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灵异经历录
32439300000179

第179章 一百七十七章消失的古城(上)

一百七十七章消失的古城(上)

佛经中说世间之事,分分合合,多有无奈,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轮回,当这些事情发生时你无法阻挡,这种悲哀往往会使你堕入痛苦的深渊中不可自拔,这种痛苦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煎熬,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散,特别是对于这种刻骨铭心的事情我们往往需要花一辈子去抚平心灵上的创伤。

三年前我还是一名即将步入大二的学生,在我的生活中探险对我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兴趣和爱好那么简单了,那时候的探险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门“必修课”一样,当探险成为我冒险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探险的魅力渐渐的把几个兴趣相同的年轻人聚集在了一起,我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野外的探险活动就是“他”给我做的领路人,慢慢的当我迅速成长起来之后,我渐渐的展现出了把握全局处理危机的能力,虽然我当时的资历比那些“前辈”要差得多,但是我的能力和知识赢得了所有人的信服,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入门“老师”的他一直都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时间让我们从投缘变成了无话不说、交情过命的兄弟,“他”比我要大几岁,是一名专业探险队成员,最初我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我的探险生涯,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是在一次野外探险的过程中,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罢了,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军训过后的假期里我进行了一次有计划的远足,在此之前我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在进行着自己的探险生活,当时的我并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技能,仅凭着我对于未知事物的热情,支持着我不惧危险的一次次进出各种“奇地险境”,不过以前由于没有条件,所以我的探险范围很小,虽然有很多想去的地方,但是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允许我进行我的计划,可是这次不同了,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就这么平静的开始了,不过我不知道的是在我的面前有一个又一个的危险在等着我,也正是在这次不成熟的探险行动中我认识了这位至交好友,当时我在前往一座山洞的途中意外掉到了附近村民补野猪挖的大坑里面,在想尽各种办法之后我还是没能爬出深坑,就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他”恰巧路过在他的帮助下我总算是逃出了那个深坑,被他所救之后在聊天中我知道了他原来是一位专业的探险队员,并且他这次跟我去的目的地是相同的地方,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们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去进行这次的探险行动。

从那次之后我们之间就一直保持着联系,期间我也参加过很多次的探险活动,并且考取了专业的证书正式成为了一名探险家,在我大一暑假的前夕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他打来的,他问我说这个暑假有没有什么打算,在知道我没什么具体的计划之后就跟我说这个暑假想去XC的亚特兰蒂斯遗址去进行一次探险行动,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我在得知了这次的行动内容和参加行动的人员之后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跟他说定以后我立即就开始着手准备探险前所需要的东西了,不过首先我得了解一下关于这个亚特兰蒂斯古城的具体情况才行,毕竟任何有用的信息对于探险者来说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网上关于亚特兰蒂斯的相关记载基本上就是以下的这些,虽然不太符合我的要求,但是总比没有强吧,浏览着关于亚特兰蒂斯的相关信息,我不知道的是这次的探险行动竟然成为了我一生永远的痛。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提)斯。位于欧洲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大西洋之岛,一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国家或城邦之名,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据称其在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在古希腊广泛流传。在对话录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第一次描绘了亚特兰蒂斯。2011年时,一支考古队声称他们已找到了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在西班牙南部的泥滩之下。2013年12月,葡萄牙西边海域发现海底金字塔,疑似亚特兰蒂斯遗迹。

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对大海有着强烈的崇拜,它与利莫里亚文明并存于当时的地球,利莫里亚文明位于现今澳大利亚东北方向的一块古大陆上。两个文明在一万年前先后沉陷于灭世洪水之中。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又称大西洲、大西国,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并非这里的居民,而是来自天上。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存在一片大陆,这片大陆已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引发巨大灾难的是大规模的地震及其后产生的海啸。火山灰导致整个地中海地区数周之内都处于黑暗之中,远在英国的植物也受到影响。地震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4000倍。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遗迹,似乎在印证此假说。人们把这片大陆称为“大西洲”,把孕育史前文明的国度称为“大西国”。科学界沿用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根据玛雅历法的预言传说,地球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共有五次毁灭和重生周期——每一周期即所谓的“太阳纪”,并认为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悲剧。第四个太阳纪是宗德里里克(亚特兰蒂斯文明),又称光的文明,是继承上一个文明。这里用继承,不用延续是因为,亚特兰蒂斯是来自猎户座的殖民者。他们拥有光的能力使火雨的肆虐下引发大地覆灭。早在利莫里亚文明时期亚特兰蒂斯就建立了。后来这两个文明之间还打核战争

