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我的舍友是天师
32382500000011

第11章 遗书的漏洞

“他居然真是自杀的……”

我吃惊了好久,才逐渐冷静了下来。仔细想了一下,的确也有这个可能。当初想到他失踪的时候手机钱包,什么都没有带在身上的时候,也有过如此猜测。只是如果没有其他人从中作梗,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会自杀呢?

不用我开口,张小华就接着讲起了原委,“警方找到了他放在网上的私密日志,从里面找到了他的遗书。我托人传真了一份出来,你看看呢。”

说着,张小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好的信封递到了我的面前。

信封已经拆过了,我直接打开取出了里面的信件。看了一眼,果然是一封遗书。

这程志刚到底是材料学院的同学,毕竟是学理的,文笔不怎么样,写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像是流水账。我强忍着耐心,一行一行仔仔细细地看了下来。

看完之后我整个人都被震撼住了,只觉得面前的这封书信里面充满了诡异。

我抬起头来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小华,他看到我的眼神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我起初看到它的时候也不相信,不过警方调出了他的通话记录和上网聊天的记录以及银行转账记录。和这遗书上说的一模一样,他真的给一个神秘账户汇了两万五千元钱,而这个账户在三天之前突然注销了。警方基本已经认定,他就是因为买机票时被骗子诈骗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才自杀的。”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又把手中的遗书再看了一遍,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同。遗书里还是讲了一个同样的故事,他买完回家的机票之后接到了骗子打来的电话。骗子恐吓他涉及走私毒品,法院已经立案调查,以此骗取他的钱财。

他家境贫困,不知道和多少同学开口才借到了这一笔钱。原本以为案件查清楚之后就可以归还,谁知最后打过去竟然是空号,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进而自杀。

甚至他钱包和手机都没带出去的理由也被写在了遗书里,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深觉对不起独自拉扯他长大的父亲,留下钱包和手机也是为了让他父亲少一点损失。

虽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不过每一个疑点都被完美地弥补,没有丝毫的破绽。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了,他是自杀的。

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想要找出一些破绽来。又重新看了一遍遗书,内容自然还是一样。不过这一次我冷静了许多,在文章标题下的左侧发现了一行颜色非常浅的文字。

只是它的颜色实在是太浅,我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看不清楚。不过总觉得这行字有些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思索的时候,突然回想起了刚刚张小华说的话。

“你刚刚说这遗书是警方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是网上的私密日志,怎么了,有什么不对么?”张小华一下被勾起了兴致。

“没什么不对,”我直直地盯着他摇头,“不过既然是网上发帖,你可以帮我查一下它的发帖时间么?”

“对哦!”张小华恍然大悟,忙掏出了手机,快步走出了七杯茶出去打电话去了。

我实在是太傻了,应该一开始的时候就能想到的。那一串浅浅的字正是帖子发表编辑之后的时间记录,记录这帖子最后一次编辑的时间。

我心底有了一个猜测,想必刚刚张小华也反应过来了。不过这个猜测有没有用,就要等张小华那边的结果了。

也许是因为有了希望,我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

五分钟之后,张小华从店外回来,一边缓缓坐下,一边看着我,说:“查到了,发帖的时间是在2012年11月16日。”

我听得出来,他平静的声音里透着几分激动。

我也忍不住有些激动,峰回路转,原以为已经到了绝路,突然又别有洞天。我望着他,一字一句地回应,“我的生日是在11月15日。”

一切已经很显然了,我们最早是在我生日那天遇到的水猴子。那个时候,程志刚肯定已经死了。这篇遗书或许是他自己所留,不过把它发到网上的一定不是他自己本人。暗中的布局人终究还是百密一疏,机缘巧合之下露出了这么一个破绽。

不过仔细一想,虽然找到了破绽,不过还是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而且这个也不能作为证明他不是自杀而是他杀的证据,想到这一点,我们又冷静了下来,开始仔细盘算起来现在存在的疑问。

要说最大且最诡异的,就是程志刚真的在死前被诈骗了。警方已经求证,他之前和许多同学借过钱。而且电话记录和汇款记录也是没办法伪造的,电信和银行的数据都是高级加密的,是没有办法不留痕迹地篡改的。

而且那篇遗书也很奇怪,为什么那人要多此一举放一篇遗书上去呢?如果没有这一篇遗书,以警察的能力也不难发现他是自杀的。而且遗书是放在私密日志里面的,那个人又是怎么放上去的呢?

