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社交成功的桥梁
幽默对社交有哪些好处?我们不妨先看看有些人对此的总结:
幽默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人心灵的桥梁。
幽默者最有人情味,与幽默者相处,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
幽默使人与人积极交往。
幽默能降低紧张,制造轻松的气氛。
幽默是一种艺术,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喜剧。正因它的存在,使世界充满了欢乐。
幽默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它以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心灵的善良。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奋发向上者和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者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每一个希望减轻自己人生压力的人所必须依靠的“拐杖”。
虽然幽默的力量不会使你长高或减肥,不会帮你付清账单,也不帮你干活儿,但它的确能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协调你与众人之间的关系。当你希望成为一个能克服障碍、赢得他人喜欢和信任的人时,千万别忽视这股神奇的力量。
幽默的特点就是令人发笑,使人快乐、欣悦和愉快,把这一特点运用到社交生活中,会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幽默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幽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心理学家凯瑟林告诉我们:“如果你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是到处和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机智、风趣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空间距离就会消失。”
现代幽默理论认为,幽默能在参与者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伙伴感和一致对外的攻击性。幽默能一下子拉近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因为一起笑的人表明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是社交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互相敌视的两个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因幽默而化敌为友,这种事例举不胜举。真正聪明的人,总是依靠幽默使社交变得更顺利、更富人情味。如果你希望有所成就,希望引人注目,希望社交成功,希望在现代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你就应该学会和别人制造点儿幽默,制造点儿共同的笑。
波得说:“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会时时发掘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建立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容易令人想去接近;这样的人,使接近他的人也分享到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的人,更能增添生活的光彩。”
幽默是极易接近感情的热线,它像春风一样,使愉悦充满人与人的交际场中,并且表达出你的真诚和温情。
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容貌很难看,这本来是讨人喜欢的一个障碍。林肯认识到这一点,但并没有回避它,反而利用它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
一次,林肯的政敌说林肯是两面派。林肯以平和的态度说:“现在,让听众来评评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付难看的面孔吗?”幽默,显示了林肯对自己的达观态度,体现了他的真诚,赢得了人们的理解,更表露了人们所需要的人性和人情味。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变得缓和,从而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使问题更好地解决。美国作家特鲁讲:“当我们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力量具有说服效果,它几乎是一种有效的处方。”他还讲道:“幽默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当你希望成为一个克服障碍、赢得他人喜欢和信任的人时,千万别忽视这种神秘的力量。”
幽默是心灵沟通的艺术。人们凭借幽默的力量,打碎自己的外壳,主动地与人交往,触摸一颗颗隔膜的心,通过幽默使人们感受到你的坦白、诚恳与善意。
在严肃的交谈和例行公事般的来往中,往往给人一种戴着假面具的感觉,只能让人了解你的外表,却无法探知你的内心,这样的交流是极难深入下去的,而没有心灵沟通的社交,不能算是成功的社交。
一个人不仅要善于幽默地调侃他人,也要能接受他人的幽默调侃,如此才能赢得友谊,成功建立社交关系。在社交的任何一个团体之中,不论你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或是担任领导者,善于运用幽默的力量,都能让自己获益匪浅,在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不断成功。
幽默可以让人们看到你的另一面,一个似乎更接近人性的、本质的、淳朴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共同之处。
幽默可以让你适应一切
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讲过:“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的确,幽默能使我们在社交场合应付自如,用幽默来化解各种各样的危机和困境。
