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沙场秋点兵
32396700000031

第31章 豪门底蕴

站在可以看到庄园外面的高处,完颜康心中震惊面色阴沉。在付出了大量伤亡终于攻破这座庄园,大队金兵也都进入庄园内之后,不知在什么时候,无数支星星点点的火把将不大的峪山上下映照的一片通红。

在这些繁星一般的火把照耀下,能清楚的看到有众多的身穿布衣却手持各式各样利刃的人已经将整个峪山庄园外面围的水泄不通了。凭着多年的经验,打量几眼后完颜康就已经估算出外面这些人的数量应该是在二千人左右。

而最要命的是,现在自己麾下这些能征善战的骑兵们却正处在一种最不利于他们发挥战斗力的时间地点和战斗方式之中。黑夜之中,已经从马上下来暂时变成了步卒的骑兵,大家还都身处在这座巨大的庄园内实际上变成了瓮中之鳖。

如果是在白天,如果自己麾下的勇士们是在马上,如果现在是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如果自己没有率部全都冲进这座庄园内……

一切假设都没有任何作用了,现在完颜康也只能迅速的打量周围的形势,开始思忖着如何才能使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去。当转身看到庄园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冒出巨大火光后,完颜康也只能放弃了占据庄园坚守到天明的打算。

清晨出发从唐河县城快马赶到峪山,然后再从午未相交之时开始第一次试探性攻击,到现在攻入庄园,整整一天的时间再精锐的兵士也肯定会感到疲惫了。现在庄内又有几处地方起火,看那巨大的火势显然是庄内之人做出的玉石俱焚的举动。可是这样一来,等庄园内的大火蔓延开来后自己和麾下兵卒们也无法再从庄园内取得粮草补给了,再据守庄园就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迅速判断了形势后,命令亲卫用号角传讯将庄内的金兵全部聚拢到庄园大门附近,看着眼前只剩下不足三百人的队伍,在现在的局面下已经不存在一丝获胜的可能了。再拖延下去,没有粮草补给孤军深入宋境的轻骑们战斗力只会越来越弱。

看清楚自己身陷险境的形势后,完颜康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如何能安全逃脱当做第一目标,开始迅速而又冷酷的思考着脱身的方法。

抬头看了看夜空的月亮,完颜康估算时辰应该已经是快到子时了。也就是说从酉时发起的总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时辰。整个战场形势发生逆转的情况下,完颜康也不禁对自己当初大意之下的决定有些感到后悔。攻入庄内后,如果自己不是先令手下休整那么长时间,完全可以在庄外的援军没赶来之前就扫清庄内的抵抗,自己面对的就不会是现在这么凶险的局面了。

虽然经常得到许多军中宿将和长辈的夸奖,可是完颜康心里明白,因为年轻自己还有许多缺点需要改进。就像这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里,自己就犯下了战前轻敌和无谓的顾惜兵力没有一股作气歼灭对手两个极大的错误。

正因为完颜康犯下的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庄内守军和庄外的援军都得到了宝贵的时间,让刚刚击溃庄内守军还没来得及收取胜利果实的金兵在庄外援军的突然包围之下,陷入了必败的局面。在这样的凶险境地,如果不能借着夜色从庄外突围而出,完颜康知道自己决无可能在人地生疏的宋人境内得以幸免。那样的结局对心中深藏着高远志向和巨大野心的大金军中后起之秀完颜康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此时的庄园大门外广场上已经有数百名手持兵器的壮汉开始做着进攻前的准备了,他们里面大多数人都是魏家从各处庄园内聚拢而来的私兵,而其中还有不少其他就近的襄阳各家豪强私兵。

从未时金兵在峪山周围的劫掠行径发生后不久,在襄阳各处遍布人手的魏家就得知了魏涛被困峪山的消息。信使快马将消息传到襄阳城内的魏家后,得知家中主事人被数百金兵围困的时候,虽然襄阳城外还有金国的上万精锐骑兵逼迫,城内守军不敢也无法出动,可是借着襄阳城西那四通八达的水路,襄阳魏家的意志还是迅速传达到了隐藏在襄阳城外的许多豪门庄园之内。

面对一致的外敌时,襄阳各家豪门也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甚至是和魏家同处襄阳豪门巅峰在生意上有不少竟争的吕家也没有一点犹豫的将三处离峪山最近的庄园私兵尽数派出。

士家大族在许多时候常常会处在各种利益纷争之下,甚至各家在朝廷为官的子弟也经常会因为政见不和或是家族利益而时不时的互相攻诈。可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却往往会以一种外人难以想像的程度紧紧团结在一起,这也是大宋士家大族独特的生存之道。

也只有这些对襄阳周边地理环境最为熟悉的私兵,才有可能在夜色里仍然迅速从各处汇集到峪山脚下。

当遇到紧急危险的时候,魏家的豪门底蕴完全展露了出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号召力使得魏家在短短的两个时辰时间里,从方圆几十里十数个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豪门庄园里汇集了二千多可战之兵赶到了峪山,显现出了豪门世家隐藏在水面下的强大武力。

