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3242900000054

第54章 心态决定你的状态,状态决定你一生的成败(2)

等待三天

应邀访美的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见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很虚弱,但脸上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你很能承担烦恼。”女作家又说。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哈佛人生智慧:

“等待三天”,这是一颗多么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心。我们从来就不应该承认与生俱来的命运,只要相信人生并非尽是事事如意,总要伴随着几多不幸、几多烦恼。用这样的心态看待人生,人生的旅途自然美好之至。

人的承受极限

有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古印度王子,每当别人向他诉说什么不幸的事时,他都会流着泪叹息:“太可怕了,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一定会受不了的。”

不幸的是,厄运有一天真的“光顾”了他。他的父母在一次战争中被杀,他自己也沦为敌人的奴隶,在狱中受尽折磨,当他终于逃脱虎口时已成了一个残疾人,终日乞讨为生。

人们听到他的不幸遭遇,无不同情地发出与他先前类似的感慨:“天啊!太可怕了,这事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准会死的。”这时,历经了沧桑的他郑重地对人们说:“请别说这样的话,人世间的苦难,落到谁的头上,谁就必须承受,而且必须带着它活下去。”

哈佛人生智慧:

苦难在没有到来之前,人们往往把它看得十分可怕,当它真正来了的时候,除了承受却也是别无他法。何不以一颗豁达的心来看待世间一切不幸?那样,在自己幸福的时候不至于因同情别人而苦恼,在自己遭遇不幸的时候也能够泰然处之。

数学王子高斯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然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他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干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当高斯不知道这是一道两千多年的数学悬案,仅仅把它当做一般的数学难题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它。高斯的确是天才,但如果当时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开的难题,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情景了。

哈佛人生智慧:

不要被困难吓倒,用平常心去对待,往往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因为在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困难本身,而是输给了自身对困难的畏惧。

世界即将毁灭你会干什么

一份新创刊的《漫画周刊》,为了尽快提升读者对刊物的热情和发行量,经过一番策划之后,推出了一项“征画活动”,要求应征作品以《世界的最后时刻》为题,表现主题不言而喻,在世界即将毁灭的最后时刻,你或你的亲人们会干些什么呢?

在限定的日期内,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堆积如山。为了获取高额奖金,所有的应征者都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世界的最后时刻情侣紧紧抱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接吻;在最后时刻将钞票堆在大街上燃烧;在最后时刻坐上宇宙飞船逃离地球……

但最后获得10万美金的,是一位家庭主妇用铅笔在一张包装纸上画的漫画:她在厨房洗完碗筷后,正伸手关紧水管开关,丈夫则正坐在餐桌旁的地板上,有两个小男孩,正在做着玩积木的游戏……

评委们对这看似平常的作品的评语是:我们震惊于这一家的平静。他们理解了世界存在的意义和人的最高追求。

哈佛人生智慧:

世界马上就要毁灭,但世界还没有毁灭,那么,你就还活在“现在”。不要被即将到来的东西所诱惑,也不要为即将到来的东西所吓倒。用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要被“即将”到来的事情所影响,平静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任何抱怨都无济于事

一条生活无聊的鱼总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打捞上来,放养在一口破旧的水缸中。

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大口地吃着,累了则可以停下,打个盹。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它似乎有些厌倦,但再也不愿回到海中了。“我是一条漂亮鱼。”它总是这样对自己说。渔夫要出远海,十天半月才能回家。鱼儿只好吃渔夫儿子的残羹剩饭,心情极糟。

终于,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东西搬走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鱼。鱼很悲伤,想到昔日渔夫待它实在不薄,现在却遇难身亡,它十分悲伤。鱼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劝阻,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时间静悄悄地过去了,破水缸里的这条鱼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它却是一条死鱼。

哈佛人生智慧:

当困难和灾难来临时,任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们不能去改变,那我们就去适应,然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摆脱现状。

脱掉你的外套

海贝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海贝一怔,猛地想到: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海贝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亮丽。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哈佛人生智慧: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之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了上去,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农夫与上帝

仁慈的上帝时常能看到一位农夫在虔诚地祈祷,有一天,终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趁着出去到田野散步的机会,看看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沿着一路的田地走过来,上帝看到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不一会儿,上帝看见了那位农夫。

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50年来我没停止过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有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您可不可以明年接受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

上帝回答:“原来你是因为这而祈祷。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世界本来就不能完全如你所愿。你近年来的收成一直很好啊。如果你一定要这样的话,好吧,明年一定如你所愿。”

第二年,果然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这位农夫的田地结出许多麦子,比平时多了一倍还多,可是令农夫没有想到的是,麦子里竟是空瘪的,没有什么粒子,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仁慈的主,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艰难,麦子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经受某些必要的艰难困苦,经历某些可贵的坚持,就会穿越卑微、困境和风雨迎来果实累累。”

哈佛人生智慧:

艰难之于人生,是一份看似黯淡的馈赠,是一杯外苦内甜的佳酿,饮时苦涩难耐,过后才觉得荡气回肠。因此,面对艰难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只要你闭上眼睛,侧耳聆听,便能听到艰难阐释生命的乐章。

用微笑代替流泪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辛蒂。她不同于正常人的地方在于她住在美国一座山丘上的一间特殊的房子里。这是一间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联络。

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辛蒂拿起杀虫剂灭蚜虫,却感觉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毁于一旦。杀虫剂内含的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从此,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汗水与其他排泄物还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与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房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成分。从此后,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心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不在痛苦中自暴自弃,事实既已如此,自暴自弃只能毁灭自己,她能做的就是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而奋战。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使她选择了微笑。1986年,辛蒂创立“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化学物质过敏症病变的研究。1994年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5000多名来自32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国会、欧盟及联合国支持。

哈佛人生智慧:

不能流泪就微笑,看似是无奈的表白,实则是历练磨难后的坦然。人一生不可能不经历风雨,遇到挫折,不要抱怨生活对自己的苛刻,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人生。在困苦的逆境中把握方向,不屈奋斗,迎接苦难的挑战,自会迎来人生的另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