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3235500000032

第32章 加薪的诡计——选择工作还是闲暇的7种智慧(3)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大猪和小猪共同住一个猪圈,猪圈一侧有一个踏板,另一侧有一个食槽,每踩一次踏板,自动投食机就会向食槽投放一点饲料,这样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去投食机口抢食物.结果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大猪去踩动踏板,小猪就会坐享其成,吃到食物,大猪再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分得一杯残羹冷炙,然后大猪又忙不迭的跑回去踩踏板,大猪就在踩踏板和奔跑之间忙碌,而且也只能吃一点仅有的剩菜和剩饭;如果小猪去踩踏板,那么小猪的力气是踩不动踏板的,大家都会没饭吃。

那么大猪和小猪应该选择什么策略呢?结果只能是大猪频繁奔波于踏板与食槽之间,疲于奔命,因为如果小猪和大猪都不去踩,那么大猪能量消耗的就会更快,小猪耗的起,大猪却耗不起。而大猪去奔波踩踏板,反而能获得一些残羹冷炙,与其坐以待毙,到不如去奔波。

这就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博弈是指在一定信息条件下依靠他人的策略选择来选择自己的策略行为。所以,“智猪博弈”的结论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智猪博弈”早已经做为一种博弈模型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生活里,有的人无形中就充当了“大猪”的角色,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当你完成任务之后,开始奖励了,有的人干的多,反而奖励的少,有的人没有怎么干,反而奖励的和干的多的一样。能者加班,而大伙一起分加班费就是这种情况,公司加班时候,工作可能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完成,但是往往是集体加班,员工人数是多多益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智猪博弈”的情况,有的人在那加班纯粹是为了消耗时间,有的人却是兢兢业业,但领加班费的时候,彼此都一样。所以能者成了辛苦的大猪,而不干活的人却成了舒服的小猪。可是如果大家都不干,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某名牌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教授,分别负责经济学和会计学。招聘伊始,便应者甚众,竞争激烈。经过长时间的层层选拔后,有两个教授(称之为甲和乙)赢得了机会,开始最终定岗。大学规定,会计学教授月工资6000元,而经济学教授月工资4000元,而甲、乙两人都想去从事会计学,由此开始最后一次竞争。双方的大体情况如下:二人均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同时又兼有会计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教学经验,而且,甲的会计学教学经验还优于乙。依正常逻辑推测,甲教授已经占得先机,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顺理成章。甲教授对此也颇有信心。在与学校谈判过程中,他除了详谈自己的会计学教学经验外,为了证明能力,还谈起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历。然而与之相比,乙教授采取的竞争策略令人匪夷所思:在与大学谈判中,他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教学经验,甚至还有意贬低自己,声称如果自己去讲授经济学,实属将误人子弟。从甲、乙两教授向大学一方传达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乙故意拉大了自己与甲的实力差距。然而,最终定岗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乙非常愉快地获得了会计学教授职位,而甲只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最终结果?更有能力和经验的甲教授为什么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这就需要应用“智猪博弈”来进行分析。该大学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层层选拔,在最后选定两位佼佼者后,已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除非出现极其特殊的情况(如天灾人祸),基本不可能再重新招聘。实力稍逊的乙教授主动充当了“智猪博弈”中的“小猪”角色,释放出“宁可失去职位(实则当然未必如此),也不愿担当经济学教授”的烟幕弹。相比之下,甲教授的做法就逊色不少,在无意当中充当了知识渊博、能力全面的“大猪”角色。面对两位教授的策略,大学由于难以再开展新一轮的招聘,只能作出让甲去教授经济学的选择。

这一事例无意否定知识的价值,而是指出,面对这一看似有悖事理、有违公平的“能者退其次”的结果,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博弈论在此起了关键作用。

经济学家建议:在生活中,有一句话,叫做吃亏是福,既然做了“大猪”就不要埋怨,因为你吃亏了,别人享受了,他总会记着你的,而且也知道离开你不行,这样将来就会报答你,就有把你今天的付出反馈给你的一天。可是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虽然我们要善于做“大猪”。但是一定要做聪明的“大猪”,对别人好了,就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吃哑巴亏,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只有学会做“大猪”,才能处于主导地位。

爬不出去的螃蟹——内卷化效应

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爪哇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岛,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人口稠密,风光旖旎。而这位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在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概念被广泛引入到政治、经济之中。“内卷化”意指一个社会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复。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个人,一旦陷入内卷化状态,即似身陷泥沼,无力前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内卷化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举例来说,吴女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行政助理已经有两年了,公司虽然不大,但在广告行业里也小有名气,但让吴女士一直忧虑的是:公司不断引进新员工,而她依旧是个“不起眼”的行政助理,工作两年了,职业生涯却停滞不前。又如一个姓张的先生,刚参加工作时是位销售高手,业绩骄人,拿的业绩奖励在同级别的销售员中是领先的。但几年下来,身边一起进来的同事由于进步飞快,慢慢提升,而自己却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原地踏步。诸如此类的实例举不胜举,面对这些屡见不鲜的“内卷化”情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停步不前?是他们天赋不够,还是没加努力,抑或是老天爷没有给他们机遇?

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即在于其精神。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观念决定出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命运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改变,生活就此充满自怨自艾;如果相信自己还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便可能大有斩获。正像运动员所说的,“拼搏不一定会得到,不拼搏一定会得不到”。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取得成功并不难,难的是把成绩归零,重新开始。

一个人早上出门,必照镜子以正衣冠,然而晚上归来,可否想到再照镜子以正心灵呢?这面镜子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千百年来,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中国农民一代一代繁衍,生活却不见大的改变,而更要命的是,人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多年前,中央电视台记者去陕北,偶然间采访一个在黄土高原上放羊的男孩,便有了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呢?”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做什么呢?”

“放羊。”

小孩几句话勾勒出了一种“内卷化”生活状态,这无疑折射出当时许多陕北农民的思想观念。多少年来,农民的生存状态没有发生什么改进,在于他们压根儿没想过要改进。思想观念的故步自封,使得打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对于整天忙碌于工作的人们,虽然没有站在黄土地上守着羊群,但在思想上是否就是那个放羊的小孩呢?怨天尤人或者安于现状,对职业没有信念,对前途缺乏信心,工作结束就是生活,生活过后接着工作,对内卷化听之任之,人生由此停滞不前。

生活陷于内卷化的普通人迫切需要改进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相比之下,则更需要理念更新,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注定只能做一个小老板?并非他不想做大做强,而是思想观念停滞在小的层面。小老板需要精明,而大老板不仅需要精明,更需要气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民营企业纷纷进入多事之秋,多少著名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思想观念停在原地。面对国际化接轨、现代化生产的企业,这些老板还在用农民的思想进行管理。市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倒闭自属必然。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的志气。如果有,那就再看看自己掌握的技能是否纯熟。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或者下决心钻研,或者再去接受培训,都非常必要。除此之外,再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尤其是在企业这个大舞台里,自己与同事是琴瑟相和,还是凉若秋水?自己在领导那里,是青睐有加,还是可有可无?要切记,走出职场的内卷化,要靠自身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上进精神。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才能突破自我、表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使得职业生涯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年轻的你,何不尝试着一边低头认真耕耘脚下的沃土,一边抬头寻找更肥沃的田野,相信你可以做到!

经济学家建议: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倍增的社会里,职业生涯停步不前就意味着倒退。内卷化对每一个人的资源消耗都是巨大的,包括时间、精力和意志。只有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改进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走出内卷化的泥淖,为个人的职业开拓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