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沙场秋点兵
32396700000020

第20章 峪山血战(二)

试探性的进行了一次攻击过后,金兵暂时没了动静。可是没了金兵的逼迫,庄园里的气氛却依然很压抑。只是刚刚那片刻的交锋,攻守双方两三轮的箭雨往来之下,庄园高墙上的护卫已经有十五人中箭。

不得不说庄外这些金兵的射术确实非常精良,在奔跑闪躲中仰射高墙上只露出上半身的护卫,最多两三轮的散射就造成了墙头上十五人中箭。

也正因为护卫们暴露在外的大都是上半身,所以一旦中箭,大多都是伤在头部和胸部的要害所在。除了两个幸运的家伙是胳膊和肩头中箭外,另外十三名护卫都已经当场身亡了。

高高的墙头上、台阶上现在到处都可见中箭者流满一地的鲜血,空气里那股子又腥又甜的血腥味慢慢散发开来后,夹杂着庄内伤亡者亲属的哭泣声,庄子里的气氛越发的凝重了。外面还有数百名金兵,如果都是这样精锐的军卒,大家能守得住吗?

两军对峙时,常常会出现劣势的一方前一刻还殊死拼搏,而后一刻就莫名其妙的全军崩溃,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这种战斗间歇里弱势的一方反而更容易产生消沉、绝望的情绪。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只所以说打仗打的就是军队的士气,道理也就在于此。所谓的军中士气,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军队自身的战斗精神或是战斗欲望。对于一名出色的军队将领特别是中下级将领来说,合理的鼓动低落的士气,本来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发现庄园里面消沉低落的情绪出现后,谢英这位军中经验丰富的都头也马上开始鼓动自己军中的士气。

“兄弟们好样的,就这一波就射中了不下三十个金狗,箭法不错啊!”伴着一阵豪迈的大笑声,谢英从高台上下来对着庄中护卫们大声夸奖着,一转身特意向着魏家护卫统领魏壮调侃道:“老魏,你手下的兄弟练的不错啊,箭法准不说,兄弟们胆色都不错,没一个不听号令的,俺老谢佩服。再这样来几回,俺看这金狗就剩不下多少了,哈哈!”

听到谢英的夸奖,魏壮毕竟也算是带兵的人,虽然经验不足,可是有了谢英的特意提点,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当下配合着谢英的调侃,大笑着说道:“平日里兄弟们都是按着禁军操典严格练出来的,若不是经验少,只这一回就能多留下金狗几条小命。下一次金狗再来,咱老魏保证兄弟们肯定会射的更准。”

就在谢英和魏壮一唱一和之下,墙头上下的护卫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两位头领的表现所感染,虽然多少还有些伤感那些刚刚牺牲的兄弟,可是乐观的精神和斗志却再次焕发了出来。

经历了生死相拼的时刻,再从低沉的情绪中走出来后,也许每个护卫自已并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下次金兵再来时,他们持弓的手臂却必定会更加沉稳有力,因为血腥残酷的实战永远是最能提升士卒战斗力的方式。

魏三爷本身也是见惯风雨心思剔透的人物,身处这样的危局里身为家主应该怎么做又岂能心中没数。看到谢英和魏壮已经成功将守庄护卫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魏三爷亲自带着李建和负责峪山庄园的管事魏顺,来到了庄园里的一排侧厢房前。刚刚从墙头上中箭受伤和牺牲的护卫们就集中在这里。

看着眼前摆成一长排的护卫尸体,听着厢房里面伤者断断续续的高声惨叫,李建的心情也很复杂。哪怕是从小习武,与人动手打架的次数多的数不过来,可是真正看着十几具冰冷的尸体摆在眼前,地上那一片片刺目的血红,还是让李建对这个时代的残酷有了第一次深刻的体会。

豪门世家的护卫们多数都是从自家的庄园或是流民里选取的精壮汉子,而入选后这些护卫们的家人也都会被安置在各处的庄园,以免除护卫们的后顾之忧。因为自己的家人也同样就在身后,所以当护卫们守御外敌时,往往就会展现出比朝廷禁军更加强大的战斗意志。

只不过当出现护卫们伤亡的情形时,庄园里面伤亡者的亲人们难免会伤心痛哭。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幸存军士们的战斗力其实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看到魏涛到来,原本围在亲人尸体旁边的家属们呼啦一下全朝着魏涛身前涌来,在哭喊声中黑压压一大片的跪倒在魏涛面前。随后各家老人妇孺的哭诉就乱哄哄的充斥到了大家的耳中。

“老爷,我家柱子没了,我这孤老头子以后该怎么办啊?”

