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仇经歌
32414000000017

第17章 光头大叔没那么简单

刀疤道人加入战阵,楼枭顿感压力倍增,自知那刀疤道人武功修为要高出猴子道人太多,不可轻敌。

遂用左手与猴子道人相搏,右手与刀疤道人相斗,稍稍用心谨慎,便与那两个道人战得平手。

蓝衣女子和她的木姐姐倒是一点都不担心那个叫楼枭的男子会有危险,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蔺桐依看着,心中却着急,悄悄问赵英奇为何不去帮忙。

赵英奇附到蔺桐依的耳朵上,道:

“你忘了我身上有重任的吗?要低调。而且那个人那么厉害,不需要帮忙的。”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人不知从哪里飞出来,加入了战阵,三拳两掌便将猴子道人击倒在地,又与楼枭一同将那刀疤道人逼退,拱手对楼枭道:

“得罪了。我知道阁下以一敌二完全没有问题,但又何必与那无耻之徒厮闹下去呢?故妄自出手打发了他们,还望见谅。”

说话的那人是个年轻小子,一身藕色丝绸锦衣,生得干净清爽。

楼枭也不多说话,只是拱手以表感谢,然后就退到了他的小主人身后。

“这位公子,我们见你身手不凡,又乐于行侠仗义,心中自是敬佩不已,不知可否与你交个朋友?”

那位藕色锦衣男子正欲说话,被身后一位金褐色锦衣的公子拍了拍肩膀,抢先说道,“在下谢云峰。”

“在下顾雁南。”藕色锦衣男子无奈地看了一眼身后的谢云峰,跟着说道。

那楼枭却没有回应对方的话,表情有些冷淡,似乎不太乐意与人结下交情,正在犹豫之间,他身前的蓝衣女子高兴的说道:

“在下石丹琪。这是楼枭哥哥,这是木娅蓝姐姐。我看几位也是游山玩水的公子小姐,应该不是这大成人士吧?”

“不是,不是,我们怎么会是大成人士呢!我们是从江南来的!”

谢云峰高兴地说道。

自称石丹琪的女子看谢云峰这么热情,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

“交个朋友嘛,没问题,我也喜欢交朋友。”

可蓝衣女子身旁叫楼枭的男子脸色却不怎么好看,像是哑巴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只是抬头:

“幸会!谢谢这位顾兄弟刚才出手相助,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

拉着他小主人的手便要离开。

缓过神来的猴子道人还在叫嚣,不让楼枭三人离开,要等长生道的援兵来教训他们。

楼枭知道这些黄袍道人只是虚张声势,并不敢上前来拦他们,只管自顾自地走了。

谢云峰见到这些黄袍道人还敢嚣张,二话不说,一掌打过去便要教训还在叫嚣的黄袍道人……

这时,突然一个人影拦在了这帮道人面前,是一个大光头!正是李青。

他右臂运力往外一挡,便化解了谢云峰劈下来的一掌。

谢云峰被这突然杀出来的大光头吓了一跳,赶紧跃身退了回去。

李青左掌一摊,请楼枭等人放心离开,又拿了些碎银子给那倒在一旁的老头,让他带着小女孩赶紧远离这个地方。

然后回过头对那帮道士说道:

“你们还要再叫嚣!是还没挨够打吗?还是丢丑没丢够?做出此等丑陋之事,还不知悔改,若我告诉了你们师父师祖,怕是你们被逐出师门都不止!”

那几个小道人一时摸不着头脑,“这光头是谁啊?怎么像师父一样对我们训话!”

几个小道士不认识这训话的到底是谁,只是见那三个年长的道长低着头畏畏缩缩不敢发一言,也只得跟着埋头听这个秃头健壮的汉子训话。

那三个大道士盯着李青看了又看,才确认了什么事情一般,随手一抬向李青草草行了一个抱拳礼。

李青这个秃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原来的师叔,不过只是原来的了。

李青又对着那两个年轻公子道:“长生道的人多有得罪,还请公子见谅。这件事之后他们一定会被严加管教的,只不过教训门人之事不便在外人面前丢丑,请将这些人交给我处理吧。

我保证他们以后不会再闹事了,还请几位先走一步吧。”

那谢云峰和顾雁南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往边上一桌招呼道:

“谢清秋,萧疏云,咱们走吧。”

那桌的两个女子拿起身旁的行李,一行四人往东边去了。

李青强行催促几个公子小姐离开,有地头蛇强行赶人的意思,在礼数上确实做得有些过分了。

可是李青这时也顾不了那么多,只想着早些把各方的人都分开,人不聚在一起就不会再节外生枝了。

李青将那几个年轻人劝走后,脸色越发地难看了,气鼓鼓地变得严厉起来。

他唤过来那群道士厉声说道:

“今天的事,望你们回去好好反省,在山上好好清修数月,再不能闹出事端了。

记住,别以为这成汉的大王尊了长生道,你们的师祖师祖爷爷做了成汉的丞相,就想着作威作福,欺辱百姓。

真是丢尽了长生道的颜面,折损了修道之人的名声……”

李青全然不顾在赵英奇等人面前的形象,也顾不得之后可能会遭他们取笑的事,狠狠地对那些长生道的道士训起话来。

“如果掌门知道你们在青城山脚下欺压百姓,毁坏他长生道的名声,一定不会轻饶你们的!

