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3235500000025

第25章 消费的诡计——识别商家打折的8种方法(2)

商家的戏法——捆绑销售

我们在各大商场、超市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产品附加赠送活动。对于精明的商家来说,我们不禁困惑,难道他们一夜之间都成为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了吗?我们要在这里提醒您,经济人中关于经济人和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是永远存在的。那么这种现象为何会发生呢?其实这种看似附加赠送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

对于企业来说,捆绑销售可以逼近帕累托最优。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如果改变资源的配置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捆绑销售可以使联合双方变得比以前更好,使企业资源的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不是所有的企业的产品都能随意地“捆绑”在一起销售的。捆绑销售要达到“ 1+1>2”的效果取决于两种商品的协调和相互促进。所以,捆绑销售的成功依赖于下列条件:

1.捆绑销售产品的互补性。联合捆绑销售的产品最好是互补性产品。

第一,他们在销售中被联系在一起或可以被联系在一起;

第二,他们对彼此的竞争地位有显著影响。互补产品的关系,使得顾客将他们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综合地而不是单独地衡量他们的功能,或者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衡量购买使用成本。

所以,产品的互补性越强,则消费者完全有理由在购买一件产品的同时,会需要另一种产品。这就消除了捆绑销售时的“强行搭配”之嫌。那么,捆绑的优惠促销就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动力而不是阻力。根据交叉弹性理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互补产品的价格是反方向变化的,那么,捆绑产品的降价能刺激彼此的需求,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2.捆绑产品目标顾客的重叠性。在捆绑销售中,两种产品的目标市场应有较大交叉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种或几种同时捆绑销售的产品是你的目标消费者所需要的。

如温州奥康皮鞋和温州农行的联合捆绑营销,即持农行卡的顾客在奥康专卖店可以得到一定的优惠。其效果的不理想就与两种产品的目标顾客的重叠性太小有关,即大部分温州人是温州工行和建行等其他银行卡的持有人,这些人无法得到捆绑的优惠,而使用农行卡的同时也是奥康皮鞋的消费者却不多。相反,由于持有农行卡与否带来的购买奥康皮鞋的差别待遇反而引起本来是奥康顾客的不满而流失。

3.产品价格定位的同一性。根据市场营销学的观点,按照人们职业、收入、财富和教育水平等变量可以把社会划分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一定社会阶层的人,具有特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其购买需要的层次也是特定的。所以,进行捆绑销售的相互促进,依赖于两个产品都能满足这个需求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就像可口可乐与北京大家宝薯片共同演绎的“绝妙搭配好滋味”促销活动就是绝妙地运用了捆绑销售的营销策略。那么可口可乐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销售方式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看,饮料和薯片“捆绑”在一起销售,年轻人在吃薯片的时候,喜欢喝碳酸饮料,薯片降价,自然会促进这种饮料的销售。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果将这种碳酸饮料和另外一种饮料“捆绑”在一起销售,那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可口可乐公司成功地利用了消费习惯进行产品的捆绑,使其与大宝薯片双方达到共赢。

然而,面对商家琳琅满目的捆绑销售策略,消费者应该怎样做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商场超市中看到商家得买一赠一等诸如此类的带有捆绑销售性质的商业活动,很多都是组和在一起的商品比单价要便宜很多。在这种热烈的让利氛围中我们往往会不知不觉打开腰包,需要不需要的东西都买回一大堆。如果我们买的东西是生活中必需,而且是可以长时间使用的商品,如果不考虑商品的储藏成本以及货款提前支付成本,我们的这种捆绑消费行为还是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的。但商场很多捆绑销售的东西是把一个近期产品和一个快到保质期的商品捆绑起来进行销售,所以有些时候是我们还没来得及使用却已经过了使用期,结果是白白花了冤枉钱。

经济学家建议:对于消费者来说弄清楚这些捆绑销售里面的学问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商家促销面前保持理性消费,而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后悔莫及。当然有时商家的促销手段也才能够切实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争取商家和消费者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在营造让利氛围中激发消费者的购物冲动,所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仔细地辨识,使自己的消费收益得到最大化且不至于陷进商家的“小道道”。

买的没有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一位大龄男青年多次在婚姻介绍所征婚都没有结果,不是这里不满意,就是那里不中意。时间长了,渐渐也就对征婚失去了信心。不料,婚姻介绍所又一次给他精心推荐了一位女士,称对方长得温柔贤惠、楚楚动人,男青年动了心思,向婚介所付了费用。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和女青年的相处后,男青年发现自己再次上当,因为对方有着女性里比较罕见的口吃病。愤怒之下,男青年去婚介所索要费用,但是对方却明确拒绝,理由很简单:我们最初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她确实长得不错,我们并没有说谎。

