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种人交往,应先以宽厚的态度对待,他待你以刻薄,你报之以宽厚。如果他以为你是迂阔之人而加以欺侮,则可用适当强硬的态度提醒他。如果他的刻薄性格尚未发展到根深蒂固的程度,那么,经过与你的交往,耳濡目染,他也许会慢慢变成性格宽厚的人。
遇上尖酸刻薄的人,与之相处的技巧是:
一是与他保持距离,不要招惹他。
二是万一吃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作没听见,千万不能动怒;否则,就是自讨没趣、自找麻烦。
挑拨离间的人
如果说尖酸刻薄的人做事结果是损人不利己的话,那么,挑拨离间的人则是出于利已的目的损人,结果破坏别人的交际,自己从中渔利。
应付这类人的诀窍是:
首先,要注意谨言慎行,和他保持一定距离。
其次,要在单位内建立良好的个人信誉,使他挑拨不成。最重要的是联络其他同事,建立联防及同盟关系,将他孤立起来,无论他向谁挑拨离间,都不要为之所动或受到什么影响。
再次,即使有什么是非发生,也应尽量化解,虚心忍耐,同时要保持宽广的心胸。
势利之人
势利人的特质,正如俗语所说的“见高拜,见低踩”。他们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人,当然更不会讲什么道义。
知道了势利人的本质,而又一定要跟他们应酬,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积极的方法。“反其道而行”,凡势利人所看不起的人,或者他们不愿交往的人,我们都与其交往并借此来教训他们、挫败他们,使他们有所省悟,进而有所改变。采取这个方法,要先具备一些条件,那就是自己有足以挫败他们的各种能力,而实行的方法也不能使他们太难堪或产生反感。否则,就会导致双方的关系破裂,成为敌人。
二是消极的方法。如果不得不与势利者应酬,也绝不对他们有谄谀行为,以免受辱。如能具体表现出自己高尚的人格、意志的坚定,他们就不得不对你另眼相看了。
同势利人的应酬,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切勿投其所好、处处迁就,否则,久而久之,你自己有可能被他们同化了。
蛮横之人
蛮横的人暴戾凶狠兼而有之。遇到这样的人,根本没有交往的必要。不过蛮横的人也不会有特别的字号招牌挂在胸前给你认识,在你的生活中,或亲戚朋友中,偶尔也会结交上这样的一个人。等到你知道他是个蛮横不讲理的人时,互相间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来往了。
凡是处在这种情形下,交往的原则有二:
一是与之疏远,这是上上之策,由疏远使互相间的交情淡薄,待往来减少了,就可以结束彼此的关系。
二是虽与之应酬,但处处谨慎,用极温和淡然的态度来应付对方的强横暴戾。如对方仍不知进退,就只能采取远避或绝交的方法。
爱谄媚之人
谄媚的人,大都是不知廉耻,好逸恶劳之人。他们谄媚的目的,不外是向被谄媚的人求助取利,所以说他们是“谄媚小人”,再恰当不过。
社会上有些人很会谄媚。谄媚者的目的是为了邀功取利。因此可以说,凡是谄媚者,对我们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他们常常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其他正直的朋友必然与我们渐渐疏远。
谄媚的人,大都有取悦别人的一套手法。被谄媚的人,也往往被这一套手法弄得飘飘然。要知今日因你的财势而来谄媚你的人,亦是他日因你失势而伤害你的人。因此,凡是来谄媚的人,都应当对他冷淡,对其所说的好话、坏话,一笑置之。时间长了,使其觉得乏味,自然而退,否则,就难保不受他们的伤害。
自私自利之人
自私自利者,不理会别人的利益得失,往往只为自己打算。替自己打算是人之常情,在这个社会中,完全不替自己打算的人,是很少的。
所以一个人要替自己打算并不为过,但只替自己打算,而不理会别人的死活,是自私自利的表现,非常不可取。在应酬中,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要特别注意,偶一不慎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所以,你在交往时,要防备自私自利的人,首先就必须学会辨别自私自利的人。一般来说,自私自利的人在平时是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的。甚至与他们应酬,可能会使你感觉到他是个忠厚而且体恤别人的人。但事情来了,他要达到目的就不管你的死活了。