这些问题怎么看都好像不是简简单单一个邪术所能解决的。

我感觉我的思维陷在了一个怪圈里,除非突破这个圈子看到全貌,否则一定是想不明白其中究竟的。

我和张小华从各个角度讨论了许久,这些问题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和张小华商量了一下,只能暂且把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了。静观其变,也许幕后的那人还会有什么行动也说不定。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精力又从调查里回到了日常的生活里。说是日常生活,其实大部分都被学生会占据了。

这周的周末,就是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原本清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在演出的综合大厅度过的。每天回到寝室之后,都已是浑身的疲累,一躺下就睡了。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几乎是眨眼之间,重大的迎新晚会就到了眼前。

周六一大早我就被拖到了演出会场,布置会场有宣传部的人负责。体育部几个高个子男生在忙着把幕布挂起来,赵九部长则一头钻进了灯光控制室,摆弄着演出时候的灯光。而我们几个干事,则化整为零,分散在了整个会场之中,哪里有需要的就帮一下。

我之前高中的时候整天忙着读书考试,根本没有时间过多接触这些文艺节目。对于如何摆弄设备,如何安排演出顺序,演出人员如何进场出场等等许多问题都一窍不通。

但是毕竟我是文体部的一员,在其他同学眼里我俨然成了这个方面的专家,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问到我。

大部分问题我都随机应变,临时想了个方法应付过去了,有些实在棘手的,我则把问题抛给了在场的其他学生会里的干部。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呆着很不自在。

还好付婷是演出的主持人之一,我借口和几个主持人核对串词,和他们几个人找了个地方休息去了。

中午的时候还有专门的同学下楼去食堂里买饭带过来,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在认真地听着他们念台词。后来实在无聊了,就干脆聊起了天来。

四个主持人加上我坐在一起,各自谈论着自己高中之前的经历,上大学之前的展望和种种趣事。你一句我一句,时间过得飞快,这长长的一天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晚上的晚会非常的精彩,学院的院长大人还亲自来了现场观看。之前我们担心的状况都没有出现,而我因为是工作人员的关系,所以一直站在舞台旁边的黄金位置。看着一个又一个节目的顺利演出,悬着的心一点一点地放了下来。

不知不觉之间,我从一个旁观者逐渐融入了其中,和其他人一起陶醉在了精彩的演出里。

“下面是最后一个节目,来自信息安全一班的《歌曲串烧》,请欣赏!”

听到付婷的报幕,我才回过神来,原来已经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看了看表,三个小时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下就过去了。

参加这次《歌曲串烧》的是信安班上的几个女生,赵静也是其中之一。她今天穿着白色的百褶裙,脸上画着厚厚的舞台装,正站在聚光灯下,深情款款地唱着。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她的声音空灵之中带着一丝渴望,配合着《最初的梦想》这首歌,相得益彰。听来总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触,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面前这个女孩子传达出来的深藏心底的情愫。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些感动。心底莫名就起了共鸣,我深深地注视着舞台上的身影,默默地把这一幕牢牢记在了心里。

终于,在台上几个女孩的合唱里,一曲终了。赵静从台上走下来,一直走到了我的面前。

“唱得不错。”我由衷地夸奖。

她笑了一下,看起来有些勉强。我还在奇怪,突然赵静的身子剧烈地颤了一下,直直地朝我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