我们可以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男青年吃亏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在市场上,任何一方都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另外,如何传递信息也很重要。婚介提供女士的信息时,肯定了解该“商品” (女士)的详细信息,但是却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使男士处于不利地位,他并不了解她的某些不利的特性(如:口吃)。结果,在付费之后才惊觉上当。由此可见,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了解如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时,信息较充分的一方将更加有利;反之,信息不充分的一方就被动了。

在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因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蒙受损失,这便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最常见的就是那些“神奇的”医药广告,厂家(卖方)的宣传多是专治某种疾病,甚至还制造出一些“医学权威”"的幌子。每个患者都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但是他们却往往缺乏对相关的医药知识和医疗动态的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容易轻信那些虚假广告。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达到何种程度,就会采取相应的选择。”这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总体而言,谁处于信息劣势,就会处于博弈劣势。因为虚假广告上当,从表面看是因为受害者眼光不够准确,一时冲动花钱当了冤大头,但是以信息经济学的眼光看,则是由于受害者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只能根据仅有的信息作出选择。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买回的东西用了不久才发现质量糟糕的情况,这就是因为他当初购买该商品时掌握的信息不够,不能发现真相。

以上所列举的是个体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情况。反过来,我们也会向外界传递自身的信息,求职就是其中一例。这时情况就反过来了,招聘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公司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应聘者(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品质、能力、经验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在这时,用人单位在进行“信息选择”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你提供的文凭。一般情况下,文凭信息是不容易造假的。尽管也会出现“高文凭低能力”"的情况,但总体而言,企业对应聘者的信息掌握不完全时,借助文凭信息还是简单实用的。

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它会限制市场的能力。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二手汽车市场。现在买二手汽车比较流行,在二手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之间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所售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最多只能通过外观、介绍及简单的现场试验等,来获取有关车质量的信息。

但买者根本无法知道汽车的真实质量。因为车的真实质量只有通过长时间地使用才能看出,因此二手车市场上的买者在购买汽车之前,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高质量的,哪辆汽车是低质量的,他只知道二手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所以,买者只愿意根据二手车的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将他们的汽车撤出二手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者。结果是,二手车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降低,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二手车退出市场。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成交,极端情况下甚至没有交易。在二手车市场上,高质量汽车被低质量汽车排挤到市场之外,市场上留下的只有低质量汽车。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汽车在竞争中失败,市场选择了低质量的汽车。这种选择就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的“逆向选择”。

要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首先需要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对于企业或者个人而言,在信息生产、传递的过程中,只有真实信息才能长期地发挥作用,虚假信息也许会赢得一时的利益,但不可能长久立足。其次需要逐步健全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减少短期投机,建立长久合作。充分发挥制度和诚信的效力,必将有力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危害。

经济学家建议: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导致了市场上的产品整体质量下降。因此,真实、可靠、充分的信息对于市场的健全、稳定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要上诡辩的当——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邓析是著名辩论家,春秋时期人,与老子与孔子同时,在《吕氏春秋》曾记载他这样一则故事:宥水河发大水,把一个郑国的富人淹死了,有个穷人捞的了尸体,想借机赚一把,于是告诉死者家属想取回尸体拿钱来赎。死者家属想把尸体买回,但捞的尸体的人要价很高,死者家属找到了邓析。邓析说:“不要着急,你要是不去买,别人是不会买的。”死者家属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耐心的等待下去。因为死者家属没来购买,气温又高,尸体很快开始腐烂,捞尸体的人也找到了邓析。邓析说:“别着急,家属不来你这买,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买,尸体变坏了,对他们也没好处。”

这个故事里面,死者家属和捞尸体的人都不够理智,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要么家属没有耐心花高价把尸体运回,要么捞尸体的人没有耐心,低价把尸体给对方。谁没有耐心谁就先输掉了。

经济学认为,在交易或消费中,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做个理智的消费者才能买的放心,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买了次产品,假产品,是因为没耐心造成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者往往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和改善售后服务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销售者则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和改进服务态度来吸引新老客户。这些都是公平、合法的竞争手段,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自身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的一些经营者不是这样,少数商场、家电零售企业就常常利用一些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采用所谓“买一赠一” 、有奖销售等手段,设置温柔陷阱,欺骗消费者。

?  所谓“买一赠一”只是经营者惯用的手段之一。其实礼品送的多并不一定等于价格便宜,相反,有些商品的价格反而是提高了,再来看赠品里到底有些什么:有的赠品包装盒上既无商品名称、标识,也无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更无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等,属地道的“三无”产品;有的赠品当初的确需要×××元,但现在只需要××元;更有甚者,有的赠品价值直接打入商品成本,无形中提高了商品的售价。消费者面对购物赠送时要弄清楚“赠一”和“精美礼品”的价值量有多大?赠品质量是否有保证?切不可贪图“免费”冲动购买。