今天的事就暂且放你们一马,我不会告诉你们师父师祖的,再有下一次,我一定先替长生道掌门重罚你们!”

那群道士跪在地上,埋着头装模作样的磕着头,不敢发一言,也不敢抬头看李青,唯唯诺诺的样子倒是像在向皇帝磕头。

赵英奇在一旁看着,神情中既有为李青骄傲的意思,又有对那些恶道的藐视之意。

叶归真和蔺桐依看到李青驯化的场景倒是十分地吃惊,没想到实诚憨厚的大光头李青还有向别人训话的时候。

“你们也别磕头了,我现在既不是大成的将军,也不是长生道的人了,但是也见不得你们给长生道,给大成丢脸!你们赶紧回去吧,好好反省!”

李青的脸气得红一阵青一阵,言辞中尽是“孺子不可教”的痛惜。

等李青训完话,那些黄袍道士便赶紧连滚带爬的,灰溜溜地跑了。

等躲得见不到茶铺了,那三个年长的道人才敢表达自己心中对李青的严重不满和蔑视。

其中一个忍不住首先在嘴里唧唧歪歪地骂起李青来:

“这个李青,都已经被逐出师门了,现在竟在外人面前充当我们的师叔。”

那道人脸上的神情配合着抖动的横肉,正是要表现出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后的畅快感。

有如憋了一天的屁终于得到释放时的放纵神情。

憋了屁的人不止他一个,自然有人趁机跟着发泄出来,“真是不要脸,要不是他跟那李皇帝有关系,咱们长生道掌门又跟那皇帝关系不错,定不会给他面子。”

“没错,这李青也算不得什么厉害人物,不过是个被逐出师门的叛徒罢了。”

“唉,本是打算去CD走一遭,去城里消遣消遣的,没想到遇到这晦气,真是倒了大霉了。你说师父师叔他们,刚回山没几日又去CD,也不带我们去,也算不得什么好师父好师叔。”

那尖嘴猴腮的道人越说越气。

“瞎说什么呢?你这瘦猴子是身子痒了还想被挠挠吧!”

大耳道人回过头喝到,身旁的刀疤道人回头瞟了一眼那瘦猴子道人,不再说话,只管往山上走了。

李青与这些道人有何关系?

李青本是现在大成皇帝李班的堂叔,当年跟随其叔父李雄等人打天下,是李氏阵营中的得力干将。

当年川陕汉中一带灾害连连,土地成片的荒芜。百姓赋税又重,苦不堪言,其时简直是饿殍遍地,民怨深重,于是各地暴乱频发。

不是民要反,是恶官逼民反。

那时候已经别无选择的李青看不到希望。恰好李氏起事,他跟着李雄的父亲李复一起起义,反对晋朝的统治。

一路打打杀杀,既要与晋朝官兵生死搏斗,又要与其他起义的势力抢夺地盘和食物。

李青在身经百战中成长,也因为能够侥幸活下来,又有亲戚关系,于是逐渐受到李复李雄的重用。

李复在征战中病亡,李雄继承了领袖的位置。

他领兵英明神武,后来势力越来越大,攻破CD,据有益州,势力范围覆盖汉中以南,巴蜀全境,宁州北部地区。

李雄建国大成之后,固守CD,不再亲自征战了,开始休养生息,巩固自己的势力,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

奈何李雄福短命浅,不过几年就去世了。其时,李雄之子李期尚年幼,便由李雄大哥的儿子李班继承了大成的王位。

哪知道那李班不思进取,忘记了当初祖父辈起义时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誓言,荒淫无度,纵情享乐,欺压百姓。

李青不愿与李班的大成朝廷同流合污,便独自一人离开了大成的朝廷。

他记得当年在剑阁一带打战时,战后常见一些道人救助受伤的战士和百姓,还给周围的百姓送去粮食和衣物,当时便对修道之人心生敬仰,并心向往之。

他离开大成朝廷后,打听到在青城山有一位德高望重仙风道骨的真人,乃是蜀中八仙之一的范长生。

李青决心离开朝廷的权力和欲望争夺,转而潜心修道,便投到了范长生门下。

没想到那个荒淫无度的大成皇帝李班,对修道长生之事也感兴趣,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在身边宠臣的推荐下,也找到了青城山的范长生,尊崇范长生的长生道,把范真人请进朝廷做了宰相。

李青万万没想到,长生道最后也归附了李班的大成朝廷,为了不再与大成朝廷有所牵涉,心灰意冷的李青只好悄悄离开了长生道,重新寻找自己的修道之路。

幸运的是,李青遇到了真正的修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