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13

第13章 扰乱京城救公主

“砰——”

一队顺军士兵在前明首辅魏藻德家的大门前把大门拍的砰砰响,见没人开门马上就把门撞开了。而此时的前明首辅之子魏追征早已带领家仆家将严阵以待,只等顺军发难,便与顺军拼个‘鱼死网破’。

然而此时带队的顺军士兵毕竟是来处理魏藻德等前明官员‘谋逆’一事,本来就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看到魏追征这架势,立刻紧张了起来。

魏追征本想带领家仆家将直接拼个你死我活,但家仆家将们自有打算,并不打算先动手。当然,对魏公子不能这么说,他们说的是:“等贼军全部进入院中,再来个关门打狗!”魏追征觉得挺有道理,便同意了家将们的提议。

谁知道对面顺军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就喊了起来,“魏藻德一家拒捕,弟兄们,给我上!”

按照正常历史,魏藻德的儿子在得知父亲拷掠致死之后,聚集家仆家将准备拼个你死我活。但拷掠队的士兵见多了这种情况,直接宣布:“我大顺只捉拿魏藻德一家,其余人等无罪,若妨碍我大顺办案,以同罪论死!若是生擒魏藻德之子,不但无罪,还有赏!”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魏藻德从考中进士到成为内阁首辅也就区区三年而已,家仆家将也多为招募而来。短短时间哪有多深的感情?之前响应魏公子的号召也不过是主家有命,习惯使然。等冷静下来,自是不敢拿自家性命与朝廷天军作对。所以之前历史之中,魏公子失了家仆家将的助力,只能憋屈的被活活生擒,死鸭子嘴硬的与来人理论了一番,被拷掠队士兵一刀剁了了事。

此时因为朱迪钟这只大蝴蝶的缘故,李全鼓动了一帮子太监搅合的满城风雨,来的也不是拷掠队。本来就是来查魏藻德‘谋逆’一事。魏藻德这种前明首辅被拷掠致死的消息,自然也不可能到处乱说,这哥们自然不知道魏藻德已经死了。再加上先入为主的‘魏藻德谋逆’的印象,直接就把魏追征的这种行为定义为‘谋逆事败’的狗急跳墙之举。

魏藻德的家仆家将见状知道不能置之事外,自然也就没了侥幸心理。若说大军交锋,魏藻德这些家将可能没什么用,但小规模的战斗,这些武艺高强的家将自然不会真的怕了顺军士兵。

……

魏追征反抗大顺士兵的抓捕只是个例,更多的官员是‘束手就擒’,毕竟这么多前明降官被抓,要怎么处理也不是刘亮李自成能够做主的。两人一边抓人,一边派人把消息通报李自成,等着李自成来决定。

而这些莫名其妙的被‘冤枉’的前明降官,刚开始也不认为李自成真的敢对他们动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就知道,若是杀了他们,想继续坐稳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整个京城这些被抓起来‘谋逆’的官员,不知道关系有多么的错综复杂。真把他们全杀了,那就约等于得罪了全天下的士绅。

但随着被抓捕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前明降官一个个胆战心惊、开始疑神疑鬼起来,觉得李自成是不是真的打算把他们‘一扫而空’?既然心有疑虑,为了保住自己小命,自然是开始躲藏起来。托老天保佑,刘亮与李牟二人最开始自然是有优先抓捕官职大的人,所以这些开始躲藏的大多是一些小官。但恰恰是这些小官的躲藏,让刘李二人认定了前明降官果然心中有鬼。若不是心中有鬼,那干嘛要躲避大顺士兵的搜捕?如果这是清白的,还怕我大顺污蔑了你不成?我大顺聚义兵,行义举。替天行道,救万民于水火!岂会冤枉你们这帮子前明降官不成?简直是笑话!

虽然刘亮与李牟二人认定这些前明降官确实有‘谋逆’的嫌疑,但毕竟兹事体大,他做不了主,还是需要李自成下令。所以对于一些投靠有功的前明降官,他也不能就这么简单粗暴的把人抓起来,只能派兵到各处府邸进行看守,防止他们逃跑。这样一来,加上派去搜捕‘逆贼’和城门防守必要的士兵,两人手上的兵力基本投入了进去,但好歹还有衙役帮忙,虽然他们不怎么信得过这些原来明朝的衙役,但聊胜于无。

……

透过卫大夫带来的消息,朱媺娖知道了李全的一些谋划,所以早早便做了一些准备。而随着约定的时日临近,朱媺娖也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能不能‘逃出生天’……

二十日傍晚,看到太阳稳稳当当的落了下去,刘亮与李牟二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前明余孽’的计划被自己两人破坏了,还好有那个陈演的家奴告密,否则要是真出了什么乱子,那自己两人可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话虽然这么说,但两人并没有真正的放松,李牟看着刘亮道:“刘将军,我看咱们可不能放松戒备,还是要等到陛下班师回朝才能真正的放下心啊!”

