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风起之前,去江湖
32376700000005

第5章

又行了两天,盘缠已经只剩几十文,行到一处镇上,他到街边摊买了几个大馒头就着稀饭咸菜填饱了肚子,又买了柴刀扁担绳子,赶着骡子来到一处山前,砍了一担干柴,正要担着到镇上去卖,突然猛地听到背后一声暴喝:“你在干什么!”

卢望南转身一看,只见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壮大汉正叉着腰、瞪着一双豹子眼看着自己,卢望南道:“我砍点柴去卖……”大汉道:“砍柴?知道这是谁的山么?”卢望南道:“莫不成是……”大汉喝道:“对了,就是你大爷我的!”卢望南道:“十分抱歉,我不知道……”大汉道:“不知道就能偷能砍了?砍坏我家树木,赔钱!”

这大汉生来嗓门奇大,虽然是个农家粗人,身上却带着一股强霸之气,卢望南虽然有点恼火,但牢记门规,也不愿跟他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一般见识,便道:“我因身上钱财用尽,才想此法欲挣点盘缠……”大汉道:“没钱是吧!没钱把柴跟骡子留下,自己滚!”卢望南道:“这骡子是我用来赶路的……”大汉道:“老子管你赶路不赶路,偷窃我家财物,砍坏我家树木,不用赔么?”卢望南把肩上木柴一扔,道:“木柴给你,要骡子可没有。”大汉闻言暴怒,伸拳就打,嘴中喝道:“走走走,见官去!”卢望南身形一闪,大汉打了个空,大汉骂道:“贼人,你还敢躲,看老子打不死你!”说罢双拳如锤,拳风虎虎,朝卢望南招呼过来。

卢望南不愿出手,四面游走,大汉打了半晌打不到人,嘴中兀自咒骂,脚下却不知不觉像骡子靠近,卢望南见状,一个箭步跳上骡子背上,催着骡子便跑,大汉暴怒,拔腿便来追,他也着实体格惊人,加上卢望南的骡子长途奔波,又瘦又累,走得并不快,不过一会儿,两人之间距离不过几尺,大汉脚下加力,伸手来拽卢望南,嘴中骂道:“小畜生,滚下来见官去!”不料他只注意着卢望南,却没注意脚下竖着一个树桩,一下绊到,身体前倾,跌了个狗吃屎。

卢望南见状,心中略幸,赶忙催骡前进,耳中仍听到那大汉骂声如雷,过了好一会才渐渐听不到了。

接下来的几天,剩下的钱很快的花完了,他觉得一阵阵恐慌,他想找一处田地山林,找一找有无果实,可此时已过秋收,果实都已入了农仓,哪里寻得着充饥的食物。偏偏鹰州因地势凶险,经常是几百里走完见不到人迹。他初时尚能强挨饥饿,过了两天只觉得头昏眼花,浑身乏力,肚子里面好像只剩下一个磨盘在空磨着,发出的声音在耳朵里面嗡嗡作响。

这一天的下午,他见到路旁不远处有个小村落,心中大喜,怎奈骡子跟他一样,也是又累又饿,好容易走到最近的一家屋旁,便在也支撑不住,跌倒在地。

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他正想爬起来,却觉得浑身无力,这时一阵药味飘了过来,他觉得肚子这时候又开始饿起来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了,一位中年大婶提着菜篮走了进来,进来便看见卢望南醒来了,她笑道:“小伙子,你可终于醒了,来,先把药吃了,煎好我才出去的,现在不热不冷,正好下口。”说着把药端了过来,卢望南把药灌了下去,大婶道:“这里是陶陶村,昨天中午,你倒在我家门口,我一看你的脸色,一定是饿的,隔壁老王正好会医术,他给你诊了脉,踩了草药,你现在可好点了?”卢望南道:“多谢大婶,我好多了……”大婶笑道:“我去做饭,很快就好。”

过了一会,饭菜做好了,大约知道卢望南身体虚弱,这一顿饭可比平日的农家菜丰盛多了:酸菜鱼、萝卜干腊肉、板栗鸡汤、辣椒鸡蛋、还有四个素炒青菜,香气四溢,直让卢望南肚子咕噜咕噜响个不停。大婶也真是农家活的好手,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完成了,饭菜准备妥当,大婶盛了碗饭给卢望南,又夹满菜,道:“你饿坏了,先吃先吃,我去叫我家老头子……”卢望南道:“我等大伯一起……”大婶道:“小伙子,不用这么拘礼,吃吧吃吧,再啰嗦大婶恼了啊。”卢望南心中感激,说道:“多谢大婶。”说罢大口扒起饭来,大婶笑道:“我去去就来。”

过了片刻,只听得屋外一个声音说道:“小伙子,你醒啦!”另一个声音道:“有老王你在,怎么会有事情嘛。”正说着话,三个人走了进来,一个是大婶,另外两个年级相仿,大婶指着其中一位道:“小伙子,这位是你的救命恩人,老王,这位是我家当家的,老李。”卢望南扑通一声跪倒,道:“多谢王伯、李伯、李婶,你们都是我的救命恩人。”三人连忙拉起卢望南,道:“见外了,见外了!”李婶道:“来,先吃饭,边吃边说,菜都冷了。”