在梵蒂冈城国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的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大陆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这片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做“大西国”。其实,科学界早就给这片神秘消失的大陆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随着越来越深入,身份限制也越严格。在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城市的建筑美妙地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韵味。镀金的圆屋顶,由于风力和温度的不同,会发出和谐的声音。通常是三个音节。对于亚特兰蒂斯来说,三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线条会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的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的塔群。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的哲学之祖——柏拉图。在柏拉图最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两本对话录中都有提及。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梭伦九千年前左右,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一些研究柏拉图哲学的学者对亚特兰蒂斯的存在抱否定态度,原因:一、他们认为柏拉图目的是提倡“理想国”的概念,为了让人更容易明白才会虚构出亚特兰蒂斯的故事。

二、他想勉励当时腐败的雅典后裔,所以告诉他们自己的祖先曾与“理想人”(亚特兰蒂斯人)勇敢奋战,打败传说中的海洋帝国,证明雅典人具有超越全人类的实质与力量。希望借此令腐败的雅典子孙振奋起来。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顿。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顿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顿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阿特拉斯”,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顿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顿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顿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顿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顿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在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故事中,还暗示柏拉图时代以前的希腊,所使用的文字与柏拉图时代的希腊文字不同。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亚特兰蒂斯是一个神话,柏拉图只不过借它比喻雅典社会的价值观,但不少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希望找到,还它一个真相。关于亚特兰蒂斯古城的具体位置在何处,主要有一下几个观点,第一个是塞浦路斯说:一名自称神话学及古代研究专家的美国探险家罗伯特·萨马斯特(RobertSarmast),在其出版的书《发现亚特兰蒂斯》中则认为有其事,并以柏拉图的描述作为其研究的主要依据。他说柏拉图提供了亚特兰蒂斯的“具体线索”,当中45个线索显示它位于塞浦路斯南部海域,并称海洋影像图显示的塞浦路斯古代地貌与柏拉图描述相符合。萨氏更说自己找到很多柏拉图曾提及过的地点,包括一个长方形平原,中间就是亚特兰蒂斯城。他的理论中心是地中海盆地古时曾发生“洪水大灾难”,令到地中海于现时直布罗陀海峡的地方连接大西洋。这个说法同柏拉图说有个大洪水“吞没”亚特兰蒂斯岛,以及曾经大洪水的说法相符合。第二个是克里特说:这个说法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克里特岛。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现了位于克里特岛上的大规模遗迹,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个圆环状小岛“锡岛”(又名圣多里尼/桑多里尼)上发现了描绘现在已成为内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经是一个小岛的证据,因此有人怀疑锡拉岛正是亚特兰蒂斯传说的由来,因为据研究,约公元前15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锡拉岛上的圣多里尼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爆发导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毁灭,也引发了海啸,这次火山喷发使得原本仰赖贸易的迈诺安文明受到了重大打击,就此一蹶不振。支持此说的人认为,柏拉图(亦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亚斯或最初听到这故事的希腊人索隆)把数字弄错了,因此整个数字夸大了十倍以上,900年变成了9000年,4万平方哩变成了40万平方哩,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传说。第三个是南极说:支持此说的人以考古学家兼作家葛瑞姆·汉卡克以及兰斯·弗列里亚斯为代表。此说是认为亚特兰蒂斯应该是在南极半岛,并以“地壳滑动说”来解释亚特兰蒂斯的毁灭,认为亚特兰蒂斯不只是受到了火山等等的灾难,紧接而来的是严寒,从而导致亚特兰蒂斯人放弃了自己的故乡,南极半岛随后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第四个是直布罗陀说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科林那·吉亚德认为柏拉图在书中描述的“亚特兰蒂斯”位于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一带。科林那研究了人类于19000年以前从欧洲向北非移民的历史,认为在亚特兰蒂斯大陆存在的时期,直布罗陀海峡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而亚特兰蒂斯大陆就在今日的安达鲁西亚与摩洛哥之间。第五个是爱尔兰说:瑞典地理学家乌尔夫·埃林森于2004年出版的《地理学家眼中的亚特兰蒂斯:勘探仙境之国》一书中认为,爱尔兰岛即为亚特兰蒂斯大陆。主要论点来自于柏拉图所描述的岛国大小及地貌与爱尔兰岛极为相似,并且两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亚特兰蒂斯沉没的传说可能来自于公元前6100年,冰河时期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岸岛屿。长时间的以讹传讹将小岛的沉没夸大为毁灭性的灾难。最后一个是加的斯说:有研究者认为亚特兰蒂斯位于西班牙的加的斯附近。2011年,由哈特福大学教授弗罗恩德在位于西班牙加的斯北部的多纳那国家公园沼泽地的考古发现,认为此地即是因海啸而毁灭的亚特兰蒂斯。

