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3236500000011

第11章 会做人(10)

其实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这位编辑贡献最大,但是当有“好处”时,别人并不会认为哪一个人才是唯一的功臣,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他“独享荣耀”,就会引起别人的不舒服。尤其是他的上司,更因此而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这位先生自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由于上司的白眼,同事间关系的冷漠,两个月后这位编辑就因为呆不下去而辞职了。

这位编辑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谁让他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呢?其实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成功总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和苦劳,而他却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别人当然会为他如此自私的做法而感到不舒服了。

岳飞是我国宋朝时一名军事家和谋略家,他不仅在战场上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将,而且在平时十分低调和谦虚。

岳飞治军极严,平素注重操练和校阅,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打仗时,他冲锋在前,自己担任“旗头”,成千上万兵将的动止进退,唯“旗头”是瞻,勇往直前。每次朝廷封赏,他总是说,“全军将士出力,功劳是大家的,我没有什么功劳。”军队每次驻扎休整,训练将士从斜坡上骑马急驰而下跳跃壕沟,并且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这些项目。儿子岳云曾因练习从斜坡上骑马急驰而下,马被绊倒,岳飞生气而鞭打了他。一名士兵拿了百姓的一缕麻去捆喂牲口的草,岳飞立即将他斩首以警告他人。士兵夜间宿营,老百姓打开屋门愿意让他们进屋休息,但没有一名士兵敢进民屋。岳飞军队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士兵有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远征,岳飞的妻子询问并慰劳他们的家庭。将士战死,岳飞伤心哭泣,而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阵亡将士的女儿为妻。凡是朝廷有封赏犒劳,岳飞平均分给部下军吏,个人不私拿一丝一毫。

正是岳飞的这种赏罚分明、待人以诚的作风感动了部属,所以岳家军的全体官兵,在平时都严守纪律,在战时都乐于效命,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金兵的铁骑,多次以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企图冲垮岳家军的阵容,结果都没有成功。他们连声惊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你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要独自享受荣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能主动分享,就能让别人有被尊重的感觉。人心换人心,你能尊重他们,他们反过来也会尊重你。

做人的智慧

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和工作多么卑微,我们都应尊重他,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要知道,尊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敬人者人恒敬之。

欣赏对手:把对手变成朋友

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能时时都以欣赏的情怀和心态去发现、审视、对待所遇的人和事呢?人人都有欣赏的眼光,也都有需要他人欣赏的心态。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欣赏物容易,欣赏人较难;欣赏远离自己的人易,欣赏近处的人难;欣赏家人和自己容易,欣赏他人和同事则较难;欣赏异性容易,欣赏同性的人又难。更由于人类共有的特点,“自己的,是最好的”,对他的所长所优会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欣赏,是要苦苦修炼的。用欣赏的眼光审视自然与世情,我们会发现大自然和生活原本是这样的美好;用欣赏的心态对待亲人和同事,我们会由衷地感激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得以牵手结缘相聚同行;在欣赏的目光和氛围中工作生活,我们会更加愉悦自信地去做好我们该做的一切,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人生不是战场

在欣赏对手之前,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对手,谁是你的对手。有人简单地认为对手就是对方。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对手是和你竞争中的对方,可对方不一定是你的竞争对手。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对手都能称之为对方,但对方中不能个个都是你的对手。

对手在实力上应当是旗鼓相当的,否则就不能称为对手!天壤之别也不行,大象和蚂蚁之间能争出什么来?比如,同学之间组织一场力量的对垒,诸如“掰手腕”。十个人分成红方与蓝方出场,你长得膀阔腰圆,力能拔山,是红方力量的象征,这时,对方却派出一位身单力薄的同学,你一定失望,对手与你的力量相差太悬殊,所以你马上就说:“他不是我的对手,你们快换一个真正的对手上来!”所以说,真正的对手,能力应不分上下。

还有,就是为同一事物竞争的对手。比如说,学校举办运动会,你参加乒乓球比赛,原来与你掰手腕的大个子去参加网球比赛了,他已经不是你的对手了。你现在真正的对手是那位身单力薄的小个子,因为他是他们班攻球技术最棒的,现在你们俩要进行乒乓球冠军争夺赛,所以他才是你真正的对手。

有一个寓言故事:

野狼和狮子同时发现了羚羊,它们商量好一起追捕那只羚羊。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羚羊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羚羊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份猎物,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深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与野狼共同分享那只羚羊,岂不皆大欢喜?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规则!