席间四人聊得不盛痛快,那李叔李婶一生无子,见到卢望南只觉投缘又喜欢,三人得知卢望南要去立鹰崖拜访一位前辈,王伯道:“小伙子,你可是要去见‘鬼面剑客’言永和?”,卢望南讶道:“王伯怎地知道?”王伯笑道:“那‘鬼面剑客在’在我们鹰州是响当当的有名,而且,那立鹰崖也只有他一位江湖中人。”李伯李婶问道:“小伙子,你不远千里见他做什么?”卢望南道:“他是我师父的至交好友,我奉师命去侍奉他的。”李伯李婶闻言“哦”了一声,李婶面上作喜,夹菜给卢望南,道:“来,小伙子,多吃点。”

早饭吃毕,王伯回家去了,李伯扛着农具又上山去了,李婶道:“小伙子,我给你烧水,赶紧洗个澡,你看你只顾赶路,衣服上都是灰尘了,我给你洗洗。”说罢拿出李伯的衣服给卢望南,然后给卢望南烧水。

也是卢望南命不该绝,饿得昏倒在在民风淳朴这个小村庄,在李伯李婶家修养了几天,他的气色好了许多,连他的骡子的身板也壮实了不少。

这日,卢望南准备起身出发,只觉得心中竟有许多不舍,这样平淡的日子,虽然平凡,但是温暖、幸福、安乐、悠闲,然而他却不能不走,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生活也许永远只有在他倒下的时候,他才可能获得。

李伯李婶将家里年头剩下来的一点腊肉腊鱼肉煎了,还让骡子驼了一大包干粮,卢望南心里愧疚推辞,李婶道:“望南,你李伯李婶一生没有孩子,年纪也大了,吃不了多少了,你跟我们有缘,将来如果有时间,多来我们这里做客。”

卢望南心头哽咽,道:“李伯李婶,我有空一定常来看你们,如果李伯李婶也不嫌弃,将来若是事情忙完了,认你们二老做义父义母。”李伯李婶欢喜起来,李婶道:“怎会嫌弃,怎会嫌弃,你说到可得做到才是。”卢望南点头道:“李婶,我一定做到。”

正说着,王伯背着草篓从山上采药下来,见到卢望南要出发,乐呵呵的走了过来,道:“小伙子要出发了啊?”卢望南道:“是的,王伯。”接着对李伯、李婶、王伯道:“三位伯伯婶婶,你们救命之恩我没齿难忘,现在我流落江湖,一无所有,惟有将来好好报答。”李伯王伯呵呵笑道:“傻小子,不用报答,不用报答……”

李伯李婶送卢望南出了村庄,到了道上又送了几里,卢望南道:“李伯李婶你们回去吧,路难走。”李伯李婶这才停了脚步与卢望南作别。

卢望南继续赶路,再也不用担心饥饿的他,接来的旅程仿佛也轻松和快速很多,过了两三天,已经到了立鹰崖下。

只见这立鹰崖高耸如云,只有一条人凿小道可以上去,据说战乱百姓无处可去,曾爬到崖顶躲避兵灾,又传说在崖顶有一方巨石,形状非常像一只站在云端俯视天下的雄鹰。后来“鬼面剑客”因为要去赴一个伤心的约经过鹰州听闻此事,便爬到崖顶去看,发现果然不假,他本人除了剑法了得,还精通一样本事,便是雕刻,他见到那天然立鹰石之后,决定要把这巨石雕成一尊栩栩如生的雄鹰雕像,可此时想到容易做到难,在此后的十年时间内,他废寝忘食,甚至放下武功的修炼,日日精雕细琢,终于在十年后,一尊完美的雄鹰雕像完成了,使得普天之下广为流传,一时之间成为佳话,那些好游玩、好奇之人俱都欲上那崖顶一睹立鹰神雕的尊容,却由于山崖路太长、太陡峭,去的百人中,绝大部分人走不到一成的路,便无法坚持,少部分人走到一半难以坚持,还有部分人失足跌下悬崖,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到达山顶,而这些人大多个个都身怀上乘功夫。

卢望南将骡子放在山崖下,任其去留,自己则背着干粮和行李包袱往上爬,爬到下午申时十分,大约爬了三成的路,饶是他自幼习武,亦觉得腿脚有些酸痛,待到夜幕降临,大约只到四成左右,所幸月亮出来,就着月色小心翼翼往上爬,直到月近中天,才爬到近崖顶约二十米处,此处路的左边多了一条凿出来的横向延伸的山洞一样的道路,走了约十来步,突地道路断了,下面黑漆漆的看不清楚,依稀可见对面约老远之处亦有一处与自己所立之处相同的道路,他收回目光,只见旁边有一方石碑写着字,借着月光可以清楚的看到是“立鹰居”三字,旁边有两行小字:“对面立鹰居,非请莫入”。

卢望南无处可去,便吃了点干粮躺在这道上准备过夜,然而秋天夜凉如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又有山风吹来,直冷得他睡不着,瞪着眼睛看着道外的银色月光,慢慢的疲累压身才迷迷糊糊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