有一次,英国首相、陆军总司令丘吉尔去视察一个部队。天刚下过雨,他在临时搭起的台上演讲完毕下台阶的时候,由于路滑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士兵们从未见过自己的总司令摔过跟头,都哈哈大笑起来,陪同的军官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丘吉尔微微一笑说:“这比刚才的一番演说更能鼓舞士兵的斗志。”效果的确如丘吉尔所戏言的,士兵们对总司令的亲切感、认同感油然而生,必定会更坚定地听从总司令的命令,去英勇战斗。
用幽默,我们可以回答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芬兰一位建筑师说话很慢,以至于记者访问他时,一直担心时间不够。万般无奈只好说:“沙先生,时间不多了,能否请您说快点儿?”沙先生一听后,慢慢掏出烟斗,点上,能多慢就多慢,懒懒地说:“不行,先生,不过,我可以少说点儿。”
用幽默化解困境,回答难题,维护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尊严,而又不伤对方的感情,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别的手段难以媲美的。
总之,运用幽默的力量,我们就能通过成功的社交走上成功之路。
化解尴尬的“轻松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与他们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英国物资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在白宫居住。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特大号的雪茄烟。门开了,进来的正是罗斯福。丘吉尔大腹便便,肚皮露出水面……这两个首脑人物此刻相见,不免有些尴尬。此刻丘吉尔灵机一动,把烟头一扔,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是开诚布公,一点隐瞒也没有啊。”说完后,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双方的会谈获得成功。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丘吉尔的幽默对会谈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那“一点隐瞒也没有”,不仅缓解了当时个人和国家的窘境,而且含有坦诚求助、彼此信任的含义。罗斯福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可见,幽默与机智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用幽默的手法,常常可以化解尴尬、缓和紧张的气氛。
我们从下面两个例子中就会体会到幽默在社交中的功效。
英国著名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比她小13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温洛结婚后,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嫁给马克斯·马温洛,她幽默地说:“对于任何女人来说,考古学家是最好的丈夫。因为妻子越老他就越爱她。”
这一巧妙的解释,既体现了克里斯蒂的幽默感,又说明了他们夫妻关系的和谐。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正讲话的里根看到夫人并没有受伤,便说道:“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这样表演。”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本来是一件令里根很尴尬的事情,在这时如果埋怨或者置之不理都会让人觉得他不近人情,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而里根在社交的危难之时,运用幽默化险为夷,出奇制胜地获得了极佳的效果,显露出他的机智、豁达,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是运用幽默进行社交的范例。
幽默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人格力量。幽默所包含的特性是逗人快乐,所包含的能力是感受和表现有趣的人和事,制造愉悦的气氛。对于个人而言,懂得幽默的人往往比不懂幽默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钢琴家兼幽默家波奇,有一次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发现听众不到大半,他当然很失望也很难堪,但是他走向舞台时却说:“福林特这个城市一定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于是整个大厅里充满了欢笑,波奇也以寥寥数语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在无法避免的冲突中,幽默感不强的人就要面临考验了:是拍案而起,还是横眉立目?而幽默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即使到了针锋相对之时,也不让心灵被怒火烧得扭曲起来,而是仍然保持相当的平静。在感到别无选择时,幽默家仍然有多种多样的选择。
诗人歌德有一次在公园散步,在一条小道上不巧碰见曾经攻击过他的政客。对方满怀敌意地说:“对于一个傻子,我是从来不让路的。”歌德立即回答:“而我则相反。”说完便马上让到路边去了。歌德幽默的回答,既将对方的羞辱回敬给了对方,又让狭路相逢的一对冤家免去了一场僵持不下的冲突,足见他的机敏。
幽默能缓解紧张带来的尴尬气氛。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过生日,正当全家人众星捧月似的围坐在老寿星身旁,一边喜气洋洋地谈笑风生,一边敬酒吃菜时,突然听到“叭”的一声巨响,原来是今年准备考大学的孙子碰倒热水瓶,热水瓶炸了。
这不合时宜的声音让孩子顿感手足无措,父母都过来一边收拾一边埋怨他不小心。老人则笑着说:“这可是好兆头,孩子今年考大学,不能停在原来的‘旧水平’上,咱也得发挥出‘新水平’来。今天刚好借这一声响,就当是为我的生日放了鞭炮吧。”