“二虎他死的好惨啊,老爷你要为奴家和孩子做主啊。”

“老爷,俺家老大就这么没了,他两个兄弟还小,您可不能不管俺们啊。”……

被一大群老幼妇孺围着一阵哭天怆地的悲泣,李建当时就懵了,哪怕是对这些失去亲人的老人妇孺们很同情,可是真面对这种情景时李建在一阵手足无措后连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来说,慌乱时也只能转头看向舅舅魏涛。

看着身前数十位跪在身前哭泣的老幼妇孺,魏涛的脸上也是一片黯然伤感。快步上前,先将跪在地上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搀扶起来,每扶起一位老人,魏涛都只是无言的轻抚着老人的手,以示安慰。有了魏涛的示范,庄园管事魏顺和李建也有样学样,纷纷上前将跪在地上的老幼妇孺一一搀扶起来。

等到一群人慢慢起身后,刚刚宣泄过一番的亲属们情绪也稍微稳定了一些,魏涛这才站在大家身前语气沉痛的说道:“诸位父老,这次咱们庄子遭金贼突袭,这些子弟们都是为了守护庄子丢了性命,诸位父老的悲痛魏某感同身受。我襄阳魏家不是无情无义之辈,这些子弟为了我魏家产业献出性命,我魏家也绝不会让这些子弟们身后不宁。”

说到这里,一众亲属们都沉默了下来,而魏涛也转身对峪山庄园的管事魏顺沉声吩咐道:“魏顺,将这十几位庄中子弟的名姓记好,待金贼退后,但凡家中有子弟牺牲者,今后每年由庄**给米粮十石,家中有子嗣兄弟者,可保举一人至襄阳城中。无论入学还是入商行货栈,皆由我魏家一力供济成人。”

听到魏涛给牺牲的护卫们开出如此高的赏格,魏顺都有点愣了,看到魏涛威严的眼神看过来,这才忙不迭失的应下。

每年每户十石米粮就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而供济一位小孩进入书院读书或是入商行货栈学做管事,这就更是一笔长远的大花销了。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小孩长大成人后,但凡学有所成,不是入仕为官就是进入魏家的商行货栈里做管事,这等于是给这些穷困之家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是以当听到魏涛亲口所说的这一番话后,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人群再次沸腾了起来,刚止住的哭声又响成了一片。只不过这一次,除了伤心外还多了对魏老爷的感激涕零之情。老爷这么仁厚,也不枉自家孩子拿命相报了啊。

安抚了庄中老幼妇孺后,留下魏顺处理具体的事宜,魏涛带着李建仍然返回庄园大门后不远处的一座凉亭里坐镇。只是片刻的功夫,魏三爷对牺牲护卫的赏格就已经悄悄传遍了整个庄园上下各处。自家护卫有厚赏,对飞虎军和襄阳禁军的军卒们也不能亏待,借此机会,魏涛顺势唤来自己的随身管事魏远,命他去襄阳禁军都头和飞虎军都头耿鹏处送上奖赏。

因为不是魏家的人,所以就直接用真金白银做为奖励之物。先给两位都头每人送去了五千贯的交子,而且明言但凡有军卒重伤或是牺牲,每人再另行送上百贯安置家人后事。

有了魏三爷这一番手段,身后无忧而且赏格丰厚的情况下,不论是庄中护卫还是襄阳禁军和飞虎军士卒们的士气顿时高涨了起来。就连原本庄中只知道种田的庄户里身强力壮的汉子们,也都纷纷跑到管事面前嚷嚷着要加入护卫的队伍里为魏爷效命。

庄园上下的士气高涨,安坐在凉亭里的魏涛也一幅沉稳姿态,甚至命婢女专门送上一壶香茗慢慢品起茶来。可是临时充任魏涛贴身侍卫的李建却从舅舅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之色。

想到若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舅舅也绝不会陷入到这样危险的情况里,李建不禁懊悔的轻声对魏涛说道:“舅舅,都是外甥不好,让舅舅身陷险境。”

听到李建的话,魏涛回过神来对着李建轻笑着道:“建儿这会到是知道心疼舅舅了。傻孩子,别说这些无用的颓废之言了。既然已经身陷此地,你我舅甥自当拼尽全力守住庄子。丈夫立世,讲究百死无悔,你今后须切记舅舅的话,不可再行鲁莽之事了。”

不仅没有一丝责备外甥之意,反而借机给李建指点起了丈夫处世之道。襄阳魏家能在荆襄之地绵延三百余载至今仍执世家之牛耳,只从魏涛的这一份心胸气度上来看果然非是无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