通过有限的史料的分析,考古学家们对于这个古城的城市结构和特征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随着逐步深入中心,身份限制逐渐严格。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城市建筑的美妙之处令人感受音乐韵味。镀金的圆屋顶,由于风力和温度不同,发出和谐的声音。对于亚特兰蒂斯,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线条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塔群。城市每一层的街道都呈对角线分布,从海滨一角到另一角,地下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地下长廊。传说中城市的经典模式,由一系列浮于海上的同心圆连接而成,一层层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营,直径接近2.5千米。连接两个同心圆层的海洋通道景观,从城市内部朝外观望,可以见到城市的另一层:亚特兰蒂斯的内海区域。右边有座灯塔,两座金属雕塑支撑着巨大的灯,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辆飞车及中心城市的一些庄严建筑。阶梯的最高处,雕塑头上的翅膀显而易见,在亚特兰蒂斯艺术中代表生生不息。城市的整体设计极尽可能体现各种艺术的巅峰,阶梯通向一座综合院校。城市中心的辉煌建筑具有天文学意义。城市的中心地带,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并非所有人都有权进入中心城市中到处布满的巨大山洞。紧贴入口的是金牛座标志,以及男人和公牛。祖母绿精细雕刻成透明,城市主要法典写在上面,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祖母绿安放在一个地下房间严密看守,是亚特兰蒂斯最神圣的地方。离城市不远的山谷中掩埋着亚特兰蒂斯的国王。这是个很深的山谷,专用作墓地,墓碑上记录其人的一生。这里不仅埋葬官员也有艺术家。山谷在山之上,有许多已经绝种的史前动物。

根据相关史料推断,亚特兰蒂斯文明十分发达,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细致,适宜的气候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繁荣至极。

相传亚特兰蒂斯拥有大量的公用建筑,如波塞冬神殿、寺庙、圆形剧场、竞技场、公共浴池等。军事组织极为严密,国土分为9万个军事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指挥官,负责调度12名战士、两匹战马、一辆战车及所需的一切供给。

在这些资料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城市能源的问题了,埃德加·凯西留下十分详尽的催眠透视记录。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其为六面体(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体状的玻璃样物质,能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变为能源。设置在波塞迪亚(亚特兰蒂斯首都)太阳宫中央能源所内,创造了20世纪人类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将其集中、增强,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亚特兰蒂斯人不仅有将光线发展成动力能源的文明,同时尚能使人体再生及返老还童,致使亚特兰蒂斯人犹如生活在天堂(学者有争议)。此超文明于公元前1.2万年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大陆沉没,幸存下来的人迁移他方,亚特兰蒂斯人就此消失。这个大陆承担着不可思议的运。凯西的催眠透视如此预言:“亚特兰蒂斯被水淹没的地域,是在佛罗里达外海比米尼岛附近,人们将会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积的泥沙下发现寺院。”“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罗里达比米尼岛的附近,将重新浮出亚特兰蒂斯,它的一部分会在1968-1969年之间被发现。”凯西于1940年作出此预言,当时无人相信。