因此,你要认识这种人的本质,就只有在平时的行动中来观察。而这种观察,又最好放在看对方是如何对待他至亲的人,如父母、妻子、兄弟,等等。如果他对待至亲的人也显得极其自私,那么对别人就更不必说了。
确定对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以后,我们与其应酬,就应处处小心,步步为营。因为小的事情吃了亏,还不算什么,若因大的事情掉进了对方的陷阱,就后悔莫及了。
嫉妒者面前会做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要讲清楚其原因,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容易到只用两个字就够了:嫉妒。一个人干事,三个人反对,五个人调查,十个人散布流言飞语,这不是极个别的事例。“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都是对优秀者的“警告”。
本来,一个人的才能比另一个人高的话,他的职位就应该高,这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于一个嫉妒心强的人来说却不然,对于才能胜过他的人,他一定想办法来中伤对方,对于地位高过他的人,他一定想方设法来推翻对方。
你也许遇到过下面的情况: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你把精心拟就的工作方案呈报老板。他对你的工作成果大加赞赏,在大家的面前拍你的肩膀,表示对你的重视,在会议中上上下下也都一致赞许你的真知灼见。
再如,你刚好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使公司大赚了一笔钱,各部门主管对你另眼相看。这时的你必然是春风得意,难禁喜悦之色,大有“世界都属于我”的感觉。
但你兴奋忘形之际,也许正是你自埋炸弹之时——令别人嫉妒,使你不知不觉中成为很多人的敌人。
而我们身边时刻都有嫉妒心强的人,要想自己成功,就要学会应付这样的人。碰上这种人,通常不应正面跟其理论,你要常存戒心,不矜才炫能,不刺激对方。可在进一步交往中,使他感到你的高尚人格,由妒忌改为敬佩,这未必不是一个应付的好办法。
具体的方法可参照以下几点。
故作不知
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手段来对付他,因嫉妒的人本身就是多疑的、爱猜忌的。倒不如将有嫉妒心的人当成普通人来看待,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与其费尽心思去琢磨,不如来个“无为而治”,取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谦虚谨慎
孔子曾说:“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情;富有四海,守之以谦。”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策略,事实上,当一个人处在鲜花与掌声中时,更需谦虚、谨慎。
所以,切记别乐昏了头,要处处表现得虚心、谦和,即使当你像坐直升飞机一样,势力一天比一天大之时,请仍然保持与旧同事的关系,抽时间与他们在一起聚聚。谈话时更不能自己翻那些成功史,即使别人阿谀一番,也当是耳边风好了,或者索性说:“那绝非我的功劳,也是老板对我太好了”或“多谢你的夸奖了,其实要更加努力,才能胜任此职。”
帕金森先生在《管理艺术精粹》中说:“大多数组织在结构上像一座金字塔,当一个人向金字塔顶端爬去的时候,最重要的岗位越来越少。因此,一个新近被提升的管理者,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首先,他从前的大多数同事深信自己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并且为自己没有得到它而不快。但特别重要的是:一个被提升的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表现出谦逊和不气势凌人。他一定不要忘记他从前的共事者。”
以爱化恨
以爱化恨法主要是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嫉妒者,从而消除和化解嫉妒。俗语说:“恨是离心药,爱是黏合剂。”因此,当你遭人嫉妒时,如果能够以德报怨,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会化解了。
作出让步的姿态,对人更有礼、更客气,千万不可有倨傲的态度,这样就可降低别人对你的嫉妒,因为你的低姿态使某些人在自尊方面获得了满足!
