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十五个橘子被收集到一块儿,教授让大家闭上眼睛,抚摸橘子一分钟,再从混杂的橘堆中凭感觉找出自己刚刚拿过的橘子,但找到者寥寥无几。紧接着,教授让大家睁开眼睛去找,这回只有三位找不到。同学们在嬉笑争辩中拿回自己的橘子,就像找回一件自己心爱的宝贝。
哈佛人生智慧:
几分钟就能和橘子培养出浓厚的感情,更何况与共处一天、一年甚至一辈子的人呢?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悟,就会发现,原来爱无处不在。
平凡之中有大爱
在这个几乎都是黑人的居住区,没有人不认识她。她是个白人女作家,不是和他们住在一起,而是住在前面三英里处。这儿有个偏僻小站,公交车每两小时才来一趟,而且这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这个女作家的住处前面也有一个车站,可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三英里来这里上车。
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早晨,刺骨的寒气悄悄地渗进候车人的骨髓,等车的黑人时而翘首远方,时而抬头望着哭丧着脸的天空。突然,人群骚动起来,车来了,一辆中巴正不紧不慢地开了过来。奇怪的是,人们仍站在原地,仍在翘首更远的地方,他们似乎并不急于上车,似乎还在企盼着什么。原来,她还没有来。这时,远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身影,人群又一次骚动起来。是她!她走得很急,有时还小跑一阵,最后,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将女作家送上了车。她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因为她的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这种爱的力量,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哈佛人生智慧: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无偿地给予别人服务和帮助,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情。
沉寂的两分钟
凯奇是这所中学最富经验也是最受敬仰的一位老教师。曾经听人讲过凯奇的一件事情,听后感慨万分,对这位长者倍添崇敬之情。
那是一次学校开展的教学观摩活动,旨在促进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提高教学水平。在凯奇的观摩课上,台上老师谈吐自如,台下学生应答如流,灵活自如地引导、点题、穿插,再加上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那堂课进行得严谨而又浑然一体。
接下来是随意提问。被点到的学生回答很好,老师稍一点拨,理想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凯奇又点到一个学生的时候,一个胖胖的女同学站了起来,站起来的时候身体似乎在微微颤抖,脸红红的,却不说话。当时屋子里静极了,分明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大家的眼睛都聚集在她的身上,只见她的喉头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来。一堂优秀的公开课因此而略带瑕疵。然而老师并没有及时让那个学生坐下,以结束这个尴尬的场面。时间在一点一点地过去,就在我们感觉场面几乎窒息的时候,再看向那个学生,发现她好像平复了一些,缓缓地开口了。大家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她一字一顿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非常到位,老师很是满意,点着头,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微笑,然后让她坐下了。
后来谈起课堂上的这件事情,凯奇说:“她有些轻微的口吃,一直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以致形成了胆怯和孤僻的性格。她是个女孩子,自尊心就会更强。是的,在这样的观摩课上,谁也不想让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一定很着急,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话来。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场面,对她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当时我断然让她坐下了,她失去的将是下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开口的信心和勇气,比起我的课来,一个生命的成长似乎更重要。所以,那一刻,我宁愿为她等待两分钟。”
哈佛人生智慧:
有多少老师、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凯奇这样细心地呵护那一颗颗怯懦和脆弱的心灵,那是对生命尊严最真挚的仰望。尊严无价!面对他人脆弱易碎的尊严,有时,无声的爱更胜过千言万语,比如,那沉寂的两分钟。
她们之间
不知什么缘故,这次看脑神经科的人特别多。一大早来挂号,却已排到第一百多。等候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烦躁到极点。然而此时……
一位中年妇女推着轮椅匆匆赶至。看了门诊室上亮出的号码灯,说一声“糟糕!排号已经过了”,随即叩着诊室的门,未等应门,自己便进去了。
当她报到完出来,长长地吐了口气,还把松散的头发往后拢齐,把暂停在通道的轮椅推向角落。她弓着身和轮椅上的老妇低语。老妇的鼻孔垂下一条胃管,肥短的身子塞满了座椅,朴实的衣着干净而整齐。她双手搁在把手上,眼睛紧闭,根本不理会外界的干扰。中年妇女不断对她说着话。她没有任何反应,几乎任性得有些霸道。
中年妇女耐心十足,像哄孩子般在老妇脸颊上抚摸、逗弄,轻轻地跟她说着话。一会儿又握了握她苍白的双手,似乎担心医院的冷气会使她冻着。这些关心的动作,仍旧没有打动老妇的心,看得我都有点替中年妇女打抱不平。
这时,中年妇女把老妇拥在怀里,让她的头舒坦地靠在腰腹间。片刻后,她摇动老人家,见她无动静,便把老妇的脸捧住,用自己的额头抵住她的额头,磨蹭起来。终于轮到她们看诊了,中年妇女在老妇嘴角亲了一下,然后推动轮椅……目送她们,当门关上时,我的视线突然“落单”了。极目张望,几位同是坐轮椅的患者,照顾的人和病人同样冷漠,其他人的神情不是茫然,便是无奈。
中年妇女对老妇的亲昵举动,更紧紧扣住我的心弦。这么温馨的场面,是来自怎样的关系?看护?媳妇?女儿?
