钟只能成为被压迫的一方,完全没法把自己的想法与朱慈烺进行交流。朱慈烺摆明了一副“安分守己”的态度,甚至直接给她们二人讲起来《孝经》,要知道孝经可是五经之一,不知道多少人研究了一辈子,哪是刚读了没多久的娃娃能学的。很自然的,小酥橙又一次沦为了观众,而朱迪钟却出乎了朱慈烺的意料,竟然能学懂。实在叫朱慈烺觉的不可思议。

本来朱慈烺给她们教书只是临时起意,而之所以拿孝经来说事只是做给朱由崧看的,告诉他自己是一个遵守“孝道”的人,不会觊觎他的皇位。至于朱由崧信不信?朱慈烺不知道,但连他自己都不信,他也只是打算能拖一天是一天而已。

在失去了对王铎的信任之后,没有了王铎等人的谋划,朱慈烺对自己能把朱由崧的皇位弄到自己屁股下来的信心为零。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愿意被别人利用。好歹皇位还是他们老朱家的不是?若是信了王铎的邪,就算自己当皇帝了,难道王铎这种并非“忠臣”的人会遵自己号令?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朱慈烺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培养,历史可不陌生。在这种情况之下,频繁更替皇帝只会让王朝崩溃的更加迅速,也容易滋生权臣。如今的马士英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王铎真的是一片“赤胆忠心”,只是为了自己这个“正统继承人”能上位,那朱慈烺没意见。但若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或者打算做下一个马士英,那朱慈烺第一个不答应。所以在发现王铎对他有所隐瞒之后,他便很果断的抛开了王铎。

对未来毫无头绪的朱慈烺也只能在与唯一“亲人”相处时还有点乐趣,在发现朱迪钟的“天赋异禀”之后,更加卖力的教导了起来,并且因为所处环境而一次次制止了朱迪钟想跟他“搭话”的苗头。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妹妹要跟自己谈什么,但在朱迪钟表现出来的“强大天赋”下,朱慈烺便没想过轻视朱迪钟的心思。在古代,神童可不是闹着玩的。

既然认为朱迪钟是“神童”,那么顺带真正的教一教变成了理所当然,而可怜的小酥橙只能沦为“陪衬”,一脸懵逼的看着两人说一些她完全听不懂的话。

《孝经》与所有的儒家典籍都差不多,讲究的是“微言大义”,全篇也不长。经过这么多天的教导,好歹也是粗解了一遍。而朱迪钟虽然没什么穿越福利让自己过目不忘,但好歹人也不傻,总算把一篇孝经记了个七七八八,再加上一些自己以前学古文的功底,区区“文言文翻译”,自然难不倒她。

虽然朱慈烺给她讲过浅显的“翻译”,但为了引起自己这个便宜哥哥的重视,朱迪钟会按常理出牌?

只见朱迪钟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死死的盯着朱慈烺回答道:“孔夫子说:上古的圣王有合乎天道的治国大道,用来治理天下,百姓都互相敬爱有加,上至皇帝,下至囚犯,都不会互相怨恨。这简直就是鬼话连篇!”最后一句是快速的吐槽出来的,实在毫无更高明见解的朱迪钟只能通过“歪理邪说”来“蛊惑”纯真的大好青年朱慈烺了。

果然,自诩为儒家子弟,而毫无未来皇帝觉悟的朱慈烺闻言,立刻像只炸了皮的青蛙一样,仿佛立刻就会爆炸一般。想都没想就把手上的书扬了起来,打算好好把眼前对圣人不敬的“狂徒”狠狠的教训一顿,让对方好好长长记性,不要再对圣人不敬!

但是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这是亲妹妹啊,他一家子就剩这一个了,真下手揍一顿?

机智的朱迪钟早已做好准备,只要朱慈烺敢对她动手,她就立马开溜,等朱慈烺平静了再找他。

对于跟朱慈烺好好“聊一聊”,朱迪钟可是一点儿也不急,反正时间“还长”,现在才宏光元年,还有个“宏光二年”呢!

若是有历史爱好者在此,肯定会立刻给她一个大耳刮子告诉她。宏光二年,你妹的宏光二年。历史这么差,也好意思赶时髦穿越!?