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两座石造建筑,此即当今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1969年7月,在北比米尼发现古代希腊样式的装饰用大理石圆柱。自此以后,海底部分开始隆起,凯西的预言似乎开始实现。

1665年,阿塔那斯·柯切尔神甫首次提出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是大西国遗迹的理论。后来几个世纪的发现证实其设想。

1898年夏,有一艘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间敷设电缆。突然间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船上的工人马上投入抢修工作。出事地点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公里处,水深3100米。人们发现海底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其表面除谷底外没有淤泥,岩石顶端呈锋利的尖状。船员们带回一块岩石,这块“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矿业学院。“玄武玻璃”引起法国地质学家皮埃尔·泰尔米埃的极大兴趣。这块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未变硬,在空气中却坚硬起来。因此泰尔米埃得出结论:这块岩石曾受到大气压力,因为在此地,海底岩石过去曾同周围地区一样露出水面;显然,发生的地壳激变使此处下陷3000米;欧洲同美洲之间曾经有过一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消失。

20世纪初,在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发现一张古代世界地图,上面清楚地绘出整个美洲和南极洲的位置和轮廓,旁边标注:“参照古代地图原本,绘制于14世纪。”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们才知道美洲。而这张14世纪从古人之处仿制的世界地图,竟然画出世界大陆、大洋全貌,当时尚未发明精确的罗盘定位装置,无法远航,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毫无疑问,该图的原本由史前人类绘制,在十四世纪重新发现并根据其绘制古世界地图。学者发现在这张古地图上,南极洲的轮廓和南极大陆有较大差别,而美洲大陆和美洲的形状几乎完全一致。这个谜团直到卫星遥感技术出现,拍摄到冰层以下南极大陆面貌之后才圆满解开。当把远古地图上的南极洲与卫星测绘的冰川下的南极大陆图样相比较时,发现二者惊人地一致!也就是说,史前人类绘制的是没有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当时的南极大陆是一片温暖的土地。南极洲在几百万年以前是一块温暖湿润的大陆。因为南极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南极洲边缘发现古代陆生动植物化石,说明几百万年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繁多的动物。既然史前时期的南极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那里一定会有人类居住,至少他们已经能准确地绘制世界航海图。于是有学者大胆提出——南极洲是否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此说并未引起多少重视。因为南极大陆在大西洋的对岸,与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位置差别太大,而且当时人们不知道南极大陆急剧降温的原因,以致一个发达的“南极文明”绝灭得未遗留任何痕迹。

根据南极洲在史前时期的气候特征,我们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假设。就是史前时期地球的轴心与现在并不一致,如右图试推测,当时地球的自转轴心并不稳定,或者说未进入可以产生恒定自传运行的轨道,那么史前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将不能够被现今的气候变化理论所正确解释。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当时的两极并非两极,赤道的位置也可能跟现今的不一致。这样假定史前时期南极洲所在的气候区是相对较低的纬度,那么南极洲有温带甚至是热度的气候特征就并不奇怪了,随之产生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也成为了可能。

19世纪初,在接近北极圈的西伯利亚和跨越北极圈的新西伯利亚半岛的永久冻土地带,发现大量冻存完整的大型哺乳动物遗骸,其中主要是猛犸象、犀牛和河马等巨兽。这些动物都是温带的物种,为何聚集到一起,奔向北极“自寻死路”?学者分析动物胃里的食物,发现竟然有未消化的温带草本植物。动物当年经历了一个“速冻保鲜”过程,这是古代全球气候巨变的确凿证据。表明当时发生了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剧变——从温带气候骤然变成极地气候,巨变发生在1.1万年前。地球大气层的热量相对平衡,单纯局部气候的巨变是不存在的。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大陆原来也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肯定了上述判断。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哈普古德,提出“地壳位移理解”——地球科学基础问题的关键。地壳位移论得到爱因斯坦的认可,但该理论至今尚未得到主流科学界认可。爱因斯坦在序言中的论点如下:

