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豪传
32359500000002

第2章 智首何人

“既然汉军已出那我等也应早做安排。”

“大哥!三军已准备齐全,只要你一声十万黄巾精锐倾刻南下。”张宝边说边来到桌边,手对着地图由北往南一划,既严肃又显得自信,“同时汇合陈国的于毒、汝南的刘辟和东郡的张白骑,围歼汉军,一战可定天下!”

张角挥手示意张宝坐下“当务之急不在皇甫嵩三将率领的北军,而在河北四州,鼎定天下,河北当为根基,我黄巾起义于北,当先取河北,再谋天下。”张角说道此处,不由得神色激动。

“大哥,难道就坐视皇甫嵩等人北上吗?倘若取河北耽搁了,到时候就陷入汉军的内外夹击了!”张宝继续用手在地图上圈圈画画。

“所以说,此战的关键在你。”张角十分镇定,右手微抬直指张宝,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张宝一脸茫然,“在我?大哥,这是什么意思?”

“汉军出洛阳必定不会先行北上,首要之急定是平定颖川波才,只有平定了颖川皇甫嵩等人才会北上。”张角在地图上指出颖川郡。

“大哥,为何如此确定皇甫嵩一定会先东进颖川呢?”张宝对着地图上的颖川郡不解的问道。

“颖川,洛阳门户,士族林立,于公于私皇甫嵩都会先进攻颖川波才。”

“原来如此。”张宝顿时领会,抱拳说道“大哥,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

“咳咳”张角又咳嗽起来“你带上我的帅旗,召集三军北上进攻广宗,一切事宜由你全权负责,别人问起就说我身体不适。”张角拿起手绢握住嘴咳得更加厉害。

“大哥……”张宝见状,连忙上前轻拍张角后背。“那大哥是要……”

“我要南下颖川一趟。”

“啊!……”在场的两人张宝和华佗都十分吃惊。

华佗手中的药锤突然停了下来“不行!你的身体不能长途奔波!”华佗斩钉截铁的对张角说道。

“所以有你在啊。”张角突然回过头来十分信任的对华佗说道,既显得从容又不容商议。

张宝看到大哥主意已定,对着华佗抱拳道“华大夫!我大哥就拜托你了!”

“唉……”华佗深知已无法改变张角的决定,不由得深叹一口气,“尽人力矣。”

张宝又对着华佗深作一揖,转身告退。

“骁箭卫”张角从怀中拿出一支黄色令箭,突然一道身影闪出,“执这把令箭,令东郡的张白骑率领骑兵主力与波才汇合;令刘辟率军前往精山,依道筑营。”

骁箭卫并不答话,接过令箭后一溜烟的消失在黑暗中。

“孟凌,你要是南下颖川的话,我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角看到华佗一脸忧虑便已猜到了六七分“是颖川学馆的事吗?”

“算是,又不算是。”华佗的脸色更加沉重,“这人是颖川学子,但不是颖川学馆的。”

“哦?”张角也十分感兴趣,“你说的是黄岳八俊之首段勋吧。”

“是的,就是他。”被张角猜到华佗也不感到吃惊“你南下颖川势必会与他交锋,到时候……”

“放心吧,此次南下意在汉军,不会为难颖川士族的。”张角强笑一声,心里不由得嘀咕道“八俊之首,皓天麒麟;八俊之首,皓天麒麟……,这皓天麒麟到底有多大能耐能排到八俊之首呢?倘若有机会真想较量一番。”

……

颖川,段府。

“段二,把我那件云罗麒麟袍拿给我。”段勋对着门外说道“钰弟!”一道黑影突然从房顶一跃而下。

“哥哥”江逐怯怯的说道。

段勋所唤之人,名段钰,年方十七,为段勋二叔段锝之子,段锝早亡,留下遗孀,段勋十三岁掌家业自然拖带起段钰。说起这段钰,自小骨骼精奇却心智不全,当世剑术名家王越在段锝葬礼上见段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剑奇才在段勋的应邀下留府一年把平生所学尽皆传授给段钰。段钰天性单纯善良,无半点防人之心,若是太平盛世倒也无妨,偏偏这乱世……段勋不得已便一直把段钰留在身边,好在兄弟两人感情笃厚,段勋极其疼爱段钰。