刘亮自然也不会反对,反正不管怎么戒备,都是手下人的事,又不需要自己去巡逻。虽然这么想,但刘亮还是知道轻重缓急的,对李牟说道:“李将军,不如你我二人分别驻守内外城等陛下班师回朝如何?”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李牟算是同意了刘亮的提议。虽然这‘前明余孽谋逆’的事情告一段落,但也不能保证真的就不会出乱子了。还是要派人亲自看着好。而此时北京城里他们两人职位最高,自然是指挥的不二人选。况且北京城这么大,两个人一起难免顾此失彼,所以一个人驻守外城,一个人驻守内城,这本来就是之前李自成留下的命令,只不过当时没什么事,刘亮这个本应该驻守外城的家伙舍不得周奎府里的‘花花世界’,强行跟李牟挤在了一起。而最近因为告示的事他们两都忙的团团转,并且前明官员们大多都是居住在内城,所以也没多关心外城的事。而外城虽然也有告示,但影响不大,毕竟老百姓不可能真的被告示挑动起来。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按照李自成之前的命令行事为好。退一万步说,若是真的出了什么难以收拾的事,按照李自成的命令行事,时候也有转圜的余地。计议已定,由李牟坐镇内城,刘亮坐镇外城,其中以内城职责更为重要。

……

深夜,外城正西坊多处起火。当刘亮接到正西坊多处起火的消息时,立刻意识到这是‘前明余孽’的伎俩。既然之前告示说要扶明太子即位,那目标肯定是皇城。虽然三位皇子都被李自成带走了,但并不影响刘亮的判断。刘亮觉得这些个‘前明余孽’肯定还认为皇子在皇城西宫。虽然皇子不在,但这群‘前明余孽’定会攻打皇宫,虽然他们并不能在皇宫中找到什么皇子,但皇宫可是整个北京城最重要的地方了,若是这群逆贼也跑到皇宫放火,陛下回来了该如何交代?

一瞬间刘亮就想到了很多,立刻命令一名亲兵道:“速速去提醒李牟将军,让他多多注意皇城,莫让逆贼在皇城纵火!”

“是!”

待亲兵领命而去之后,刘亮仍然不是很放心,若是亲兵遭遇不测不能送到消息怎么办?一念及此,刘亮立刻又点起了几名亲兵,让他们也去传递消息。并嘱咐碰到逆贼不要恋战,传递信息要紧!

虽然刘亮并不认为逆贼有实力在城内拦截他的亲兵,但还是保险起见为好。

派出亲兵之后,刘亮立刻派出士兵在外城各处巡逻,看能不能抓到纵火的人。但他也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既然是有预谋的纵火,自然准备好了退路——这是正常人的思维。可问题是,太监是正常人吗?

刘亮也不出门,就待在临时征来的府邸里居中指挥。一边派人巡逻,一边派人灭火。可是没过多久,又有地方起火了。

起火的地方正是正西坊相邻的正南坊,因为之间分隔的大街并不宽敞,所以黑灯瞎火的跑过去个把人也没人注意。等正南坊起火时,巡逻的士兵很快便发现了放火的人,但放火的人非但不逃,反而背着个竹篓一手拿着个火把边跑边把浸了火油的布团点着到处乱扔,甚至往追他的人身上扔。这一招果然极其有效,顺军士兵不想沾上火油,反正他们团团围住了放火的人,也不怕他跑掉,一时半刻却是束手无策。

在人数的优势下,虽说顺军士兵一个个明哲保身。没过多久,等放火者的布团扔完了,大顺士兵立刻一拥而上,抓了个活口。

虽然纵火者众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或者说都想抓活口。有些下层将官脾气暴躁,根本不顾士兵伤亡,强行让士兵冲上去抓人或者杀人。但有些放火者也跟得了失心疯似的,见无路可逃便冲进最近的一家木制楼房把自己和剩下的布团全部点燃。

就在外城放火的太监玩的嗨的时候,内城的太监们也开始放起了火来。正好,刘亮的亲兵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李牟所在之处。将刘亮说的话禀告给李牟之后,亲兵立刻回去复命。虽说李亮觉得‘前明余孽’的目的是皇宫,但李牟并不放在心上。皇宫城高池深,可不是区区一帮人凭血气之勇就能拿下的。

太监不是正常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太监可不是傻子,知道自己这些个太监人数不多,真的冲过去救人多半要交代,所以,几个太监穿上弄来的大顺兵丁所穿的衣服,急急忙忙的往曾经的田府,现在的刘宗敏的府邸跑过去,大声嚷嚷道:“弟兄们,那边着火了,赶快救火啊!”

刘宗敏虽然带走了所有的亲兵,但留下士兵的职责只是帮刘宗敏看守府第,哪会去帮别人救火。几个太监见刘宗敏府第毫无动静,也拿不准对方会不会去救火。见半天也没什么动静,甚至人家都懒的搭理他们,他们也知道对方不会去救火了。于是他们便开始勒备用的计划。

并不是说这帮子太监超脱了时代还搞什么A计划、B计划。而是他们怕直接在田府纵火会伤到太子,毕竟李全伪造朱媺娖的书信的时候为了让这帮子太监不那么怀疑,自然不可能清楚太子所在的位置。若是叫这帮子太监知道了具体位置,万一他们查到那根本没太子怎么办?

于是一大堆的火油布团从田府的各个方向飞进了田府,而柴房得到了更多的火油布团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