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彼岸阑珊
32448000000021

第21章 灾后

街道洪水浸泡五十天后“重见天日”,已是满目疮痍,加上小麦浸泡膨胀挤爆粮库,小麦随水流出,再腐烂变臭,灾后附近环境令人堪忧。尽管如此却挡不住心切回家的灾民,他们默默开始清洗和整理“受伤”的家。

一:

圩破的太久都想洪水早点退去,二十台机子开始排水,水一点一点的下降,每天退的多、或退的少。

粮仓里堆积的粮食并没有运走,洪水来临后几百万斤的小麦浸泡在水中膨胀挤爆了粮库。

四处飘散的都是小麦的身影,街道上、河流中、田野里甚至家中,小麦无处不在,虽然派人处理过但还存留残骸。

洁白的墙面与水相遇后而泛黄,与小麦相遇则泛黑,那都是小麦停留在墙的表面渐渐腐烂的成果。

昔日的粮库不在繁华,如今的它移为平地,未来的它不知何去何从。

二:

先是通往宣城的路退出来了,再是新河街道上的洪水退出来了,最后便是地势最低的小区退出来了。

街道终于重见天日了,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浸泡已久的土地上,停留在这片土地上的都是污泥和各种特色的垃圾。部队里专门派来人为我们处理垃圾,垃圾工程队、铲车及消防车都来了。

那垃圾有的臭的都不能闻,一脚踩下去污泥很深,黑漆漆的如同臭水沟下的淤泥。消防的人负责清洗路面及小巷里的淤泥,垃圾工程队和铲车相互配合处理垃圾。

湾塘是距离粮站最近的河流,污染程度便是最严重的。那水是墨水吗?黑漆漆的,水面上漂了一层青苔沫沫还有猛猛子在上面跳跃。黑水一塘没有活物,风吹过即臭又难闻,水质成这等问题多半是粮站里粮食的“功劳”。

三:

我在外面呆了四十五天,说是避难四十五天其实是游玩四十五天。中途八月十三号从上海回来是唯一一次前往家“看海”,此时的水也快退完了。

前往安庆参加妹的生日宴后便回家帮忙打扫“受伤”的家。

等到我再次回到家的时候家家都在清洗房屋,街道上和家中的污泥早已被清洗干净,剩下的是各家清洗出来的垃圾堆积在马路上。

然而我乃先乐后苦帮忙打理受伤的家,整天累的够呛。

四:

家是一个温暖的处所,带给亲人的是温馨与幸福,如今它受了伤。

未经历过破圩的人怎知道破圩后有多累、有多烦。正是因为我参与其中便知道什么才叫做——累。

每家每户损失的程度不一,自然装修不一,也有的人趁这次机会好好的将自己的家重新装潢一下。

有的家庭选择简装;有的家庭选择精装。无论是简装还是精装都难以面对这个不忍直视的家。

将家中的一切还原成原始的毛坯房,大的框架是基本不动的,但有些地方则是:该拆的拆、该补的补健全一个完整的家。

五:

洪水来临之前,有的人选择坚守在新河庄与洪水顽强的拼搏;有的人选择暂时的离开,小区里和街道上失去了居住人的踪迹。

洪水退去,没有了昔日的繁华,莺歌笑语不再有。夜晚街道上的居房灯火星星点点,白天他们打扫受着伤的家,晚上则另居住所。

六:

夜未深,进入了梦乡……

20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