1.南极洲并非一直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气候曾经温暖得多;

2.当时的气候温暖是因为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以北2000英里处,置身于气候寒冷的南极圈之外;

3.这块大陆漂移至南极圈内的位置是地壳位移进程的结果,此进程与板块构造学和大陆漂移学说不可混为一谈,是指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发生移位,整个地壳在外面运动;

4.此观点设想地壳位移使南极洲南移,这块大陆逐渐变冷形成冰层并扩展至现今的范围和厚度;

哈普古德的理论在非正统学术界有极大影响,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结合其理论指出史前文明亚特兰蒂斯在现今的南极洲,兰德·佛列姆·亚斯等科学家受其理论影响。根据哈普古德的假说,有学者经过细致的计算,描述了1.1万年前全球地质的灾难:在漫长的历史中,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其不均衡的离心力,拉转岩浆上的地球外壳,把两极甩出南北极圈。欧亚大陆板块的最北端——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从北温带冲向北极,数小时滑行2000英里、相对地心转动30°至现今的位置。气温骤然下降,温带平原上的猛犸象、犀牛、河马等巨兽,很快冻死在零下40°以下的酷寒之中。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的南极大陆——亚特兰蒂斯,被推入南极圈。因为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消失,随后普降的冰雪形成今天的南极冰川。原来两极的冰山,被推进温带后迅速融化,造成全球降温和海平面陡然上升。近海陆地被淹没,局部出现洪水;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转动,造成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全球性的海啸和局部火山喷发、地震不可避免。在这场地球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失去亚特兰蒂斯的消息,加上当时暴涨的海水吞没大片陆地,人们误认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在中国大陆也能找到各大板块滑转的旁证:中原地区丰富的大象化石,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象”,以及在CD地区发现的“象群化石”。大象本是亚热带物种,说明那些地区原来位于亚热带,随着欧亚大陆板块冲向北极,那些地区也从亚热带闯进北温带。象群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或者死亡或者迁移回亚热带,很快在中原绝迹。

有学者在“全球性证据”一致的基础上提出南极洲即当年的亚特兰蒂斯假说。尽管南极洲假说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是仍然存在不能解释的问题。首先,时间差异较大。历史和考古学发现,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全世界500多个古老民族,各自都有传承下来的记忆——一致的“大洪水”。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把这次人类文明开始的时间纪元称为“洪荒时代”。地球岩石圈的整体滑转,虽然会造成全球性的洪水,但时间是1.1万年前。而各民族流传下来的集体记忆是6千多年前。其次,位置差别太大。亚特兰蒂斯是大西洋中间一块孤立的大陆,而南极洲在大西洋的彼岸。在西方位置看,南极洲和亚特兰蒂斯的方向大体一致。而在南美洲位置看,南极洲和南美洲人传说的“大西洋中的母大陆”方向差别太大。如果地壳板块整体滑转,各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不变。如果南极洲真是“母大陆”,南美洲人就不会传说其沉入大西洋。因为南极洲离南美洲较近,相对位置未变。再次,在所有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无大洪水泛滥时大幅降温的记载。说明这次人类的祖先未经历冲向北极的全球性天灾,在时间上两者错开。然而有的古老民族世代相传的记述和“经史”中,流传着两期甚至三期人类文明更替的记忆:上上次人类文明结束于“骤然降临的严寒”,上一次结束于“大洪水”。这个记忆与地球板块滑转的推断,在时间和效果上一致。亚特兰蒂斯仍在大西洋底沉睡,依然难觅踪迹。也许有朝一日打开南极大陆冰山,就能发现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完整档案。

尽管问题越来越多,但人类文明在天灾中更替的演变,却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史前文明说,在对“谜一样的历史遗迹”的科学探索中诞生,通过逻辑论证,突破传统观念的框架发展起来。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查询得知的情况来看,这次的探险活动应该是非常值得去的,只是不知道高原上的气候我能否适应得了啊,对于这次行动的具体目的地我还不是太清楚,希望海拔不要太高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