我们常说,人生如战场,但人生到底还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敌人就会被敌人消灭。而人生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它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不是动物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一个人突然猛学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数、姓名学到占星术,没一样不研究。

他学算命,当然不是觉得算命灵验,而是想证明算命是骗人的东西。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师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47,他发誓,非打烂那大师的招牌不可。

他愈学愈怕,因为他发现自己算自己,也确实活不长。这时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说“反正活不久了,好好运用剩下的岁月,做点有意义的事”。他很积极地投入,人人都说他变了,由一个焦躁势利的小人,变成敦厚慈爱的君子。不知不觉,他过了47、过了48,而今已经53,红光满面、生气勃勃,比谁都活得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师的招牌了!”朋友有一天和他开玩笑。

他眼一亮,回问朋友:“为什么?”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个性,确实47岁非犯心脏病不可,他没有不准啊!”

你喜欢逞强斗狠吗?你总是心有不平吗?要知道,敌人、仇人和对手,都可以激发你的潜能,成为你的贵人。许多仇、怨、不平,问题可能出在你自己。这世间最值得推崇的做法,就是运用那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胸怀”,对待你当年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朋友。

欣赏就是不毁谤

恶意毁谤他人的人,无不以害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毁人自毁,是人世间的一条规律。

从古至今,奸佞小人都有一大特征:善于毁谤他人。这种人,摇唇鼓舌,兴风作浪,无中生有,搬弄是非,致使一些正义之士蒙受冤屈,身陷囹圄,乃至家破人亡。历史充满了辩证法,毁人自毁,损人自损,污人自污,玩火自焚。翻开史书便可看到:毁谤他人者,常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一个可耻可悲可恨的下场。

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都惯于栽赃陷害、毁谤忠良。他们生前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死后又作为奸臣的代表而被人们口诛笔伐,可谓遗臭万年!

南宋末年的权臣贾似道,也是一个不择手段地陷害正直朝臣的丑类。《宋季三朝政要》中记载,他为了中伤诬陷宰相吴潜,竟然唆使人编造《福华编》,歌颂贾似道的所谓鄂州战功,排挤左相吴潜出朝,到处散布吴潜兄弟有野心。宋理宗闻知大惊,忙罢吴潜相位,让贾似道取而代之。

贾似道专权15年,被他诬害的人难以计数,“一时正义端士,为似道破坏殆尽”。但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于朝野万众的痛恨,朝廷只得把贾似道贬往循州。一路上,轿夫们撤去轿盖,让他暴晒在烈日之下,轿夫们行路时还唱着民歌数落他的罪状。恶贯满盈的贾似道,在去循州的途中便被监送人杀死了。

毁人者总是先毁于被毁者,因为在毁谤他人之前,先毁掉了其自身的人品;在给他人抹黑之前,自己的手先黑了。其卑劣行径一经暴露,其人格在人们心目中便失去了光彩,乃至变得一文不值。皮日休说得好:“毁人者,自毁之。”意思也是欲毁他人之时,便埋下了毁灭自己的祸根,毁害他人之时,便毁灭了自己的人格。

欣赏就是不嫉妒

人总有一种要求成功的愿望,有一种超过别人的冲动,这正是社会所希望的。但是,有些人在成功不了和超过不了别人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一经产生,它便成了纷扰的源泉:看到别人成功了,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听说别人强于自己,就四处散布谣言,诋毁别人的成绩;发现几个人亲如家人,就想方设法去施“离间计”,等等。这样的嫉妒不仅妨碍了他人的生活,而且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