完颜康正是因为对大宋豪门的私人武力和行事作风不了解,以为当萧国公兵逼襄阳后整个襄阳附近地面不可能再汇集起什么强大的武力可以威胁到自己率领的这五百精锐骑兵,这才造成了他现在不得不面临着从胜利在望到需要狼狈逃生的困境。

面临生死关头时,完颜康的头脑反而更加清醒了。有麾下这近三百悍卒,冲出庄园和对手形成暂时的混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身处峪山山顶的庄园里,因为地形的原因,只怕连同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坐在马上和对手厮杀了,黑暗之中骑马向山下冲锋根本就是一种脑残的作死行为。

也就是说,自己和麾下这些精锐的骑兵们在冲出庄园后都只能当做步卒来用,唯一逃出生天的办法就是突入山林中借助夜色潜逃。

逃亡的路线完颜康也想的很清楚,在人生地不熟的宋人境内,没了马匹代步的情况下,恐怕也只有朝着最好找的目标——襄阳城方向跑了。在原本的计划中,萧国公应该是率领一万骑兵在襄阳城附近扎营,那么只要能跑到襄阳城附近,就肯定能找到萧国公的骑兵大营。

想清楚了所有的方案后,完颜康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朝庄外开始突围。所有的金兵在完颜康的身份地位和严酷的军法压制下,本能的服从了主将的军令,疯狂的杀了出去。

这一次完颜康可没有一点身先士卒展现武勇的意思,当大队金兵全部当先冲出庄园后,完颜康才在两名贴身亲卫的陪伴下从庄园大门冲出了刚刚占据不久的峪山庄园。

庄外的各家豪门私兵在金兵从庄园内冲出时马上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一哄而上杀了过来。在起伏的山地上,这些曾经凶悍无比的金国骑兵,在刚刚经历过一整天的疲劳还没休整过来时,就不得不在最不适合自己的山坡上和夜色中开始拼杀,一身的战力连平日里的一半都发挥不出来。

冲过了庄外的广场,接近了树林后,这些奔波劳累、连场厮杀后疲惫不堪的金兵们也都明白现在的情况是在突围逃命。在求生的本能下,他们脑子里也只记得一条那就是冲出去到襄阳城外找萧国公的骑兵大营了。

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们都知道,在黑夜里的混战中,逃生的最佳去处莫过于有一片树林来做掩护了。前来峪山的二千私兵的最重要任务是保护魏三爷的安全,他们最急迫的目的是先进入已经着火的庄园内搜寻魏三爷的踪迹,所以虽然借着人多势众的优势击杀了不少金兵,可是还是有许多金兵借着夜色潜入了山林之中,这些潜入山林的金兵之中就有跟在大队金兵身后冲出来的完颜康和他的两名亲卫。

在大量金兵付出生命造成的混乱里逃入山林之中,完颜康依然没有一丝的放松,为了能在步行的状态下更快更节省体力的赶到襄阳城外,他连身上那套精良的铁甲也毫不犹豫的脱掉了。两名亲卫也都将身上沉重的铁甲扔掉,除了手中的刀箭,三人只着布衣在夜色中悄然逃离了峪山。

完颜康的经验和狡诈让他逃过了这一劫,可是还有很多满脑子只知道蛮横暴力的金兵却在本能的驱使下跑到了原本存放马匹的那处山岰里,可是他们也一头撞进了已经提前控制了这里的豪门私兵布下的罗网中。

襄阳魏家第二代的嫡系子弟中负责家族武力的魏泽排行老五,是魏涛的同父异母兄弟,现在他亲自率领着数百精壮的私兵,将在混乱中一头冲过来企图抢回马匹的金兵一个个当场歼灭。

庄园内当谢英和李建在那名藏匿在暗处的机灵弓箭手的协助下杀掉对面的十个金兵后,因为金国将领反常的举动,谢英也隐约感到自己这方有援军赶来的可能性极大。等爬到高处向庄外一望,发现了峪山上下那满山的火光后,谢英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不过哪怕现在身前已经没有金兵再来追杀了,可是身后库房方向已经燃起的冲天火光却让谢英等人更加的焦急。

好不容易等来了援军,如果到后来却发现魏三爷和庄内老幼妇孺们都已经投身火海,那岂不是要让人懊悔莫及了。顾不得身上的伤势和疲惫,七个人鼓足最后的力气向库房内燃起巨大火光的地方冲去。

在前头一阵风一般飞快将李建等人抛在身后的是那名刚刚从黑暗中走出来和李建等人汇合的瘦小弓箭手。也正因为这个弓箭手及时赶到,已经钻进起火粮仓内的老幼们才勉强来得及在火势还没有从粮仓外烧到粮仓内的时候,等到了援军到来的消息。

即便如此,包括魏涛在内的许多人还是因为高温的炙烤而浑身汗出如浆湿透了厚厚的冬日棉衣。因为粮仓内大多是老弱妇孺的缘故,在闷热的粮仓内还是有数十名身体虚弱的老人永远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