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3236600000072

第72章 心理学帮助你了解不同人群的需要(1)

★青春期的心理调适

※青少年心理健康八项标准

1.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像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2.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3.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越有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6.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气、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7.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的。不冲动、急躁,也不敷衍塞责。

以上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众多方面,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由于青少年在各自的年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和具体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要求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一样成熟是不可能的。

※青少年缺乏朝气的奥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青少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的竞争,是脑力的竞争。一般来说,小儿、老人记忆力较差,而青少年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生中大脑功能最佳、汲取知识最快、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本不应该学不进、记不牢,大脑功能减退。但确实有不少天资聪颖、小学时期品学兼优、体质强壮的人进入中学以后反而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学不进、记不牢,大脑反应慢,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精神不振,学习成绩滑坡等反常现象。

事关孩子的前途,家长十分着急,于是大多采取了“苦口婆心讲道理,时时刻刻严督促,一日四餐好营养,一概不干家务活,家庭教师开小灶,限制时间看电视”等措施。孩子也深知这个阶段的学习成绩关系到自己成年后的生活命运,不敢有丝毫的松懈顽皮。起早贪黑,辛苦努力,但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痛苦不已。

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脑电图、心电图等等检查花了不少钱,也查不出是什么问题。按一般的脑神经衰弱治疗,吃健脑安神的补品、营养品也不见效,甚至到精神病院治疗也无济于事。

眼见高考一日一日逼近,家长、教师和学生本人都不甘心就这样错失人生的机遇,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他们十分纳闷,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经过医学专家大量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现在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青春期综合症是造成青少年学不进、记不牢,大脑功能减退的真正奥秘。

※青春期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大量的医学科学研究表明:

1.过度用脑导致脑神经机能失衡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症。青少年时期身体生长迅速,大脑生理功能快速发育而不稳定,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功能尚不健全,加之学习考试压力大,不会合理安排学习,长时间地读书、背诵、打电脑,各种信息知识大量灌输,使核糖核酸、多肽、多糖蛋白、多种酶及多种内分泌激素等脑能源过度消耗,脑髓空虚,脑神经机能失衡,人们就会明显感到大脑混乱、疲劳从而出现系列脑神经机能失衡的症状而诱发青春期综合症。

2.过度****导致性神经机能失衡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症。青少年时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性腺内分泌激素迅速产生,性心理迅速觉醒,性意识强烈冲动,加之现代社会色情信息刺激,性神经特别容易兴奋躁动,出现****难以克服,****过度消耗性激素,肾精大量流失,命门阴阳失衡,阴虚火旺,髓海失充,精气营血亏虚,久而久之,中枢神经由兴奋亢进转向疲劳抑制造成性神经机能失衡而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症。

3.心理发育滞后导致心理机能失衡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症。由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身高、体重等生理发育迅猛,但心理发育滞后,仍处在幼稚、单纯阶段,二者不相协调,加之青少年时期特有的心理封闭状态使他们在出现生理机能失衡时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又不好意思及时向家长或医生坦诚倾诉以求解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这种不良心理情绪又严重地影响学习、睡眠等大脑功能,从而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症。

※正确认识青春期综合症

首先,青少年本人要清楚地认识到青春期综合症虽然不会要自己的命,不会让自己卧床不起,但却会耽误自己人生成材的关键时期,影响自己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因此要痛下决心,及早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千万不要再犹豫、麻痹、拖延下去,而且要克服那种怕让大人知道、怕加重大人经济负担、怕挨骂、不好意思开口的心理障碍,鼓起勇气坦诚地跟父母说清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及早了解你的处境,了解青春期综合症的病因、病症和危害,及早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耽误宝贵的学习时机。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青春期综合症并不是青少年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努力,不想学习好,不肯下功夫,更不是贪玩,不上进,道德品质不良等造成的一种缺点,而是长期的心脑肾生理功能失衡而形成的一种病症。因此,要同情、关怀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的苦衷,热情帮助孩子,使孩子能够得到大人心理上的温暖和鼓励,树立战胜青春期综合症的信心,走出悲观、焦虑、压抑的心理阴影。同时治病求本,对症下药,积极治疗,纠正已经形成的心脑肾生理功能失衡的病症,使心脑肾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青春期综合症,使青春更美好,使孩子尽可能地获得上进的机会,有一个平安顺利、光明美好的前途。

※青春期综合症自我调适

1.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学习过程中及时做短暂有效的休息,适时变换学习方式和内容,使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轮流得到兴奋和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一个区域,从而避免大脑过度疲劳而诱发青春期综合症。

