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彼岸阑珊
32448000000027

第27章 缘分是说不清的

我的高中,因为种种原因让我“选择”了中加这所“神奇而又充满魔力”的学校。

一:

开学那天我乘坐大巴赶往了学校,大巴经过古泉从湾沚上的高速。经过古泉车停了下来,上来了一位身穿与我相同衣服的人坐在我我的旁边。我明白他是中加的,也是刚刚踏进校园的新生。

一路上我们俩也闲谈聊了几句,但都未说出各自的名字,各自留了个印象罢了。

开学提前两个星期来到了学校为的是一个星期的军训,熟悉校园的环境,将来的三年会生活在这里。

白天是军训,晚上则是为了军训一个星期回家呆上一个星期的开学分班考试。

中加也有好班与差班之分,奥赛班、重点班、普通班,踏进校园的我在教学楼前的公告上寻找自己的名字看自己被分在那个班级,然而自己首先看见的是自己初中同学毕付竟的名字,她在奥赛班;渐渐地寻找发现自己在普通班。

在上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常常在我们面前提起中加这所学校,我们便对它产生了深刻印象,这深刻的印象在于严。教学严,管理严,任何方面都严。

初升高,毕付竟差几分就会被宣城二中录取了,然而她选择了数学老师常常在我们面前提起的中加这所学校。

六个普通班,我被分到了高一(18)班,新的面孔,新的生活开始了。开完第一堂班会课后一个人走在我面前问:“你是不是宣城的,我总觉得在哪见过你。”而我对他也有一点印象但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了。当他提到自己在古泉上的车,我恍然大悟了原来是他,后来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陶徐。

数久日之后,在一次回班级的路上又有一张新的面孔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夏梦露。她看见我很惊讶!我看见她同样惊讶!没想到我还能在这所学校看见小学同学,太出人意料了。

初中的同学,高中不在一个班的缘分;宣城的老乡,一路坐过的缘分分在一个班。

二:

中考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考的并不理想,父母很纠结把我送往宣城的哪所学校上学。邻居在我父母的面前提到了中加这所学校,说:“我孙子因为受不了那里的管理上了几天就回来念书了,那个学校挺不错的,你把你儿子陈焰文也送过去吧!”我也明白中加是什么样类型的学校,毕竟数学老师在班上常常说中加的事。

父母问我想不想去,我很犹豫,究其原因太孤单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自己的儿女未来的生活好呢!提供好的条件给儿女们更好的前途,父母只能做到这些了。

刚进入中加军训时,没有一个认识的朋友,对他们只是陌生。唯一认识的是我初中的女同学,却不知道在哪个班级,而我有事无事都是一个人闲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每当回家的时候是一个人,返校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孤独感不由自主的迸发出来。

三:

在中加生活了一段时间,自己的情绪也失控了,对中加的一切都很不满,内心充满的是仇恨。若问我是什么理由,内心就是对它不满。当时在想,若不是门槛费交多了的话早就回家念书了。我一直在中加撑,硬撑了三年。

国有国规,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中加也有规,那便是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学校老师常会说“不成才,也要成人,每个人不是天才,有的人是读书的料,有的人不是,但学校要保证得成人,唯有成人才是对社会上有用的。”我想每个人都明白老师为什么怎么说。

严格的制度约束着中加每一个学子,犯了错必定承担所造成的后果。

四:

毕业了,我们口中说出自己心声,都是:终于离开这个不是人呆的地方了,我再也不想回来了之类的话语。可是当我走出中加时却发现对它有一点思念,时间长了又对它有一丝丝的牵挂,牵挂那里的物、事、人,也许这是一个人的情感之所在吧!口舌心扉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如今,我开始怀念中加生活的一点一滴,虽然我恨它,但内心却依旧爱它,毕竟是生活了三年的母校,里面满是回忆。

昨天,班级群里传来消息说:中加初二的的一个男生跳楼自杀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吃惊,没想到中加摊上这么大的事。而他,十四岁本有美好的青春年华,如今消失在这个世界。

我们猜想肯定是中加严格的制度使他受不了了,所以才跳楼自杀的。

此时,我真心的祈祷母校能渡过难关;同时也希望在校的你们珍惜自己唯一的生命。

这不由让我想起高中时期宣城文鼎发生的事。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们得知这个消息非常的吃惊,就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了说了他几句,被喊家长。结果,跳楼自杀了。

我问起初中在文鼎上学的同学,听说文鼎有人跳楼自杀是不是真的。同学说:“是真的,他就死在我面前,把我吓死了,地上一摊血,太可怕了,当时我还在吃东西。”我又说:“你能吃的下呀!”……

五:

因为是缘分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相聚在中加这个大家庭。等到我毕业回过头想想我高中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唯有制度约束了自己。

而我们要珍惜的便是这缘分,我很感慨那位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弃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也许是受不了中加的制度,但制度的本身在于约束,因为有制度才能健全完整的体型。

因而我想说:“妄轻生”。

六:

“你高中是哪个学校的?”我在进社团开列会的时候一个学长问我。

“马鞍山中加的。”

“怪不得看你怎么眼熟,我也是中加的。”我看看他,在脑海中搜索这个人的历史,可我的脑中始终未有关于他的画面,也许是因为中加人太多见过却没印象了吧!而他,却对我很面熟。

“你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我问。他一一告诉我详情:17班的,名叫:展飞扬……我也告诉了他,两人便聊起了高中的往事。

因为是缘分让我在这所学校看见了以前的校友,或许我们有过几次的照面却彼此没有太多的印象。

201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