“跟我出去一趟。”段二已经把云罗麒麟袍拿来,段勋一边披上麒麟袍一边对江逐说道。

“那面具给我带吗?”江逐淘气的半笑说道。

黄岳书院、颖川学馆、水镜学社三大当世谋士名府的学子向来不以真面目示人,黄岳学子以祥云黑袍黄面具,颖川学子烈焰紫袍红面具,水镜学子水纹蓝袍白面具,段勋一听,感情你还是惦记着那面具。

“行,就给你一张一模一样的。”说话间段勋早已穿戴整齐,“还有这次跟我出去不许说话。”段勋边说边递给段钰一张白色面具。

“呦~”段钰戴上面具后,开心得左蹦右跳,“哥,我们去哪?”

“颖川学府”段勋大步流星走去,段钰后面小步紧跟。

……

此时颖川学馆精文楼中三社学子都早已到达,精文楼分为三层,底层论势厅,二楼藏书阁,顶层眺远楼。三社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不远万里来到颖川只为了一年一度的“演势会”,这“演势会”是三社老师为了考核学子而精心准备的一场学术交流大会,在会上学子针对当前的天下形式畅所欲言。“演势会”每年轮流召开,三所谋士学社都开辟论势厅供各学子交流。

学子们按照所属学社呈品字型排定,颖川学馆作为东道馆主自然居上首,左首为黄岳书院,右首为水镜学社。

“当今天下之势之行,莫过于黄巾,诸位但请畅所欲言。”颖川首席业师陈寔说道。

“黄巾之乱,只是一个起点,黄巾乱起,四方必然响应朝廷镇压,如此下来各地自成一势,朝廷声威日减,地方诸侯林立,天下将进入长久战乱时代。”水镜三顾率先发言。

“彩!”众人一片喝彩。

司马微谒首,三顾识势之能已路过挫人。

“那依令兄自言,天下大乱谁又可结束这乱世?”黄岳二杰出列行同辈揖问水镜三顾道。

“黄巾乱后,朝廷党、宦、外戚之乱必然再起,到时候天下又将大乱,结束此乱世的当数三人。”水镜三顾信誓旦旦的说道,“第一者,天下奸雄也;第二者天下枭雄也;第三者天下英雄也;”

三顾说到这,场下一片哗然,出席本次会议的皆当大家,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同一学派意见相左的也大有人在。

颖川第四杰出列说道“天下之乱在于北方中原,如三顾所说,‘黄巾乱后,朝堂将再次陷入混乱’到时候有能者占据北方,则霸业可成。”

“占据北方虽好,但是北方战乱纷飞,诸侯割据非急切能下,能者未必就得占据北方,长江为界二分天下,进可窥中原北方各州,退有长江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亦不世基业。”水镜四顾出列说道。

黄岳三俊思忖些许后向在场学子行了个平辈揖“我有一言,诸位静听。”说着来到中间的地图,“大汉王朝已风烛残年,黄巾之乱无异于加剧了汉朝中央的衰弱,黄巾之乱后,中央衰退,州郡兴起,关中、中原、河北、青徐、荆州、江东、益州,则成了举足轻重的要塞之地,若虎踞一地则天下侧目而视。”三俊说到此处在地图上把大汉十三州划为七块,一切皆在预算之中!

“天下七分?难道将进入战国时代?”突然有人发问,三俊回首望去,却不见来人。

“非也,天下一统已成大势,虽然黄巾之乱后会陷入一阵混乱之中,不过却是短暂的,能者据一地不下五十年便可扫平天下。”三俊说道。

“那依兄台高论,何地可为天下根基?”

“天下根基首在关中,据关中而虎视天下,南下益州取天下粮仓以为食,西进凉州、西域募天下精锐以为兵,不下十年,大事可成!”

“兄台谬也,关凉地区,民风彪悍,如此之地重武成风又怎能长治?且马腾韩遂皆非善类,入关中骑虎不成反被虎噬。”水镜六顾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