一家法院曾经审理过一桩民事案件。一所大学心理学系的女研究生将同宿舍的一个同学推上了被告席。原告与被告以前关系不错,两人的成绩不相上下,因此彼此又在暗中较劲。快毕业的时候,两人都参加了托福和GRE考试。原告成绩较优秀,遂向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提出申请,不久被告知每年可获得全额硕士奖学金。原告十分高兴,便一天天等着对方的正式录取通知。被告考砸了,心情本不快,又看到原告的模样,心中更加嫉恨,决心治一治对方。原告左等右等,迟迟不见正式通知的光临,就托在美国的同学去该校打听。校方说曾经收到原告发来的一份电子邮件表示拒绝来该校,因此校方只好将名额转给别人。原告闻此消息,一下子便懵了,冥思苦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她多方调查,才发现是被告盗用了她的名义向美国发了一封拒绝函。原告怀着愤怒的心情,将此事诉诸法庭。在法庭上,尽管被告声泪俱下地向原告道歉,说自己是一时嫉妒昏了头,法院最终还是判被告赔偿原告的损失,由于此事影响颇大,被告遭学校开除学籍的处分。

是什么害了上述案件中的两个少女?答案就是:嫉妒!人除了希望自己幸福之外,还喜欢看到别人不幸。这句话不仅道出人类容易嫉妒的心理,对人类幸灾乐祸的想法更是一针见血。荀子说:“君子以公理克服私欲。”孔子说:“君子明于道义,小人明于势利。”义,是天理所应实行的;利,是人情所应思索的。君子根据天理行事,便没有人欲的私心,所以能泛爱人;小人放纵私欲,不明天理,所以嫉恶别人。

其实,对于那些嫉妒他人才能的人来说,这嫉妒也大可不必。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为何非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自添一份悲愤?

有一个画家,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不菲的收入,但他从不看重这些,也不嫉妒他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永远是个小学徒”。他追求艺术的理想还像童年那样执著单纯,他追求成功但绝不嫉妒比他更成功的人。也许他成功的奥秘正在于此。

如果本人无意加以比较,或认为自己无法达到那么一个高度,或二者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世界,或嫉妒的对象不在自己身边,又或者是通过艰苦努力得到的结果,嫉妒将不再产生。

为对手鼓掌叫好

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处处有竞争,那么对竞争中的对手你该怎样看待他们呢?对于你的对手,切不可嘲笑、贬低,更不可诅咒。因为所有的敌人都可能是你的对手,但对手不一定就是你的敌人。他们有可能是你的动力、朋友乃至知音。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楼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前一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布什,感谢布什在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期间为美国做出的出色服务,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未来4年里重造美国,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而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强有力的竞选”,他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竞选的成功与失败,对于布什和克林顿这两个对手来说,欢乐与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面前,两个对手保持了高度的理智,对对方的成绩表现了超然的风度。

有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一句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问题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和领悟。有一次他收了一名新生,在拜师仪式上,他先让新生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他的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等演奏完毕,演奏家照例拿着琴走不台,但他并没有奏响学生的这首曲子,而是他琴从肩上拿下来,深深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走下台。众人不解地睁大了眼睛,他面对大家微笑着说:“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必要再指导他,如果我再拉一遍只能是误导。”这个演奏家对学生的赞美和褒扬所表现出的磊落胸怀,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为自己叫好容易,为别人叫好困难,为对手叫好更困难。生活中有许多人只知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欢呼,对别人尤其是对对手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无动于衷,他们很少真诚地为别人和对手叫好。

可是你知道吗?为别人和对手叫好并不代表你就是弱者,你就是失败者。因为你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对别人和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做人的资本。

给对手以适当的赞美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赞美,赞美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