2.睡前练习“静养”,放松身心,帮助睡眠。“静养”以意气合一为手段,以静养元气为宗旨,可以积聚精力,平衡阴阳,放松身心,健脑安神,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及能量的储存。

3.注重课间活动。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让脑子连续工作两小时,然后停下来休息,需要二十分钟才能消除脑疲劳;如果改为运动,只需五分钟就消除了。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使淤积在大脑中的代谢废物流出大脑从而改善了大脑供血质量。因此,课间十分钟最好走出教室运动运动。

4.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该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懂得万事都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顺利发展;其次,必须纠正自我评价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的产生。

5.要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如打球、下棋、游泳等,以分散青春期综合症对自己的影响并使自己尽可能摆脱这种顽症。

※如何对待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最大的变化是从儿童期间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产生了亲子关系冷淡,甚至有脱离家庭的倾向。此时,父母应善于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深入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流,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才会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的时期。

1.教育者要了解、顺应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有了爱心的同时更应具有童心,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教育者应适当给孩子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孩子而阻止其好奇心,孩子在实践中虽然走了弯路,但其成长经验远比家长的说教强上百倍。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要老是采用抚育婴幼儿的那种包办、监护的方式,留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

2.教育者要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管教孩子,真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孩子对大人提出一些要求、见解时,家长不要搪塞了事,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丧失信赖度,阻塞心灵交流的通道。

3.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特别是家长和教师,更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学生的长处,要多体谅孩子的难处,应善于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加压,不要老是以榜样与孩子、学生作比较,如果榜样起不到作用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而欲速则不达。让孩子有愉快轻松的心境,这样孩子才能正常健康成长。

4.作为学生、子女应理解父母。(1)作为学生、子女要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蠫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也就不会逆反了。(2)要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另外,还要主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3)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进入更年期的心理调适

※更年期症状表现

更年期是人类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发生于50岁左右,也有提前至39岁或延迟至58岁者。相比之下,女性更年期症状表现得更为明显、突出。

其主要症状有: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阵发性面部潮红,头颈胀热,出汗,烦躁不安,情绪不稳,皮肤感觉异常,关节酸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如心慌气短,血压升高或不稳。

代谢紊乱如体形肥胖,食欲亢进,血糖升高,尿糖,轻度浮肿,骨质疏松。

性生理改变如外生殖器萎缩,****粘膜变薄,月经变化,性功能减退或亢进。

上述症状系由中年过渡到老年的过程中,内分泌改变引起的,经过一定时期,人体适应了新的内分泌功能,上述症状即逐步缓解消失。

这些改变使半数左右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以及失眠等,约有10%的女性有明显的抑郁表现。

通常更年期综合症有外向型和内向型之分。前者多表现为爱发脾气,摔东西。内向型则多表现为抑郁、多疑,严重的还想轻生,故比外向型更危险。

※更年期抑郁症

更年期抑郁症是出现在更年期的一种常见精神障碍,临床以情感持续性低落、思维迟钝、月经变化以及睡眠障碍、眩晕、乏力等为主要表现。有些人因人际关系(特别是情感事件),家庭因素,经济因素或工作的困扰等诸多压力事件,情绪无法获得有效的抒解,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与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将情绪状态延伸为一种病态,以至于心情与行为都受到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与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减少有关,治疗以三环类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的应用为主,此类药虽短期服用效果明显,但久服可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记忆力差、抑郁焦虑等副作用。

※更年期女性与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一般是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包括职业、工种、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家庭状况、角色适应和变换,以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近来较多学者采用“生活事件”来表示社会文化因素。

医务人员普遍地发现,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缺少文化的妇女较少出现更年期心理变化,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也少而轻;相反,一些受过相当文化教育的但又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妇女则心理负担较重,发生更年期的症状也较明显。以心血管舒缩失调症状为例,城市居民发生率高于农民;医务卫生人员、教师高于工人农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文盲最低;生活环境不佳、经常争吵发怒者发生率高;离婚及寡居者发生率高。在精神神经症状的发生中也有类似的规律。

此外,以前有明显精神创伤史、精神脆弱、神经过敏、性格比较内向及生活比较富裕、社会地位和条件比较优越的妇女,也较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和神经精神症状。这些妇女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工作水平,但往往富于联想,造成过多顾虑,并且由于工作接触面广、涉及的人与事多,与他人的磨擦也多,矛盾也可能较多。她们虽有较高的文化,但又对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缺少理解或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因此稍有不适,特别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正确认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更年期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一般在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这些症状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每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长短不一,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可以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短的几个月,长的可延续几年。更年期综合症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妇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