不过这也怪不得朱迪钟,南明这段历史虽然史料不少,但确实没多少人会去了解。并且经过满清这个文字狱王朝,史料可信度实在难以保证!不过在时间上都搞错了,这实在是有点……

咳咳,在发现朱慈烺竟然没有揍她之后。朱迪钟更加大胆的把平日里一副乖宝宝的形象甩到了爪哇国去。一本正经的道:“我说的没错啊!如果有这种治国大道,那怎么可能没有流传下来啊?如果这个治国大道真这么好,那就不会发生战争,天下就能从上古一直太平到现在了!”

话虽然牵强了一点,但好在朱迪钟占了年纪的便宜。若是一个成年人这么说,保管立马要被读书人打死!打死之后还要扣个“歪理邪说”的帽子,然后大家一齐唾弃的骂一句,“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最后再一起搞个文会批判一番这种狂徒,庆祝一下他们的胜利。

朱慈烺受过整个国家最优秀的教育,虽然不是最好的教育,但人不傻,年纪也没大到不能接受新思想的地步。听朱迪钟这么一忽悠,果然就顺着思路走了下去,发现朱迪钟的说法,自己竟然不能反驳!

不懂就问,这是崇祯教给朱慈烺的宝贵学习经验。虽然崇祯自己常常问大臣一些尴尬的问题而使大臣们常常欺骗他。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难道孔夫子错了?”

“不可能,孔夫子是圣人,圣人怎么会错?”

“可是如果孔夫子没错,那为什么那么好的治国大道会失传呢?”

……

看到朱慈烺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朱迪钟不由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毕竟还是太年轻啊!”

……

成功的把朱慈烺带进了坑,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你对现在的天下大势怎么看?”朱迪钟摆正态势,一本正经的跟朱慈烺聊起了天下形势。

朱慈烺:“……”

喂,你是个七岁的小萝莉好不好。一副大人的腔调就算了,聊天下大势是什么鬼?七岁的娃娃聊天下大势?确定不是开玩笑?退一步说,七岁的娃娃会开玩笑吗?

看到一脸懵逼的朱慈烺,朱迪钟的内心立刻优越了起来。心中又开始吐起了槽,“毕竟还是太年轻啊!”

既然朱慈烺懵逼了,朱迪钟自然不能冷了场,正好趁机会给朱慈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顺便给自己这个便宜哥哥普及一下“知识”。

“李自成自从被满清鞑子赶出了京师之后,一路追击,李自成如丧家之犬,一路战败,根本不是满清鞑子的对手。现在李自成估计已经是自身难保,所以对我大明已经构不成太大威胁。而满清鞑子是奔着一统天下的心思来的,若是李自成被满清鞑子灭了,那下一个目标就轮到我大明了。”

朱迪钟却不知道,李自成虽然跟满清打起来连战连败,但对付起明军来确实得心应手。如今湖北的左良玉屁股后面就跟着李自成的军队呢!很难说左良玉“勤王”是不是为了逃避李自成而顺势为之。哦,对了。可能左良玉现在已经死了。

朱迪钟自然不会知道那么多。如今她的消息可是相当闭塞,不过好在历史还记得一些。虽然满清不地道,但好歹一些事件却做不得假,比如说左良玉吐血而亡这种事。

“那究竟孔夫子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正等着朱慈烺来跟自己来场“激烈的”辩论的朱迪钟,听到这句话差点被噎死。感情老娘说了半天,你压根就没听不成?

而在一旁当背景的酥橙见两人终于停了下来,听的半懂不懂的她不由得插了一句,“也许是那个叫孔夫子的人做梦梦到的呢?”

“做梦?”朱慈烺一副世界观崩塌的表情。

“是啊,难道孔夫子不做梦的吗?酥橙也常常做一些很好的梦呢!等酥橙会写字了,一定要把做的梦写下来!”酥橙一副同路人的样子,觉的那个叫孔夫子做的梦肯定很美,否则这个大哥哥不会这么紧张。

因为朱由崧的一些心思,朱慈烺的身份并没有大张旗鼓。而酥橙自从被邹太后宠上了天,对不关心的事更加的不关心了。

看见朱慈烺一副世界观被玩坏的样子,朱迪钟不由得为酥橙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跟自己一起混的人。关键时刻就是靠得住,竟然可以把孔夫子那种美好的憧憬扯到做梦上面去!

“酥橙昨晚就梦到了好多好吃的呢!如果能生活在梦里多好啊,这样酥橙就有吃不完的好吃的了!”

好吧!吃货毕竟是吃货,请允许我收回之前的大拇指……。朱迪钟无奈的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