这里面,老人用的是“水瓶”与“水平”的谐音双关的方式,一席话说得一家老小都轻松地笑了起来,孙子也摆脱了窘境,生日喜庆的气氛更加热烈了。“旧水瓶”与“旧水平”联系起来,巧解其意,让犯错的人有了台阶下,皆大欢喜。
所以,我们说幽默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随和的个性,还显示了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默既不是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卖关子、耍嘴皮。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发笑,给人启迪,这需要一定的素质和修养。
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列宁则认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这两位伟人的话,都值得我们深思细品。
幽默之花的巧培育
幽默之花处处开。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培育幽默之花的技巧。
有些人的幽默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人的幽默感却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习幽默,首先要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因素。“趣味思维”是一种“错位思维”,即不按照普通人的思路,而是“岔”到有趣的一面去。其次要在瞬间构思上下工夫,掌握必要技巧。幽默风趣是一种“快语艺术”,它突破惯性思维,遵循反常原则,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就要求在平时注意积累幽默的素材。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我们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材料丰富起来。如果你没有即兴幽默的能力,不如多看一些漫画和笑话,从中体会幽默的感觉,学习欣赏幽默;久而久之,就可自己制造幽默,至少也可借用看来的笑话创造幽默轻松的交际氛围。
学习幽默,也可以通过体会别人的幽默感,学习听懂笑话,然后模仿一番的办法来进行。敞开你的心胸,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会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幽默的酵母。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幽默方法,供大家参考。
悬念
在******身边工作的同志怀着深情与敬意为主席站岗放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有一天,******突然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对我为什么这么好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才想通。原来你们这些同志都只能为官,不能为人。”这些话让工作人员惊呆了:这句话的分量实在太重了。我们全心全意照顾主席,他怎么这样批评我们呢?
大家都感到困惑不解,心情也很紧张。
见此情景,******笑着解释说:“说你们只能为官,这就是说你们对我这么好,不都是为了我这个当官的吗?说你们不能为人,是说你们不能为个人考虑考虑嘛!我看到你们这么多的人在我这里站岗放哨,一待就是好几年,要是你们在前方,早就是什么长了。”经主席这么解释大家茅塞顿开,不由得变“惊”为笑,心情轻松了。
******对全心全意保卫他、照顾他的同志心存感激,但他没用褒奖之词,而是用了“你们都只能为官,不能为人”的悬念,故意使对方疑窦丛生,造成错觉,形成心理压力。然后对悬念进行解释,使之冰释雪消,起伏中顿生幽默。同志们为******对部下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完全可以用几句话激起对方按常规思维无法解除的疑惑,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然后给对方作出一番打破常规的解释,释去对方心理重负。在对方的心理起伏中产生出奇制胜的幽默效果。在对方由疑问到解惑,由惊讶到平静,在情感的大起大落中,产生幽默感。
曲解
所谓曲解,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和常识,打破词语的约定俗成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给它以新的解释,甚至对其进行歪曲的解释,把毫不相关的事捏在一起,让看似毫不沾边的事物产生联系,从而造成因果错位或逻辑矛盾,制造出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感。
偷换概念是常用的曲解手段。即将对方谈话中使用的概念借用过来,并赋予新的内容,以此产生幽默的效果。
一位妻子瞪着丈夫说:“我一见你就来气。”丈夫却慢条斯理地回答:“好啊,我练了一年气功还没气感,原来是你把我身上的气都吸到你身上去了。”这位丈夫巧妙地将生气的“气”偷换成气功的“气”,逗妻子一乐,她的“气”也就在笑声中消了。
拟人
南唐时,赋税繁重,民不聊生。恰逢京师大旱,烈祖问群臣道:
“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呀?”
大臣申渐高说:“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
列祖听后大笑,并决定减轻赋税。
申渐高巧借话题,把“雨”拟人化,从而委婉地道出了“税收繁重,令人生畏”的意思,机智地讽谏列祖减税,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夸张
将事实进行无限制的夸张,造成一种极不协调的喜剧效果,也是产生幽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个单位组织退休老干部乘大客车外出旅游,上车时你谦我让,耽误了不少时间。开车后,一位老同志朗声打趣道: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助兴:从前有一位妇女,怀孕10年才生下一对双胞胎。问这对双胞胎为何迟迟不肯面世,他们说,根据礼节,年长位尊者应该先行,但他们两个不知谁是兄长,就这样互相推让了10年,把妈妈生孩子的事都给耽搁了。”
这番话引得车上的老干部们面面相觑,继而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