当她们推门出来时,老妇双眼已睁开,嘴角微微上扬,显得精神奕奕。“你刚才睡得好甜,怎么叫都叫不醒。”中年妇女的口气略带调皮。老妇笑着,露出腼腆的歉意。原来,被我认为刁蛮难服侍的老妇,只是我的误测。
我陪丈夫看诊完,已是中午时分。当我推着轮椅走过医院休息室时,发现她们尚未离去。中年妇女正替老妇按摩,而老妇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
电视播放着宣传广告:“目前社会上,每五个老人,就有一个缺乏照顾者……请加入我们,帮助他们。”此时我正经过她们身边,中年妇女转过来向我一点头,笑问:“你们看完啦?”我随即含笑回答:“是的,要回家了。”我不由抓住这机会问她一下:“那是你妈妈?”“不,我是义工,我只见过她两次面。”一路上,我为之喟叹良久……
哈佛人生智慧:
用行动奉献一份爱意给天下的弱者,你的生命价值便得到了延伸;用你的目光呵护道旁的每一株无名小花,你的生命就是原野上的一株大树;用你的心灵去感应树上的每一片绿叶,你的生命从此便获得了安宁与清静。
生命的幽香
鲍勃的记忆深处有这样一个最温柔的故事。
在他读书的年纪,他的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是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里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物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每每回忆至此,他的眼睛都是湿漉漉的,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哈佛人生智慧: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的生命不张扬,却为我们带来生命的幽香。
智者的箴言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着说:“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人。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哈佛人生智慧: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宽容、相互尊重,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你就会感觉快乐,就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20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和事都历经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心中就会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一家花店。他突然间豁然开朗,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着野花种籽。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在不是飘扬着尘土而是飘散着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哈佛人生智慧:
付出越多收获也越多。我们的付出和给予,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最终也会降临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传递一串甜美的葡萄
一天,修道院的大门被叫开,看门人巴拉甘惊喜地看到,旁边果园的一个果农给他送来一大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果农对他说:“兄弟,我送给你这串葡萄,感谢你在我每次来修道院时对我的关照。”看门人对如此情意浓厚的礼物表示感谢,并对果农说修道院的人会很高兴享用这串葡萄。
果农满意地离开修道院之后,看门人把葡萄洗净,得意地望着它。忽然,他想起修道院里的一个病人最近得病什么也不想吃,便决定把这好吃的葡萄送给他,让他开开胃:“他多么需要营养啊!”
于是,看门人把葡萄送到虚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睁开双眼惊喜地看着葡萄。看门人对他说:“马蒂亚斯,有人送给我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你什么都不想吃,也许它能带给你食欲。”马蒂亚斯从心里感激他,对他说他将永远记住他,就是有一天死了,也会在天堂里感谢他。
看门人拿来一个大盘子,把葡萄放在上面,让病人享用。然后,他又回去继续工作了。病人拿起葡萄,又想起应该把它送给对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地为他操劳的护士,以慰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