示弱避争
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能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销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
以有原则的忍让来抑制无原则的争斗,是根治双向嫉妒和多向嫉妒的关键之举。如果嫉妒者向你发出挑战,你不但不迎战,反而退避三舍,以不失原则的适度忍让来求大同存小异,不失为化解嫉妒、免遭嫉妒的好方式。
有一位某大学的系主任,就懂得示弱之法。他刚刚被提拔为系主任时,有一位同事有点儿嫉妒他,总找碴出他的“洋相”,使他难堪。后来,这位系主任来到这位同事家,诚心诚意地和他谈心,并把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亮了出来,说:“我本人无论教学还是教学管理,经验都很贫乏,管理一个系的教学工作,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以后,请你一定尽力帮助我。”示弱之法很奏效,从此,那位同事再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反而经常为他出主意。
谈话解扣
与心有嫉妒的人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配合,当然,也要提示、赞扬对方有而你没有的长处,这样或多或少可消除他的嫉妒。
有些嫉妒是因误会而产生的,就需要进行说服和交谈,否则,误会越来越深,以致严重干扰和破坏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在说服时要注意心平气和,也要做好多次才能说服的准备。
对嫉妒者还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因为嫉妒者是在处于劣势时产生的心理失落和不平衡,虽表面气壮如牛,其实内心是空虚的,且隐含着一种悲观情绪。所以对嫉妒者采取鼓励的态度十分必要,主要是客观地分析他的长处,强化他的信心,转变他的错误想法,而且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嫉妒者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使嫉妒转向公平竞争。
小心心胸狭窄者
心胸狭窄的人,其基本的心理特征有二:一是容不得人,二是容不下事。
心胸狭窄的人,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他们生性多疑,一点小事也常常折腾得吃不好、睡不香。
与这样的人相处,你要做到:
一要有大度的气量。与心胸狭窄的人相处,肯定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气量,与之斤斤计较,就无法相处。相反,如果气量大度,胸怀宽阔,就会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为乌有,同时,对心胸狭窄的人也是个教育。
二要有忍让的精神。有人因心胸狭窄,做出了对不住你的事来,你应该忍让。忍让,绝不是软弱,而是心胸宽阔、风格高尚的表现。提倡忍让,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
心胸狭窄的人极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错误地对待人和事。因此,对心胸狭窄的人发扬忍让精神,绝不意味着迁就他的错误。对他的心胸狭窄忍让,但对他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决不迁就,这才是忍让。
做到这两点可以让你避免无端树敌。生活中,“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树敌过多,会使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给他以希望,他自然会对你有所感恩,将这份报恩的感情藏于心中,日后总要寻机将这份恩情还回去。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些,目的并不是贪图他人的回报,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会让人瞧不起。
如果是因为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应及时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不打不相识”这一民谚就包含了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别人,与其等他“反射”回来,飞出一支“暗箭”,倒不如主动上前致歉,以便尽释前嫌。
有许多人只注重搞好与重要人物的关系,而对位居其次的人或是暂时处于低谷的人瞧也不瞧。这种冷漠态度很容易令对方误会,一旦你有求于他,他对你根本没有好感,自然也不会伸出援手。
一个在机关工作的小伙子,工作能力强,为人机灵,很受大家的喜爱与认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对“一把手”的态度总是公事公办式的不远不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并无多大实权的“二把手”却十分热情。小伙子自有他的道理,“二把手”是个尴尬的角色,虽是领导,却总不为人所重视,我若和大家一样对他不冷不热,也就是无形中把他排斥出去。虽然讨好他不一定能起到什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他想在背后给你起点儿消极作用的话,也是吃不消的啊。亲近他的目的,并不是想与他交下多深的关系,只是不想多一个暗敌。
如果你想化解已与他人结下的仇怨,缓解紧张的关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德报怨,宽怀待人。然而,要做到忍而不争,却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去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更需要宽广的胸怀。
对付小人长心眼儿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小人”的问题,他说,英雄们在临终的时候,觉得最为痛恨的人不是自己的劲敌,他们往往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小人。看来,“小人”不小,他们的能量大着呢!他们可以做汉奸、叛徒,他们可能装出种种可怜的样子,以博得你的帮助,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反过来咬你一口。蚂蟥的可怕之处是,它以不经意的亲热的方式去吸人血,而小人比蚂蟥还可怕。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人生的舞台上,时刻都有这种小人存在,他们在各种环境中挖空心思地寻找漏洞,然后见缝下蛆,当蛆长大了,爬上桌面时,那种感觉是让人恶心得不得了的。但是,他们做得非常巧妙,不到关键的时候,他们不可能让你知道蛆的存在,到了关键的时候,你就是知道了,也已经来不及了,这也是他们最高明的地方。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引发团体纷扰的罪魁祸首,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令人讨厌,所以人们对这种人不仅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在交际丛林里,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可是,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他们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意不去吗?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击,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在对小人敬而远之之前,先做一个有心眼儿的君子,让小人的伎俩逃不过你的眼睛,只有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
乾隆当皇帝时期,他身边的那个和中堂就是个十足的小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私欲,和珅一面伪装自己,一面不择手段地陷害乾隆身边的忠臣。可是你注意到没有?尽管和珅能在朝廷的里里外外为所欲为,但他的所有阴谋诡计就是逃不出两个人的眼睛。这两个人一个是纪晓岚,一个是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