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和受宽恕是难以言喻的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的极大乐事。
——犹太箴言犹太人认为,人在社会中生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为一种互助互谅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又必定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这种理解从理论上说不管有多少环节,多少障碍,但在经验上,只要我们大家都是人,就可以从自身的趋乐避害的原始要求上,找到理解他人的前提。互相理解,互相谦让的处世原则只是一个朴素的准则,在具体的环境中,还必须恰如其分地视实际情况来运用。塔木德》上有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次,有位拉比邀请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一个人是不邀自来的。但拉比又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哪一位。于是,拉比只好对大家说:如果有不请自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的人,那个大家都知道他一定会受到邀请的人却站了起来,走了出去。7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未受到邀请,但既然到了这里,再要自己承认资格不够,是一件令人难堪之事,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所以那位有名望的拉比退让,可谓用心良苦。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采取相应行动,正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犹太人认为若欲测知一个人是否真正敬爱神,只要看他是否爱他的朋友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在犹太人眼中,神创造人时,本来就是希望人能与盘踞在自己心中的邪恶作战。有些人和邪恶搏斗的结果是敬爱神、远离邪恶;但也有些人在这种苛刻而激烈的作战中,一败涂地,成为邪恶的奴隶。而敬爱神,远离邪恶,就会善待朋友,爱护朋友;一个人如果成为了邪恶的奴隶,他就会对朋友都没有好心。犹太人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国家连年战争,因为要征兵、运粮,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痛苦,这时前线却又传来失利的消息,国王听了非常生气,他不但解除了将军的职务,而且还把他驱逐出境,另派一位将军接掌军队。国王怀疑第一个将军有卖国的行为,他很想知道这个将军到底是热爱国家还是憎恨祖国,想了很久以后,他终于找到一把可以用来测知将军忠诚与否的尺子。国王的主意是:假如我所怀疑的人忠心庆贺继任者的胜利,他一定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反之,如果他对继任者有扯后腿的言语或行动的话,那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个卖国贼,到时我非定他的罪不可。这则小故事,并不单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而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普遍的人性爱。犹太人认为,计量人的价值时,可以此人是否衷心庆贺邻人的幸福为标准。当自己充满幸福感时,假如有个邻人来共享他的喜悦,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同时,作为一位敬爱神的人,应该是爱别人的。不责人之过失,不谈人之隐私,不念人之旧恶知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矣。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宽厚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