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制宜把事办
你能不能成功,重要一点是看你会不会办事。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想不通过办事就能问鼎成功,几乎是不会像吃饭穿衣那么简单的。
事情有难易之分,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要去办,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办可不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无法办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可以办到,就要义无返顾地去办。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1.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吹牛
办事时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过于自信、吹牛,结局只能是失败,只能是自己遭殃。元末有个士人王同喜欢说大话,尤其爱谈论军事,一谈到军事必定推崇孙武和吴起。遇元末大乱,张士诚在姑苏称王,跟朱元璋争天下。决战前,王同拜见张士诚说:“我看现在,地理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但是你占据姑苏却不能称霸天下,原因在于将领无能。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本领低下的人,打仗都不懂兵法,如同老鼠打架一样。大王如果能让我做将军,便可取得中原,对付小小的敌人(指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赢呢?”张士诚认为他说得很对,让他做将军,听任他去招募兵员,并命令主管粮草的官员给他充足的给养,不要计较多少。决战开始后,朱元璋手下的李文忠攻破杭州城,王同原本没有本领,先前和张士诚说的都是大话,根本没有把握能战胜敌军。为了自身的安全,王同偷偷溜掉了。几天后,王同被搜了出来,绑到军营外杀了,他临死前还夸口:“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2.力不从心的事情不能办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别人请求我们给他办事,对于这类事,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别人能把事情办成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当场拒绝掉,并这样回应他:“对不起,您托我办的事我实在无能为力,为了不耽误您的时间,我看您能不能找别人帮一下忙?”你能这样说,就表明你是负责任的人,是会办事的人。如果你为顾及面子,爽快地答应帮人去办,还允诺一定办成功。当你实际去办事时,碰到了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凭你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那么到这时,你可就没有面子了。
因此说,力不从心的事情不能办。
3.不该管的闲事不能办
就管事者而言,大体有两种思想。一是:只要是自己愿意管的都不是多余的。二是君子成人之美,两者都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判断何事该管与否。办事,除了自己私事完全归自己管之外,涉及到他人的所有事,都要视被管对方的要求而定。人家需要你去参与策划或从中斡旋或锦上添花时,那你就该伸出友谊的双手,献出你的智慧。而只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无辜地伤害第三者,只有“助纣为虐”之嫌。再有,不管你心肠多热,态度多诚恳,但如果对方不需要你管,那么,你的行为也就等同于管闲事了。
管了不该管的闲事,对方不但不会领情,在他看来还会认为你多管闲事,瞎逞能,到头来你吃力不讨好,白受气一场。何必呢?
因人制宜把事办
我们在办事时应注意因人而异、视人而变,切不可不分场合,不顾人物性格,没有分寸地为所欲为;也不可在任何情况下总以同一方式“以不变应万变”。用固定招式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吃亏的是你,失败的是你,不得人心的还是你。
1.面对过分拘谨的人
这类人的特征是,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很热情地与他交谈,他有时也会表现得很冷漠,不在乎你,不理会你。在交谈时,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什么,有时甚至根本没听你在说。碰到这种人只要你花些时间,去仔细研究观察一下他的一举一动,兴趣爱好,注意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情出来,你就会得心应手。开始时,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做出简单的回答或细微的反应,接下来就好办多了。你可以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引导他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他逐渐投入到与你交谈中,他便会打开话匣子,你的负担便会大大减轻,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不用多说了。你必须始终注意把握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他感兴趣或予以关心的事情,只要你稍加留意,然后有意触及,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说话。因此你要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类人的性格心理,成功地与这类人交往。
2.面对爱好表现的人
有这样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喜欢表现自己,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不管自己行还是不行,对还是错。如果他露了脸,他便会到处张扬,要是砸了锅,也不要紧,还有成千上万条理由可以拿来搪塞。总之,他忘不了表现自己。对待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因为有时你明知他会出纰漏,好心提醒他,他不但不领情,反而会认为你嫉妒他,甚至记恨你,等他真的出了问题更会怪罪你,说是你使了坏。这类人很少冷静,他们总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做事不假思索、草率决断,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而招致意料不到的损失。所以,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一定记住不要阻止他的自我表现,偶尔做一次配角似乎并不算什么,但为了避免由于这类人的草率和“果断”而造成的麻烦,你最好在适当的时候牵制一下对方,或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他冷静从事。
3.面对城府较深的人
这些人不肯轻易让别人了解其心思和想法,故而圆滑,不愿被他人操纵或总想使人不知不觉中落入其精心编织的圈套。他最大的特征是说话不着边际,一旦涉及正题便“环顾左右而言他”,使你产生摸不着头脑和不知如何应对的感觉。事实上,在他的不着边际和“环顾左右而言他”之间,他能迅速了解和掌握你的想法和动机,然后争取主动,使你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被他牵着鼻子走。也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逃避矛盾,保全自己,使自己永远立于旁观者的地位,这样你只会感到无从下手。对待这种人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平等而互不干涉的局面。而当你必须要与这类人合作时,你就有必要先花一番心思考去探察对方的真实想法,然后运用诱导的方式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或者你干脆省力坦率直言,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请其也实话实说。如此也可减去由揣测、诱导手段带来的情报不准确等麻烦。
4.面对傲慢无礼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总以一种傲视一切、举止无礼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你身边有了这种人,一定经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且周围的人都对这类人持排斥的心态,很显然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最不受欢迎的人。但既然现在我们必须面对这种人,也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对付他们。不卑不亢,是对待这种人的第一个办法。不论这种人怎样盛气凌人,我们绝不自认卑微,或同样地虚张声势,这样的话,你就会白费神力,甚至会两败俱伤。第二个办法就是少跟他嗦!在这种人面前,你说话应干净利落,少跟他嗦,免得给他增添气势,无形中为他增加无礼的机会。如此他就不得不有所收敛。
有时办事要顺势而行
办事借势而起,借力而发,对成功人士来说轻车熟路。不少人希望以一己之力摇旗呐喊,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殊不知这样做容易得不偿失,真正高明的人必然是顺流风而行,乘势而行。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祖祖辈辈都从事仿钻石饰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地利被盟军占领,因为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过望远镜等军用物资,因此斯瓦罗斯基公司差点被法军当局没收。罗恩斯坦是美国富商,当时他正在奥地利,当获知此事后,立即前去和斯瓦罗斯基家族谈判。罗恩斯坦主动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不使公司被法军没收;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家族必须将公司的销售权让给他,且在他有生之年,他可又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
罗恩斯坦的条件虽然非常苛刻,但他所能提供的帮助,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斯瓦罗斯基家族权衡再三,别无他法,只好接受了这一条件。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的谈判一结束,马上又去了法军司令部,要求法军撤销没收计划,他说:“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斯瓦罗斯基公司从即日开始已成为我的公司,该公司因而属于美国的财产,所以我拒绝法军的没收。”法军一听斯瓦罗斯基公司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公司,顿时无话可说,只好同意罗恩斯坦的要求,撤销了没收计划。不久之后,罗恩斯坦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销售代理公司,其实这家代理公司只不过就是开发票,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而已。
有时办事要逆势而行
当我们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与控制时,当我们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约束时,人们会产生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使之更偏离正确目标的轨道。在办事过程中,因双方思想情绪的对立,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你从正面说理,他偏要反面理解。这种心理状况构成一种抗体,阻碍我们对别人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所以,有些时候办事能利用对方的对立思想情绪,有意识地反过来说,反过来做,使对方与你唱反调,也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明朝时,四川有个叫杨庵的人,中了状元为官后执法无情,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还屡次上书直谏,因而又得罪了皇帝。在奸臣的挑拨下,皇上非常震怒,准备对杨庵治罪,把他充军到玉门关外。杨庵知道皇帝和一帮奸臣欲置自己于死地,便对皇帝说:“臣之罪,罪该万死,皇上要将我充军,这是对微臣的宽恕,不过请陛下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你有什么请求?”皇帝问。“宁去关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皇上有所不知,那碧鸡关蚊子四两重,跳蚤有半斤,您切莫把我充军到那里。”皇帝沉吟不语,挥手让杨庵赶快登程。他心想,哼!你不想去碧鸡关,我偏要你去,让你尝尝四两大的蚊子和半斤重的跳蚤咬人的滋味。杨庵刚一出关,皇帝就传下圣旨,把他们发配到云南充军。
杨庵知道皇上不会饶恕他,发配充军已不能幸免。一帮奸臣更是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如果从正面请求,其结果会完全相反,碧鸡关即现在的昆明市,离杨庵的家乡很近,杨庵想回到离家乡较近的云南,他知道皇上和一帮奸臣会和他对着干,你请求向东,他偏让你向西,而自己又无法与之抗衡,于是杨庵就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提出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请求,结果歪打正着,遂了自己的心愿。
1914年,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派陆建章把当时共和党副理事长章太炎骗到龙泉寺幽禁起来。章太炎愤怒异常,宣言绝食。袁世凯害怕事情闹大,不好向舆论界交待,情急之下安排章太炎的门生王揖唐赴龙泉寺进见章太炎。章太炎见到王揖唐后,斥责他说:“你是来给袁世凯做说客的吧?”王揖唐回答说:“我哪里敢呢?”接着两个人便道起了家常和其他琐事,说了很长时间,当章太炎态度缓和下来以后,王揖唐开口说:“听说先生要绝食而死,这有什么必要呢?”章太炎又愤怒起来,说:“我不等袁贼来杀,宁肯自己饿死!”王揖唐笑着说:“先生这样做正中袁世凯的下怀。”章太炎不解地问:“为什么?”“先生您试想,”王揖唐说,“袁世凯如果要真杀你,是十分容易的。现在你被监禁,可以知道他不是不想杀你,而是不敢杀你。袁世凯的奸诈,与曹阿瞒(曹操)等同,他之所以不敢杀你,是因为他不愿在千秋万世留下杀士的骂名。如果您自愿饿死,袁世凯既没有杀士的骂名,又除了心头之患。先生以前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是那么完善,而您自己怎么就不关心自己呢?”章太炎听了以后,马上起来说:“你说得对啊!看来,我得马上进餐。”
章太炎对袁世凯的幽禁十分愤怒,以绝食抗议。袁世凯害怕舆论的压力,十分着急。王揖唐自告奋勇,前去劝说章太炎进食。王揖唐作为章太炎的门生,自然十分了解先生的个性,在这种对立情绪下,他知道直接劝说只会遭到章太炎的痛骂。他先矢口否认是来做说客的,接着和章太炎套近乎拉家常,见章太炎有了笑容,才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故意说章太炎绝食饿死正是袁世凯所希望的,说“袁世凯既没有杀士的骂名,又除了心头之患。”章太炎自然不愿让袁世凯达到目的,你要我死,我偏不死,“我得马上进餐”。“狡猾”的王揖唐利用章太炎的逆反心理达到了预期目的。
有时办事要因势利导
孙子说:“兵形像水。”孙子认为,最理想的作战方式应该像水一样,水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却没有固定的形状,视容器的不同而改变形状。所以孙子以水喻兵,主张作战时要学习水的精神,因势利导。他说:“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打仗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态势。须视敌人的态势自在地变幻战略,方能掌握胜利之机。”
将孙子这一理论导入办事中,就是要把握大的原理、原则,不可僵硬死板、墨守成规。
在林肯当律师时,有一次,他得悉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指控为谋财害命,已初步判定有罪。他以被告律师的资格,到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他了解到,全案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因为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对此,林肯要求复审。
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
林肯问证人: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里,就转过身来发表了一席惊人的谈话:“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对时间记得不够精细,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对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听了林肯合情合理的陈述,听众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掌声、呼声一齐迸发出来。福尔逊顿时傻了眼。
问清当时的情形,讲明道理以引导之,是论辩的常法,也是办事的方略。林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营造有利于自己求证的局面,最终得出了福尔逊在做伪证的事实。因此说运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有时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方便。
办事的智慧
人们把擅长随机应变的人称为有“灵气”的人,这种人做事不呆板,有智慧,反应敏捷,见方则方,见圆则圆。你想成为这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